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我跟一个地方的缘分必定是要跟这个地方的人有链接的,比如没有郭小寒没有大橘子没有祥子甚至没有一芃没有周易,我永远不会迷恋大小咖啡、白老虎屯、胖妹面庄,甚至是白老虎屯门口的那棵大树、旁边不知名的卖肉龙的铺子还有那只叫做Doggy的小狗。
“人无法改变城市变化的进程,却可以用书写来选择留在城市的哪一段风景里,”记得在北新桥白老虎屯坐着,忽然就看见郭小寒晃晃荡荡地走过去了,跟着几个人,有的时候是大橘子捧着一个相机跟在后面,有的也是音乐圈或者什么圈的重要人物,就觉得眼前的窗子像电影的镜头,他们走过去像是布景里面的人物,特别现在进行时的感觉,跟时代特别紧密地参与着交融着,用自己的脚步向人昭示着——人在呢人在呢!郭小寒小时候就生活在村子里面,所以这里依稀有对原始朴素少年时代的隐隐回应,也能疏解她对大城市的恐惧和焦虑,在这里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也是像书里写的那样,它是让她学会与人相处以及与自己独处的地方。大橘子则认为胡同对他来说更像是一本大辞典,可以找到现在社会正在淘汰的感受和生活方式,是真实可触碰的过去。“南锣变景区了,鼓楼消沉了,北新桥也逐渐变化了,物是人非,朋友也换了一波又一波,但生活工作的美好记忆还在这里并继续生长着,包括人与人,人与地域的关系是不断累积才发生的,越发生越离不开,越离不开越发生,就像森林里的动物,每个都有自己固定活动的地盘,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嗯,就像大橘子说的,我在胡同里面认识了各种各样奇怪的人儿,特别好玩,你们也一起玩玩儿吧!
《北新桥》,文字郭小寒、摄影大橘子,这本书在“大内夜市”有卖。
“郭小寒,不是我选择了北新桥,是北新桥选择了我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马赛尔·普鲁斯特
写字的,前媒体人,前互联网人,独立音乐推手,演出活动策展人,乐空间主理人,2015年至今工作生活在北新桥
“你想看到的像电影的城市风景的一部分。我身在其中没有感觉,可能就是在工作,或者下班找吃的的路上。
整体状态下我其实挺落后于时代的,比如你去漫咖啡坐着,每座都在谈有顶级女明星的上亿影视项目,那才是与时代‘特别交融呢。”
郭小寒,从一个北新桥生活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沉浸其中的人。
Q:《北京青年》周刊
A:郭小寒
Q你是用什么方式去体验和感受北新桥的?
A选择性记忆,或编辑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总有好的,不好的,但都是一些瞬间,有的有因果关系,有的有奇妙连接,有的纯属偶然,我喜欢纪录那些有趣的,好看的东西,去发现它,并用它们启示我的生活,像在森林里找到树莓然后吃掉那种感觉,每个人都像在森林中行走,但吃不下整个森林的。
这些片段和风景就是我经历过的,平凡普通的一些,但假以时间,它们变化、消失、沉淀、变成记忆或淡忘,或被记录下来,就有了另外的意义,或者积淀出城市的纹理,每个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背后都有一整部历史吧,这些历史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纪录这些。
Q之于你,北新桥的魅力在于哪里?你想留住的风景都是怎样的风景?
A北新桥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它扁平,方便,原始,朴素,散漫,像一个城市中的村子,在平凡中有热闹,在热闹中有荒凉。
想留住的风景,平房、胡同、大树,随便的花草,猫猫狗狗、骑自行车可以随意逛到的小店、人群,一场场相聚与离别,这些用片段的形式纪录,并截取,编辑,再呈现,是因為我是个欣赏这种美的局外人,用我自己的编辑手法,把喜欢的东西拼贴在一起,以文图册的形式展现,就像你的手机相册里,都是好看的照片以及这背后好的回忆,甚至还用了滤镜,就是想让这些在自己审美里的东西一直围绕着你,也借由这些风景表达自己。什么东西觉得好,哪些是好看的,所谓的“审美观”吧,审美一致的人才有可能交流,成为朋友啊。
Q你觉得人应该以什么方式和环境相处,在你与环境相处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A我觉得人应该以自己不是万物之主的方式与环境相处,在北新桥的胡同里,花草树木,猫猫狗狗都是这里一部分,他们都是北新桥的主人,而真正生活在北新桥的人,无论是独立的艺术家店主还是北京土著也都是非常自然地与这个地方的方便和不方便相处,与其他的生灵自然相处,所以能看到胡同平房生活的美,能关照别人,能更自然本我的创造和表达自己,这些都给我一些启发吧!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如何让自己像一只猫或狗一样在胡同里生活,顺其自然环境,也顺着自己的想法欲念,别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杂念。
Q因为你的细腻以及你的书写,好像你眼里面的环境都充满乐趣,甚至之前想都没想过的久敬庄,以及上班路上的玫瑰良品,你的足迹让他们有趣了,你觉得这跟你的观察方式和思考方式有关联么?是你带给环境趣味还是环境带给你呢?
A细腻敏感可能是天生的性格,也因为这种性格有很多跟现实生活的不兼容,年轻时有着比别人更多的迷茫和愁绪,得不到疏解,但随着年纪的增大,了解自己的性格,并根据这种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就慢慢变好了。
我不生活在北新桥,之前在南城生活的时候,我也喜欢南城,我在兰州生活的时候也喜欢兰州,我在上班路上遇到的小店我也喜欢。
就去每个地方发现挖掘并享用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了。
一直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这就是我观察和思考的方式吧,即便浸入其中,也保持着自己对浸入其中的感受的旁观。因为有局外人的旁观,所以能发现每个东西的有趣之处,有善于表达可能就会在外人看来觉得有趣吧。
我自己性格上不太说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烦恼的无法解决的特别负能量的事,这些东西在我的經历中存在,而且不少,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吧,这才是人生,我相信生活中大部分问题都能解决,假以时间和能力,就去慢慢解决好了。那些不能解决的终极问题,抱怨更解决不了问题,有那时间,还不如去解决那些能解决的问题,随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可能慢慢整个生活的生态就变了,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消解了。
Q你为什么做的都是洋气的事情呢?
A哈哈哈,我没觉得洋气,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用心去做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呈现出来就好了,我对特别有时效性和热点的东西一直没感觉,天生喜欢不起来,也不物质也不时尚也不认识名牌也不懂化妆品,就喜欢些自然的东西和文艺的东西。有想法就去试一试,只要顺势而为,用心去做,把控打磨好细节,应该没有故意要洋气。另外自然,宇宙,文学、艺术、兴趣,和爱,这些本身就是洋气的吧!当然要有做实际事情的能力,有赚钱的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风花雪月之前,买得起也爱得起才重要。所以我也上班,也加班,也有妥协不愿做但不得不做的事,也有工作繁琐赚钱焦虑的那一面,只是我不喜欢表达这些,因为没有被表达纪录所以情绪没有被放大,过几天就忘了。
“这些年来工作地方的办公地址在东四十条,张自忠路,北新桥,这样的活动路径是自我选择的,刚来北京的时候,鼓楼一代有我渴望的Livehouse和咖啡馆所以经常晃,买不起名牌衣服的时候张自忠路恰好有一整条街的外贸店,以及美术馆,人艺,三联书店,这些跟自己工作发生频繁关系的地方,不都在这一片吗。”
Q当下你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你身边的哪些人以及哪些环境能够给你带来生活的灵感?
A我以前给我妈出了一个小诗集,名字叫《万物生灵》,这四个字可能就是我能在环境中获得灵感的秘密吧,你去平等自然地亲近万物,万物自然会给你灵感。
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带来灵感,比如我院子里的树春天没有发芽,作为一个经常出差但好好养着so多盆花的我来说,这个景象我不能接受也不知原因,非常沮丧,但我由此反思了我的生活,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没有重心,忽略了最不该忽略的事等等,要重新开始再调整自己了。
Q你是否还拥有梦想?你当下渴望拥有什么?
A梦想:我好像一直没有具体的梦想,但有很多创意和想法,想实践。就是在自己能力和喜好的范围之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还能给他人带来点什么好的东西,那就求之不得了。最近迷上了一些自然的花草芳香产品,没准想做着试试,敬请期待吧!
渴望拥有:渴望直接去拥抱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而不是拐弯抹角,委曲求全的,想有更多能力和感受去爱世界和关爱朋友家人。
大橘子,我在北新桥遇到一些奇怪的人,他们可好玩儿了,有时间你们也玩玩儿
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伊塔洛·卡尔维诺
插画师,爱好照相,广告人,小动物和大光圈爱好者。
2014-2016工作生活在北新桥
样子,白老虎屯、饿鱼餐厅主理人,被大家称为北新桥“首席交际花”
在北新桥闲逛的狗Doggy,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随意、自恰地充斥在北新桥的人群里。松散自由而亲密
在这条街上的人和动物,好像都是非常通透地活着,在这里生活,就像是一个欧洲的“共享社区”,形式感的东西和外在的标签都失去了意义,从心出发,好好生活,与人为善,彼此给予。
Q:《北京青年》周刊
A:大橘子
Q大橘子你是什么时候什么样的身份开始关注北新桥的?
A我在2016年和2017年的时候在北新桥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两年,来北京这么长时间说实话那还是第一次有机会长时间的泡在胡同里,所以这个地方和之前我工作的写字楼什么的感觉很不一样,虽然工作上时不时还是在服务一些国际品牌大客户,甲方的教训里还夹杂着许多英文,但一出公司门,走在东四北大街上看着放学的小孩儿,下象棋的大爷和戴红箍的大妈感觉一切又回到了最真实、最质朴的生活环境里,CBD的大楼街道和灯光会把一个高级的幻象补全,北新桥从来不给人这个机会。
Q她什么樣的风情来吸引你呢?我记得在春风习习你说那里的胡同也是有意思的,不是改造好之后的样子,而是原始的样子,你怎么看那里面的生态?
A由于我不是老北京,对胡同的前生后世也并没有那么瓷实的生活经验支撑,我是通过看书,看画册和瞎溜达再加上胡思乱想构成了对她的一种感受。举个例子,打我小时候第一次来北京时后海就已经成了景点,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机会感受后海还是居民区的状态,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我根本不认识她,说回来北新桥,北新桥现在也是鱼龙混杂的地方,有深宅大院有孤老户更多的当然是老百姓,后来呢又挤进来大批的年轻人,开店,开饭馆,开livehouse,让这一小片地区有了太多的元素和不同类型的人群,这就是她好玩的地方,杂乱时有杂乱时的乐趣,平静有平静时的韵味,风水轮流转,一拨人开心了肯定就有另外一拨人不高兴,主要是看谁心态好吧哈哈。
Q作为一个艺术家,你的相机都瞄准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物,其中你最想推荐的是哪一张照片为什么?其中你在胡同里面认识了哪些人?他们都什么样?
A首先不敢叫艺术家啊,我主要是在记录现在北京,更具体点讲是北新桥的样子,我没有特别在关注的点,都是拿着相机看见什么拍什么,有时大爷大妈还老轰我。我主要是觉得现在北京真是一会一变,五年以后看现在就是老北京,我也是想自私地记录下自己年轻时生活的环境,以后万一跟儿孙们说不明白了呢。我那些照片里还是有一些我自己比较喜欢的,非要推荐就是在被烧毁了的饭馆旁边依旧悠然喝着咖啡的两个女孩那张吧,特别自然,从容,就像北新桥这个老城区一样的淡定,那么不在意人间。我在北新桥认识了小寒,祥子等等好多好多奇怪的人,他们可好玩儿了,有空你们也玩玩儿。
Q你是否有在胡同生活的经验?你觉得胡同带给你什么样的灵感以及生活体验呢?
A胡同生活给我的感受主要就是真实,并不是说在胡同里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卫生间的不便利,环境卫生等等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和CBD人们努力摆脱平凡生活的人们比起来这里的人们更擅长享受平凡的生活,当然我想一定也有无奈的成分,但相对从容一些。胡同给我带来的生活体验是一种前现代社会的,从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都和大公寓的居民不一样,让我感到生活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Q谈一谈你在胡同中一直拍摄的那只小狗?你觉得生活在胡同里面的动物跟生活在楼房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A它们肯定更自由啊,那只我拍摄的狗其实也提醒了我,北新桥都是它的地儿,人只是它需要时才来利用的。还有就是人太多情,我看胡同里的猫猫狗狗跑起来时很开心,自己孤单蹲着时又替它担心冷啊饿啊,家里的宠物呢衣食无忧,但又见识短,天天无聊着,说起来跟人也差不多,各自有命,好自为之吧。
Q好像踩在胡同的土地上,就有一点那么脚踏实地的感受,会有么?
A肯定会,追求踏实前题是什么呢,你已经飘了哈哈,我一直以好自为之作为生活基调,所以还好,胡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大辞典,可以找到现在社会正在淘汰的感受和生活方式,是真实可触碰的过去。
Q北新桥这本书是可以为之还是妙手偶得之?这种拍摄的尝试还会继续么?
A拍北新桥之前其实我一直在拍整个北京,走着拍沿着三环,四环,是觉得北京非常好玩,细节多到你没法想象,街上的人,小区里的杂物,胡同里老物件,可能是我太喜欢北京了所以想更仔细地看看她,北新桥确实是我和小寒碰出来的一个想法,当时我们都生活在这里,我拍了好多这里的照片,她写了许多这里的人和事儿,放在一起就是一本记录北新桥的书,记录着人们也记录着自己。这种拍摄肯定还会继续,有主题之后吧,还是有预设感,之后还是仔仔细细地拍北京吧,瞎拍那种,特别过瘾。
Q你的猫毛豆和美智生活的还好吗?
A它们俩就是那种典型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了解还觉得自己特聪明的家猫,指望不上它们俩给我挣钱养家了,好好胖着吧!
Q胡同的生态代表着多少种生活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A我10月份会住到胡同里,到时候告诉你!
“我经历了北新桥的离别和四季,一日一日地度过这些时日,过自己的生活,如今已不再问自己快乐悲伤,是否孤独。
就像小院里的这棵大树,夏日浓密,秋日疏朗,生活总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礼物。
有一些礼物,适合晚一点打开。
——郭小寒《北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