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转变

2018-05-24 10:21李小玲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与学转变新课改

李小玲

【摘 要】本文论述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与学提出的挑战,提出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的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精讲细讲,找到与新课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学生要摆脱依赖思想主动出击,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观念,不断反思与改进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从而促使语文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与学 转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41-02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中,教材在保留了经典篇目的同时,加入口语、写作、名著导读、语文知识等内容,扩大了知识面;加大了教学任务,每个学期要学习两门必修课,还有多门选修课的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更新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观念,转变高中语文教与学的方法,教师才能在新课改中游刃有余,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有成效;学生也才能适应新课改,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学习方式,学有所成。

一、更新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观念

教育形势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转变教学观念,顺应新形势的发展,教与学才能顺利进行。

(一)教观念的转变。高中语文新课改给很多语文教师带来很大的困惑和烦扰,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那么多的教学任务完成?知识面广而多,如何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怎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欲?要解决这些困惑,教师不能再“满堂灌”,面面俱到,必须转变教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化大为小,精讲细讲,讲练结合,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做学习的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必修五的第一单元是小说阅读,可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范例,详细分析,指点技巧,引导学生从小说三要素及主旨方面去解读小说,有法可循,有章可依,之后学生可以自主地研读另外的两篇小说。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广泛涉猎知识,做好知识储备工作,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二)学观念的转变。学生觉得高中语文任务多、知识点广而多,课程紧张,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学的观念,摆脱思想束缚,不要像过去那样依赖老师,主动出击,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提出问题,刚开始他们还有些腼腆,多次训练之后,他们踊跃发言,解答疑惑。文言文课上,翻译、梳理文言文知识这些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互相讨论,轻轻松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只需从旁指导。课后学生积极背诵名篇名句,不单单是为了考试,更多是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教师平时除了多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分工合作,还要引导学生从书法、口语、写作、鉴赏诗文等方面多加练习,争取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坚持摘抄、写周记、练字,偶尔让学生看看视频,积累材料,扩展知识面,提高书写水平。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增长了知识,不用老师监督,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习惯。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不再依靠老师的“满堂灌”,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做攀登知识高峰的勇者,成为学习的赢家。

二、转变高中语文教与学的方法

(一)教方法之转变。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若还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低,所以教师应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找到与新课改相匹配的教学方式,以取得成效。

1.精讲细讲。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知识量多,任务重、时间紧张,教师感觉总在赶课,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不必面面俱到,一个单元里找一两篇范文精讲细讲,授之以渔,剩下的篇目让学生品读,通过学生思考、互相讨论,查找资料,学生也弄懂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从而掌握了解读文章或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如必修一的第一单元,笔者讲授了鉴赏诗歌的五部曲,并用《沁园春·长沙》《雨巷》这两首诗作范例讲析,在学生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自由品读、合作交流,赏析《再别康桥》《我的保姆大堰河》这两首诗。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既轻松完成教学任务,又有教学效果,而学生也在讲练结合中掌握方法和技巧,受益匪浅。

2.放权给学生。很多教师还是喜欢用传统教育方式授课,满堂讲授,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以至于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缺乏对思考的能力。其实学生很有活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做学习真正的主人。笔者试着把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表现,教文言文课时,把翻译的机会给学生,学生依靠课文注解,借助工具书,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后让学生去找语文知识的资料或者新闻素材,在课前给自己的同学讲授,讲授的学生积极性高,听讲的学生听得格外认真。所以,别担心学生什么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学,创造多些机会让他们表现,这比教师“满堂灌”有效得多。当然,也要肯定教师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困惑。

(二)学方式之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得如何,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所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是教学关键。新课改的知识丰富,形式多样,學生要学好高中语文,在学习方式上应有所转变,不断反思与改进,找到学习新课程的金钥匙,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1.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与学这两个要素中,学占主要地位,这关系到教学成绩的好坏。教得再好,学跟得上才行,所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才是关键。但学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习惯于教师的全堂传授,需要手把手教,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能力差,创造力不够。要学好新课程里的知识,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抓住学习的主动权,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笔者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支持他们多思多学。在课代表的带领和督促下,学生自己布置作业,自行批改作业,主动撰写作文,让老师帮忙修改。课前自发朗读或三分钟演讲,积极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角。一段时间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学习潜能得到激发,成绩也逐步提高。

2.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设计来看,对学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提出从口语表达与交流、阅读理解、写作、鉴赏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全面发展。面对新形势,学生要转换思维,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做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字如人面,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开始侧重训练学生的书法,从高一学生抓起,每日一练,长此以往,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平时上课也有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可以是三分钟演讲,讲小故事,谈语文知识,一起讨论难题,形式多种多样。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可以举行朗诵背诵比赛、默写大赛,增强学生的背诵理解能力;安排学生互评互改,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发现问题,互相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一系列的措施和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渐渐明白,学习语文,不单是成绩的提高,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只有提高语文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学生成绩的好与坏,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笔者教导学生,若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得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有着对知识强烈的渴求,孜孜不倦,争分夺秒,要玩就玩得尽兴,要学就学得专心。笔者教的一个学生自律性很强,制定周密计划严格遵行,除了吃饭、运动的时间,他都用来学习,坚持不懈,积累知识,解难答疑,请教老师。同学佩服他的冲劲,老师欣赏他的闯劲,在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成为县里的理科状元。因此,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奋斗,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趁年轻,就要努力拼搏。

因此,在新课改大潮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审时度势,适当地转变、更新教与学的理念,摸索一套适合新课程的教与学方法,教与学才能顺利进行,达到教与学的共赢。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教与学转变新课改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