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
艾比盖尔·塔克(Abigail Tucker)
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致力于从不同角度研究颅面的演变过程。美国《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专职作家、撰稿人,也曾为《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撰稿,其作品被刊载在“美国最佳自然与科学写作”之列。2011年,荣获“国王大学卓越管理奖”(Kings Coliege Supervisory Excellence Award)。2016年4月,获得英国发育生物学协会(British Society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颁发的第一枚谢丽尔蒂克尔奖牌(Cheryll Tickle Medal)。
《人类“吸猫”小史》
作者以考古学家的姿态搜寻野外散落的家猫出入原始丛林、猫化石考古现场;以文化研究者的视角从史前猫类的兴起一路追查到如今的爱猫热潮:以猫奴的身份遇见了(也自己收养了)各类顶级纯种猫和最新杂交猫;以NGO成员的态度出席猫权保护会议;更以一个自然写作作家和生物学研究者的身份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人与猫关系的盛宴。
猫如我们所见,是彻头彻尾的独行者。几乎所有的野猫都独自居住,独自狩猎,占据着专属于它们自己的一块地盘,极少和同类成员见面。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在某些程度上不可行(就连群居的狮子在狩猎时也是各追各的),因而种群内部完全不存在地位和阶级之分。作为自然界中的隐者,猫的交流能力从未进化,因为它们周围根本就没有试图了解它们的其他个体——这就是猫科动物最具标志性的冷漠脸的由来。
猫不会摇尾巴、竖耳朵、学小狗眨巴眼睛,它们甚至都无法理解这些行为所传达出的信号。猫类少有的几种可见的视觉提示只有在生死关头才会传递出来,比如它们会弯起背蜷曲成河豚般的团球。猫也不会像潜行埋伏的捕食者—样利用声音信号。猫主要的交流媒介是信息素,这种刺激性信息可以在避免尴尬会面的情况下传递或接收。
简单来说,在人类“付出一回报”相抵的社交需求下,猫几乎是唯一一个很难适应这种交流方式的物种。猫渴望空间和蛋白质,而非陪伴和赞赏。人类和猫在生物学上是相互矛盾的一对。
“对于人类任何行为,甚至是我们所想到的最好的交流方式,猫似乎没有丝毫出于本能的感恩,”猫类行为学家约翰-布拉德肖(John Bradshaw)在其书《猫的意识》(Cat Sense)中指出,“大多数猫的生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和人类建立任何形式的感情联系。”
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人类——我们这些不计回报的沟通者孜孜不倦地想要读懂这些神秘生物的内心,所以我们能看到研讨会论文整版都充斥着诸如“儿童和成人的情感态度对猫瞳孔直径的影响:初始数据”(Affective Attitude of Chlldren and Adults in Relation to the Pupil Diameterof a Cat:PreIiminary Data)之类标题的文章。即使是对布拉德肖这样非常著名的猫行为学家来说,诸如揉腿这种猫类活动仍旧是一个长期未解之谜。“尽管研究了很多年,”布拉德肖长叹道,“我还是无法确定猫用身体不同部位揉腿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不过公平来讲,还是有证据表明,猫在它们基于嗅觉的有限表达机制条件下,为了和人类交流确实做出了有诚意的努力:它们尾部和脸上的腺体都会在我们大腿上泼洒尿液,或是拼出谜之信息。不过人类实在太过愚笨,很难解读这些线索,何况人类的嗅觉是出了名的迟钝。(在一项实验中,猫主人甚至无法从一排猫中凭气味选出自己的猫咪,更不要说理解气味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了。
这种双向沟通障碍令室内猫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毕竟一入家门深似海,它们终身只能依靠主人的恩泽而活命。更复杂的问题是,因如布拉德肖所言的“社交缺陷”,猫很难被驯化:惩罚对猫而言毫无意义,除了用它们心心念念的食物作为奖励,根本没有别的训练办法。我们不能用人类的手段来教导它们。
而这就是人猫交流研究展现的迷人之处:在和人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之后,猫成了这段关系中的真正主导者,驯服着人类。困于一室之内,无其他资源可藉,每一只宠物猫从—开始的目标就是要让它们愚笨的主人们臣服于猫爪之下。由于这—任务已经远远超出厌世猫类的社交活动范围,它们必须从头开始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探索人类。事实上,我们所理解的猫对人类表现出的情感和爱意并非其与生俱来的,而是主动形成的条件反射的结果。猫才是实验设计者,我们不过是巴甫洛夫的狗而已。这些对于爱猫人士来说再明显不过了,他们甚至为此感到开心。“猫咪宝贝就是最好的礼物,”一份研究报告中引用了一位猫奴的话,“她需要被爱,她的爪子有着融化人心的力量,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宠溺她。”不过显然,人类才是被驯服的主体。
比如,很多猫无意中发现人类对声音的反应非常敏感。以令人喻悦的猫咕噜声为例,在猫群之间这种声带振动发出的嗡嗡颤声没有任何固定的意义——既可以表示“我很开心”,也可以表示“我快死了”,几乎能表达任何情绪。但在人类耳朵里,这声音十分动听,甚至饱含赞美。因此,在我们的听觉范围内,猫把它们原先毫无目的的咕噜声改进成了清晰可闻,甚至有些吵的持续性信号——类似于小孩子哀号的悲鸣声,通常都在求食时发出。猫咕噜声研究者卡伦·麦库姆(Karen McComb)曾说过,“猫把哀号声包裹在我们通常认为代表满足感的叫声中,这是引人注意的一种微妙手段。”她将这种人类下意识就能做出条件反射的“恳求式咕噜声”描述为“与周遭环境不和谐,因而人类无法习惯其存在”,且一旦猫发现此类行为有效果,它们就会不断增加同种行为的频率。
喵叫声也有类似的操纵性效果。原本在自然界中,这种叫声很少使用,意义也不大,然而很多猫主人却主动将自家猫的喵叫视为特殊的命令。相比于野猫和流浪猫,宠物猫不仅喵呜的频率更高,叫声更甜美,且在一室之内,它们能将这种声音转换成用来操纵主人的独特语言。这些细微的声音变化具有独特性,就算你能完全熟悉自家猫喵呜的寓意,也不见得就能准确把住隔壁家猫猫的脉。一项研究指出,“给喵呜声分类并非是在了解普遍性規律,而是参考个体猫的发声方式。”一如往常,埋头钻研的依旧是人类,不是猫主子们。
由于具备优越的交流能力,人类是猫调教的主要对象。在一项调查中,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显示,我们大脑的血液流动模式会因猫类尖叫而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