李燚
[摘要]大多数经典的英美电影都是通过在原著文学的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的,将文字想象转化为具象化的电影表达,有助于观众对原著中的文学角色进行更好理解。女性角色在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作者往往利用对女性角色性格、命运的塑造突出时代主旋律,因此女性角色对文学话题的制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经典英美电影中的一些女性角色对比英美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将其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便于观众与读者对其中的人物进一步了解升华。
[关键词]英美电影;英美文学;女性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1-0182-03
文学作品是对一个时代物质生活与精神境界的高度概括与缩影,文学作品取材于生活同时又高出生活,对人类精神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学创作者在对生活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观察后,再以极具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将其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引起众多读者产生共鸣与深度思考后便成为经典之作。对英美文学作品与英美电影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作者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往往比男性角色的塑造着墨更多,这是由于女性角色的话题性争议性较强、也最易将人们的共鸣触发。僵硬没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解读,有利于人们对英美文学、英美电影的进一步解读,更有利于文学创作者以及电影改编者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供人们品读欣赏。
一、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英美电影作品中有许多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角色引人同情之余,使观众对时代、社会、人文等方面引发思考,对女性权益、社会地位的关注度更高,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在莎士比亚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塑造了一个向往自由、向往爱情的悲惨女性形象,朱丽叶是一位善良、热情与浪漫的贵族千金,可命运的捉弄她与家族世仇的罗密欧相恋了,因家族反对朱丽叶冲破世俗樊篱定要与罗密欧私定终身。当朱丽叶看到服假死药“死”去的恋人之时,不知情的朱丽叶立马自缢,而亡而醒来后的罗密欧看着死去的朱丽叶也殉情而死。对于朱丽叶来说她的悲剧之处就在于世俗的禁锢与命运的捉弄,也是对那个时代贵族爱情的一种反映。
由萨德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淑女的眼泪》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让人觉得可悲又可笑,但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教会的腐化堕落进行有力揭示。女主人公鞠斯汀娜同姐姐是没落的贵族小姐,女主人公鞠斯汀娜的姐姐因迫于生活而选择从事妓女行业凭借手段成为了一名有名的贵族太太,而鞠斯汀娜由于笃信耶稣与道德选择善良本分的活着,而正由于她对善良与道德的坚信造就了她的悲惨命运:贞操被所救的伪君子所夺、笃信基督却被教会神职人员玩弄……但无论她遭受怎样的不幸她仍对上帝充满了希望,觉得上帝一定会救她于水火,戏剧性的结局是她被当作强盗送到她姐姐手中,刚脱离苦海立马就被信仰的上帝(闪电)给劈死了。对于鞠斯汀娜来说,她的悲剧就在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从小受耶稣信仰的影响,这也揭示了中世纪教会的腐朽与堕落、道德沦丧以及底层人民的不幸。
对以上二部电影作品的分析,朱丽叶、鞠斯汀娜的悲惨命运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朱丽叶的命运是值得令人惋惜的,对她报以无限的同情,就像一朵应该在最美年华绽放的红色蔷薇却不幸早凋令人遗憾惋惜;而鞠斯汀娜的悲惨命运除了对中世纪教会的丑陋面目与黑暗社会的憎恶外,更多的是对鞠斯汀娜的天真愚蠢的鄙夷与同情,也引起现实生活女性中的女性思考。
二、传递正能量的女性形象
命运往往存在着各种不公给人们生活以磨砺,既然有不公必然就会有反抗。英美电影中除了甘于服从命运的悲惨女性角色,也自然有许多与命运做抗争的女性角色,带给人们无限的正能量,也反映了女性的不公平地位正在受着改变,更展示了时代不断发展的进步性。
据夏洛蒂·勃朗特作品改编的电影《简·爱》,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勇于同命运作斗争的女性形象。简·爱是一个父母双亡被黑心舅母送到孤儿院的可怜人,她从小就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同邪恶的孤儿院院长作斗争,自从她的好朋友海倫得病不治而亡简·爱便清楚地意识到要想脱离这个地狱一定不能屈服。于是当她长大以后取得学位成了一位家庭女教师,在桑菲尔德庄园里对男主一见倾心,更是在一个特殊的晚上对男主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意,就在有情人终成眷属之际男主的前妻从中阻挠,致使简·爱从此离开了男主。但当简·爱得知男主失明时她毅然决然回到男主身边,最终收获了幸福。从简·爱的勇于对命运进行抗争的经历中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下女性地位得到提升,脱离男子附庸身份而独立存在,代表一个“独立人”的形象活跃在时代舞台上。
由维克多·雨果作品改编的电影《巴黎圣母院》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敢于同命运做斗争的女性形象。爱斯梅拉达是一位美丽、热情、开朗的吉卜赛女郎,每天与她的小羊在广场上跳舞为生、为救将要被处死的流浪诗人而嫁,婚后守身如玉仍保持着对爱情的向往。巴黎圣母院的红衣主教因垂涎她的美色而派人去抓捕她,因此邂逅了救他的年轻军官陷入爱河,最后红衣主教逼其就范不成将爱斯梅拉达残忍杀害。虽然这是一个悲剧角色,但在女主人公的一生中她始终保持着对爱情的忠贞、不屈服于邪恶势力,是一个同不公命运做反抗的斗士。
根据科恩·维索基合作品改编电影《叫我第一名》,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命运的伟大女性形象。主人公布莱德因从小患有妥瑞症经常在公共场合发出怪叫,起初父母都以为他是故意搞怪致使被多所学校退学,后来得知患病真相后当所有人当放弃他时只有她的母亲不对命运屈服:带着布莱德到处做治疗、找特殊学校,最终成就了布莱德的教师梦想。试想如果没有布莱德母亲对不公平命运的顽强斗争,他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模样。这也侧面反映出现代女性的独立、坚忍与毅力以及社会地位的上升,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女子能顶半边天”。
对上述三部英美电影女性角色的分析,使人们体会到简·爱智慧、自尊、自强的形象,引起现代女性的共鸣;爱斯梅拉达的热情、对爱情的执著与对邪恶作斗争的勇气也传递给人们无限的正能量;布莱德的母亲以坚强、独立以及善良的形象在电影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些勇于抗争命运的女性角色塑造,对传递正能量与良好道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三、极具英雄色彩的女性形象
由于性格命运的不同作品的影响使得英美电影中对女性的角色塑造不是单一的,英美电影中具有英雄色彩的女性也极受人们的喜爱,在显示女权主义被充分获得的同时,也体现着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变得丰富,而不仅仅作为传宗接代的载体而存在。由J.K.罗琳作品改编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为我们塑造了学生女英雄形象。赫敏是男主哈利波特的同学兼好友,在哈利波特遇到危险时总是与其并肩作战、勇斗恶魔,从不在哈利波特生死之际贪生怕死,而且极其勇敢聪慧与善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虽然作为魔幻电影而存在,但对女主赫敏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代女性对平淡生活的厌倦与对刺激危险的新生活的向往。
由斯蒂芬妮·梅尔作品改编电影《暮光之城系列电影》中也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勇敢、热情、美丽的具有英雄色彩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伊莎贝拉·斯旺是一位平凡美丽的年轻女孩,在邂逅男主吸血鬼的爱德华.卡伦后敢于战胜内心恐惧服从内心与其结婚,婚后更是由一位平凡的女性在遭遇多番危险经历后与丈夫爱德华.卡伦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最终变成能独当一面的女英雄。这反映了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女性不满足于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追求更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
在由迪士尼电影原创的《加勒比海盗1234》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个敢于冲破世俗樊篱与勇敢热情的女英雄形象。伊丽莎白·斯旺在遇到海盗之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贵族千金,可在遇到可怕、刺激、惊险的生死关头后激发了深埋于她内心的英雄气概:为救未婚夫孤身涉险与黑心的军官、狡猾的海盗船长赫克托·巴博萨斗智斗勇,在每次的危险关头没有对男主造成负担与其并肩作战,最终救出心爱之人得到幸福。对伊丽莎白.斯旺的塑造,反映了在一定时代下英雄主义的盛行以及敢于冲破世俗追求真爱的主旋律。
通过以上对三部英美电影中具有英雄色彩的女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三位女性形象都敢想敢做、足智多谋、与男主并肩作战且美丽深情,正反映出在不同时代下女性思想的进步与激进,渴望男女地位平等与对丰富多彩精神世界的追求。
四、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
现实生活中敢于同命运作斗争以及具有英雄色彩的人毕
竟少数,大多数都是对命运逆来顺受的人,所以英美电影中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的懦弱不斗争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夏洛蒂·勃朗特作品改编的电影《简·爱》中的海伦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来顺受的例子,她是有一个汇聚所有美德于一身的女子,因此对于孤儿院院长的刻薄、对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她都可以以圣母玛利亚的胸怀去接纳。但正是由于她的逆来顺受使得她身患重病却不得治凄凉离世,也许这是由于她对着现实世界产生了绝望而逃避,如她能被简爱的乐观、不屈所影响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凄凉下场。这也反映了在一定时代下由于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不受满足时,小人物的生存方式之一,产生的极具戏剧性的效果对丰富主人公形象有一定作用。
由小仲马作品改编的电影《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来顺受的女性角色。玛格丽特原是位漂亮的农家女,因生活所迫来到大城市做了一名交际花,与税务局局长的儿子阿尔芒相爱了,对于阿尔芒对她的“背叛”她丝毫不解释,为阿尔芒及其家庭的和谐牺牲爱情最终转嫁他人、含恨而终。这类女性过于看重别人的利益与幸福,对不公平的命运不懂抗争逆来顺受更无冲破世俗樊篱的勇气,这也是她们逃不过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也反映出在那个时代下社会对女性不正当职业的看法,对现代社会人们思想转变有重要影响。
由莫泊桑作品改编电影《羊脂球》中羊脂球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与想象空间。羊脂球是一名有名的妓女,她过分美丽、善良以及逆来顺受的特点造就了她的不幸:在普鲁士占领法国之际她偶遇了几个尖酸刻薄、不懂感激的落魄贵族,尽管这些贵族对她嗤之以鼻、随意说侮辱她的话她还是将自己的食物、衣物分给他们。在一个被普鲁士士兵占领的小镇上一位普鲁士军官因垂涎她的美色想将她占有,但因羊脂球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誓死不从,于是普鲁士军官便以那些法国没落贵族的性命相要挟,善良的羊脂球在一番思想斗争后最终服从了。戏剧的是就在羊脂球为贵族牺牲的第二天,那些贵族却以鄙夷嫌弃的目光口吻对她冷嘲热讽,最终羊脂球只得又冷又饿身心屈辱地活着。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那个时代上层贵族丑恶嘴脸的揭露与对下层善良人民的无限同情。
通过对上述三部英美电影作品中逆来顺受女性形象的分析,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是与众不同的:海伦的隐忍避世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逆来顺受凄凉离世令人同情惋惜;玛格丽特过分善良与的逆来顺受致使将美好生活拒之门外、含恨而终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羊脂球善良自我牺牲下的逆来顺受致使悲惨苟活于世让人同情的同时又产生对国家无能的愤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英美电影的分析解读对更好理解升华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重要意义。在文中就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传递正能量的女性形象、极具英雄色彩的女性形象以及逆来顺受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带给人们不同的思考与感受。然而英美电影中不仅仅存在这几种女性形象,还有具有道德楷模的女性形象、高贵优雅的正统女性形象等。与其他国家有别的是由于英美特殊的国情在英美电影中常出现的一类女性形象是极具政治领袖色彩的,这对人们对历史的了解与思考有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统治下女权主义的盛行与女性在国家社会领域的地位转变。通过对电影改编作品中这些女性形象的解读人们能得知以下讯息:统治者是谁、政治经济的模式、社会发展程度、思想解放程度、人文情况以及处于那个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情况等,文学创作者以极具感染力的写作手法、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反映了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情,对人们对作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解读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伟轩.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英美文学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15(15):73-75.
[2]许红.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英美文学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7(21):156.
[3]徐星玉.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英美文学女性形象[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63-64.
[4]罗建芳,何玥.从英美经典电影探究英美文学女性形象[J].校园英语(下旬),2016(4):242.
[5]周珊.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英美文学经典女性形象管窥[J].大众文艺,2016(4):170.
[6]张黎,王海杰.英美青春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16(10):49-51.
[7]许红.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英美文学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n(21):156.
[8]马阿婷,姜凌.跨文化电影中女性形象解读[J].电影文学,2016(3):35-37.
[9]李静.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嬗变[J].电影评介,2016(1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