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花,杨更生,王 燕,刘亚军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旅游强国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必须走好“人才强旅”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基于古丝绸之路概念,并在我国与中亚、西亚国家之间形成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其中国段重点发展区域是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共五个省区,其核心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新疆[1]。旅游业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产业[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对新疆旅游业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3],据专家分析,近3年来乌鲁木齐正以平均每年46.54%的速度吸引着境外航线旅客[4]。
新疆旅游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独具地缘、人文和资源等先行发展优势[5],只有充分挖掘其资源特质和文化内涵,才能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产业优势。这一转变的顺利实现,亟需加大中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和选用力度,努力发挥“人才”作为首要资源的作用[6],真正走好“人才强旅”之路。
所谓“人才”,一般是指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①。人才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时代性、层次性和内在素质等优越性。旅游人才主要是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具有特定素质和工作特长的人员。新疆现有旅游从业人员200多万人[7],其层次和素质无法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动态需求。特别是旅游规划、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旅游信息化、文化旅游创意、旅游商品研发、医疗旅游、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专业人才紧缺,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人才不但紧缺,而且流失严重[8]。
目前,新疆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机构主要以高等专科院校为主,培养的大多是基层服务人员[9]。可见,在我国旅游业创新驱动、协调推进、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1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视野下,本土化高端旅游人才匮乏。
新疆高职旅游专业招生及毕业生数量动态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2009-2016年新疆高职旅游专业招生及毕业生数量②动态分析,如上图所示。
过去连续8年中,纵向比较只有2009年,招生数最少且低于当年毕业生数100多,而后7年的招生数均高于当年的毕业生数,且高出幅度从2010年的14.6%逐年上升,至2016年已升至71.7%,近850人。横向来看:招生数以年均约155人的数量上升(趋势线方程为y=155.43x+784.57),且趋势线拟合优度高达98.03%,反映出新疆旅游业发展对高职旅游人才的实际需求逐年增长,以及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同期,新疆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数前5年不够稳定,总体呈上下波动趋势。但在2014-2016年连续3年呈稳步上升趋势,表明2014年以来,新疆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规模顺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现实需求进行调整。
对2017年新疆高职旅游院校的专业师生数量进行实地调研发现,2017年新疆高职旅游专业专职教师比较缺乏,全区生师比约为29:1,远高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要求的18:1[11]。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全区师生分布非常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北疆偏多,其他区域偏少。北疆主要集中在首府乌鲁木齐的各大高职院校,约有全疆60%以上的学生和近一半的专职教师;其次是距首府较近的昌吉市,但师生比例仅约占首府的20%;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地区,高职旅游专业师生数量略逊于昌吉市;石河子、博州和克拉玛依高职旅游专业和师生都相对较少,而其他区域仅吐鲁番、巴州、喀什及和田四地州有高职旅游院校,但师生数量都较少,特别是和田地区最少。
通过对疆内多家旅游相关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招聘的初衷侧重于普通本科以上的旅游人才,但在实际工作运转过程中则不尽然。普通本科旅游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理论方面比较扎实牢固,适宜在企业经长期实践锻炼和培养成为中高层管理人才,但该岗位需求数量相对有限,而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且需求数量较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旅游企业更看重从业人员岗位胜任能力,而单纯的学历层次并非其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
“十二五”时期,新疆旅游业人才失衡导致行业运营成本增加、服务质量和业绩下滑,阻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步伐[8]。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新疆旅游业的先行发展优势日益凸显,旅游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能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当然,旅游人才队伍并非越大越好,而应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其中v是旅游人才增长速度,y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a是科技进步速度,i是入境旅游者增加速度,d是国内旅游者增加速度。科技进步速度a与国民经济增速、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增速密切相关,a=y-αk-βL,其中α、β分别表示资金产出系数和劳动产出系数(通常取α=0.3、β=0.7),k和L分别表示资金投入增速和劳动力投入增速。按照y=10.7%,k=9%,L=4.6%,i=13%,d=22%③测算出新疆的科技进步增速a=4.78%,旅游人才增速v=12.62%。据此,以2009-2016年新疆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数为基础,进行累计预测,到2020年新疆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数仍不足2000人。而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整体上将占从业人员的10%,且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6],即就全行业整体计算,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将占从业人员的1%。因此,按照2020年新疆旅游从业人员250万人[8]继续推算,其中高级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必须达到2.5万人。可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加大新疆高级旅游人才(大专及以上学历)培养力度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新疆将被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首府乌鲁木齐作为连接内地,辐射周边的中心城市,其高层次、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喀什、霍尔果斯两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和阿拉山口保税区的建设发展,必将需要大量高层次旅游相关专业的技能型服务人才。因此,北疆伊犁地区、博州地区和南疆喀什地区的高职旅游院校在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培养规模、优化实训条件和强化校企合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深层潜力。
根据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职旅游人才的新定位,在旅游人才的素质特征方面,分别从10个显性素质特征(专业理论知识、外语能力、熟悉旅游法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艺术造诣、国际化视野、身体素质、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和10个隐性素质特征(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心理抗压能力、性格开朗、吃苦耐劳精神、纪律意识、敬业精神、诚信、适应能力和团队意识)入手,得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高职旅游人才胜任力素质特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新疆各大旅游企业更多地关注旅游人才的内在素质,特别是旅游人才的“德行”品质,堪称通过发展旅游业这种“民间外交”途径,促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交流、交往与交融的最重要基础[13]。
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竞争。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独具做强旅游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的同时,对其旅游人才提出了独特的要求:一是“高水平”必须以“高素质”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高素质”的所谓“高水平”旅游人才犹如“无本之木”;二是“高素质”+“高水平”旅游人才要既甘愿投身旅游服务大军,又擅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还善于讲好新疆故事;三是培养机构必须千锤百炼“育”人才,用人单位必须千方百计“励”人才。
总之,“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秉承“亲诚惠容”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作为核心区的新疆,其旅游人才的培养和选用模式必须与之“配套升级”,不断秉承“德技双修、以德为先、技能为重”的育人和用人理念,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充分发挥旅游“民间外交”优势,最终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人才强旅”之路,全面助力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
注释:
①新编《辞海》对“人才”的定义。
②数据来源:新疆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9-2016年)。
③数据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