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超 郑铁刚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39-01
小学生作业是在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作业设计得恰当,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和影响,小学数学作业已成为压在小学生身上的沉重负担,不仅严重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还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人才在下一世纪竞争能力的需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从课改精神出发,优化与创新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作业的手段追求多角度、多感官,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开放中创新。在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形式,优化和创新了数学作业的设计,并收到了好的效果。
1.作业设计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现在根据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新的作业设计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和学习,获得全面的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2.作业设计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谁督促,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甚至废寝忘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数学作业设计趣味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数学要求。如,学了图形的认识后,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将拼出的图形创造性的命名,还说说用了什么图形。
3.作业设计弹性化
学生能力天生有差异,如果作业统一要求一刀切,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分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做到"四性":第一,"精致性":作业数量少而质量高;第二,"灵活性":内容灵活,且有启发性,不机械重复,形式灵活。或书面、或口头作业、或操作作业、或观察作业、或游戏性作业、或视听性作业。第三,"导向性":作业的设计有的是指导学习方法的练习;有的是指导巩固性的练习;有的是指导发散思维性的练习。第四,"层次性":按学生学习程度好、中、差的层次分层设计作业。有三者共同完成的基础性作业;有照顾优生"吃得好"的提高性作业;有照顾中等生"吃得饱"可以消化,加以巩固、发散性思维的作业;还有照顾差生"吃得了"的打基础、补漏补差的作业。精心设计的弹性作业,即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激发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作业设计综合化
4.1课内外联系。学生课本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有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余玩耍中完成,或游戏中完成。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4.2学科间融合。把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和应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4.3校内外沟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适当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扩展数学学习的渠道。
4.4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设计数学"周记"、"月记"(数学"大作业"),它没有规定的内容,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閱资料、收集材料、组织材料或进行实验创造等相对独立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
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活动无所不在。作业的设计,大大突破校园教学的时间、空间、器材、人员组合等的局限,具有广泛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外宽松的时间,广阔空间的特点,通过老师和家长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之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感知"新课程下的现实数学",享受"减负后的轻松数学",还原孩子天真、活泼、幸福和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