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适应高考需求,教师应加强听力教学,在具体过程中,要注重选材得当,精、泛结合,并注重学生听力技巧的培养。此外,还应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达到提升学生英语备考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听力;训练;策略
作者简介:柯心平,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教师。(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6-0079-02
听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它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英语高考大纲对考生听力的要求是:①理解主旨要义;②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③对所听内容进行判断;④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和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英语听力教学在我国中学已基本普及。纵观近年的高考听力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听力的难度在逐渐加大,朗读者的语速及题目的难度都有所提高,而学生的听力水平却难以跟上考试的步伐,致使多数学生在高考听力部分得分较低。出现这一局面固然有题目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教师在平时的备考训练中准备不足,方法失当,导致学生失分严重。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全英文教学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教师往往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阅读理解,以及完形填空的训练上,且多以汉语进行。调查发现,有些教师把听力训练留在考前一两个月,进行所谓的“集中”训练,致使听力教学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师的这一做法既不科学,又不现实。作为高三英语教师,绝不能放弃在课堂上训练听力的机会,而应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并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做到Speak English if possible,speak Chinese when necessary。调查发现,如果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能坚持用英语进行讲授,学生听英语的时间就会成倍增加,日积月累,其听力水平也必然会逐渐提高。
作为一名长期教高三的老师,笔者也一直坚持把听力训练与阅读课、写作课教学结合起来。上阅读课之前,笔者先用英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并向学生提出一两个“Who”“What”的问题,让他们带着任务去找答案。读完后,接着要求学生用英文口头归纳文章大意,讨论作者观点,下课前再播放录音,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比如,在上写作课时,教师就可以用英语介绍写作任务,先让学生用英语讨论写作提纲和要点,再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让他们多听老师和同学的英语表达,并检查他们的理解情况。笔者通过这种听、说结合,听、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地长期训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帮助多数学生提高了听力分数。
二、注重听力技巧的培养,提高训练质量
听力考试主要是测试考生理解口语的能力:即对特定情境中的对话或独白的整体输入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输入和准确的理解,以及同时储存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高考的听力测试中要求考生“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这属于听力的最高层次,即话语层次。听是吸收语言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听得懂才想听,可理解的听力训练才是有效的训练,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有的学生在听力上花了不少时间,其听力水平却未见提高,听力部分仍然得分不高,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听力技巧,教师也未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应主要培养哪些听力技巧呢?
1. 教会学生必要的语音学知识,培养他们在语流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选取恰当的听力材料,让学生体验英语Native speakers在交际中的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意群停顿等现象,教给学生语音学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学会在语流中捕捉信息。选择的素材应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如学校生活、问路、购物、订票、就餐、预订房间等),由语音规范的英美人士朗读,做到语速适中(每分钟130词左右),语调自然,还要贴近生活,以便于学生理解。
2. 培养学生浏览题干,合理预测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在听录音之前迅速浏览题干的习惯,学生通过题干阅读,找出题目和选项中出现的关于人物、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词,对要听的内容建立合理的预期,对可能涉及的对话背景、领域甚至答案进行合理预测。由此,他们才能在听的过程中检验、修正自己的预测,降低理解的难度,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捕捉和记忆信息的能力。听力测试中的对话或独白只播放一至两遍,这就要求学生从转瞬即逝的听力内容中滤除冗余和干扰信息,并准确地捕捉和记住关键信息。在听前,要求学生在看题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三个选项的不同之处,并迅速确定重点。在听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速记笔记的习惯,可以是记一个数字,可以是一两个词,也可以是几个字母,要简明扼要,以便于进行短时记忆,从而在听后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教师要提醒学生抓大放小,不要纠结于少数无关紧要的词而错过与题干相关的信息,避免因小失大。
三、注重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为学生听力提升扫清文化障碍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语言必须教文化,因为语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只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听的过程才会比较顺利。如果一个学生不知道Soft drinks,White coffee,Thanks-giving,New England,在听到它们时虽然不是生词,也必然会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入文化内容,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社会体制等,扫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四、 大量、反复、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听是一种输入信息的活动。训练有素的耳朵和迅速的大脑反应是建立在大量听力材料输入的基础上的,只有大容量、多角度地刺激记忆,头脑中才会固化所听到的单词和句型,做到听音会意,形成语感。
1. 除了课本中的精听材料外,还要补充大量的泛听材料。对高中生而言,泛听材料可以是对话、故事,也可以是难度不大的英语广播(如VOA Special English,BBC 6 Minute English)等。
2. 将听力训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观看英语电影,在网上看英语教学视频,参加英语角,与外教交流等,增加其接触英语的机会。
3. 播放听力材料的语速要适中。调查发现,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迁就学生较低的听力水平而放慢语速,就会导致学生在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时反应跟不上。
4. 教师要力求发音准确,做到语调优美,话语连贯。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致使其无法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
5. 一次听力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此外,还要经常变换练习方式,不要单纯地以测代练,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出现怠倦现象。
总之,听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加强方法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把听力训练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辅之以必要的课外泛听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假以时日,必将收效明显。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理念、方法、資源和学生不同,听力教学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同一模式,因此,英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条件进行因材施教,从而逐步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听力训练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正东.外语教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朱镜敏.浅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3] 刘振华.当前英语听力训练中的误区及应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
[4] 丁爱琴.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中预测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2).
责任编辑 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