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轩
摘 要:壮族地域性色彩作为在壯族文化现象或者物质性媒介中特有的、专属的色彩,是民族地域代表性文化特征,更是确认本民族特质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壮族地域性的色彩提取和在室内环境中的创新应用,是对民族艺术设计的个案研究和创新尝试,以形成地域特征的民族风格和色彩体系。文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壮族的民居建筑、服饰、风俗习惯、首饰、图腾等代表性文化中的色彩进行研究,发现壮族人民在色彩运用上的特殊组合以及用色上的大胆创新,阐释壮族色彩组合在色彩设计中的延续性与差异性,也为室内环境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关键词:壮族;地域性色彩;室内设计;民族创新
[2017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壮族地域性色彩在室内环境中的创新应用》,项目编号:201710595106]
壮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新可以唤起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重构和表达。民族色彩是体现民族气质和独特性及其精神内涵的主要方式之一。每个民族对不同的颜色理解不同,意义也就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将壮族作为研究的对象,梳理壮族色彩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演变,诠释壮族地域性色彩,并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中,这是创新的研究和尝试。
一、壮族地域性色彩的演变发展——“历时性凸显”
色彩是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艺术性与大众化的统一元素,更是壮族人民最能表达心理特征的“形态符号”。壮族色彩的“历时性凸显”,是说在壮族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中色彩是占有突出显要位置的,是表达地域性室内设计意境的形式之一。
壮族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简一到组合,从谨慎到大胆创新的变化过程,壮族认识和选择色彩的历史象征着本民族不断发展进化的历史。
(一)壮族地域性色彩的来源
色彩搭配上的地域性,也就是表达壮族色彩的个性。壮族人民特有的生活环境深刻影响了其对色彩的独特应用。崇拜自然,取之自然,敬畏自然的民族心理根深蒂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壮族的风俗习惯、首饰、服饰、图腾等都展现了色彩应用上的民族特性。根据性别差异、节日、传统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色彩的搭配也随着变化,究其根本,都是壮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影响着心理变化,心理又反作用于文化内涵。
(二)壮族地域性色彩的表现形式
1.单色(红、黑、白)为基调的色彩情感表达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壮族的民居建筑、风俗习惯、首饰、服饰、图腾等代表性文化中进行考究,色彩的心理作用与壮族人民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地域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红色代表吉祥,白色是其最忌讳的颜色,黑色则是壮族的传统色,蓝色为辅助色。
(1)红色作为壮族人民的吉祥色可以追溯到百越文化系统,花山崖画是壮族先民(骆越民族)祈求神灵、氏族兴旺所作的图像,记录的是神圣的集体祭祀活动,主题图像均用单色(赭红色)平涂,这就蕴含了以红色为民族吉祥色的崇拜心理。壮家人每逢过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的时候,族寨中的家家户户都贴红纸来祈求来年的好运气;过节时壮家小孩脖子上大都要挂上红鸡蛋来驱除邪气。红色传递给壮家人热情、奔放、欢乐的情感,用在服饰打扮上,充满了喜庆、活力的精神面貌,给壮族人民注入了“太阳”火一般的生命力。
(2)以黑色为美的民族传统可以说是壮族的印记,壮族崇尚黑色,是和壮家人朴素、厚道的性格特征相互影响与寄托的表现。壮族嫁衣是黑色的,在壮家人眼里,黑色是喜鹊的颜色,因而把其视为正统、正派和喜庆的颜色。
(3)白色在壮族传统上,象征光明。不少地区的壮族妇女都喜欢戴白色的头巾,但是随着汉化丧葬礼制的影响,现在习惯为丧事所用,白色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即认为白色是清白的,是死亡的。
2.壮族色彩组合在色彩设计中的延续性与差异性
色彩组合,即色彩搭配与规划。随着壮族人民的手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需求的高涨,色彩的保守也变得革新,多样性的选择让壮族色彩在色彩设计上不断前进。
在壮族色彩设计中,多色的融合既延续了壮家人地域性文化传统的心理特征,充分展现了壮族的风俗人情,又增加了色彩的视觉感染力,相比之前的单色基调,色彩显得更为饱满,从侧面更加说明了壮族人民的思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愈为开放。
壮家人大都从自然中提取颜色,用色较重。壮族色彩设计中的延续性和差异性在手工艺品和服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以绣球和壮锦较为出色。绣球是广西壮家人的定情物和吉祥物,色彩鲜艳,色彩组合样式多种多样;壮锦以浓艳、清新、优雅和对比强烈的施色手法,诠释了色彩的和谐搭配,展示民族织物的艺术特色,体现“红配绿,看不俗”的壮族配色的内涵。
在配色上,讲究色彩的明度变化、纯度渐变、冷暖对比,实现了色彩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突出了鲜明、打动人心的民族视觉力量。
二、壮族地域性色彩在室内环境中的创新应用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值得期待的,这是与时俱进的,让更多人通过这种新的方式来认知它。它源源不断地创建出“关系链接”,搭建起跨界协同的平台,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践者、研究者、传播者、爱好者等分散着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带动新兴领域的产生来发展民族色彩文化,让更多人能够更便捷地了解和投入到民族色彩文化中,且用这种新的方式去诠释和发展壮族民族色彩文化。
(一)壮族地域性色彩的应用探析
1.强烈的色彩对比,提升空间的视觉冲击力
壮族用色纯度以及饱和度较高,但是整体色相组合不花乱。色彩对比是体现室内空间层次的方式之一,有彩色和无彩色的对比、调和对比、冷暖色调的组合会增强室内环境的视觉冲击力。比如红色和黄橙色的组合会给人活泼、和谐、雅致的感觉;黑色与红色则庄重、统一。
2.色彩与图案,把握室内空间的主题性
色彩往往和图案联系在一起,图案则会传达出特定的精神内涵,这就充分展现了特定空间的含义或者空间里的特定内涵。室内环境的构建则需要主题的引导,需要特性的文化以及背景氛围。壮族图案丰富,富有民族个性。青蛙图腾,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花纹等图案应用到服饰、建筑中去,形成了空间上的民族风格主题性。
3.用色讲究主次,赋予节奏感
壮族传统服饰最基本的色彩为蓝、黑色,配有少量的无彩色,主次色彩分明。主色调会引导、烘托整个室内环境的氛围,次要基调则对空间起到点缀的效果。在室内空间中,色彩搭配的主次关系尤为重要,主色、背景色、强调色应该统一、简洁,从而富有节奏。
4.色彩和光的碰撞,提升照明层次
光与色的相互依存形成了对室内的色彩环境塑造,空间环境需要创造丰富的光色关系,光色的应用会相对产生光影的关系。不同光源、不同类型的灯具、不同色温的光经过协调,才能提高空间的照明层次。
(二)壮族色彩在新时代室内环境的创新
1.在形式上,意象感和实在性相统一
在中国画和西方画中,意象感和实在性的表达都有着强烈的美感。提取壮族色彩,进行解构重组,无论是组合成实在的装饰图案,还是虚有的空间意境,都会形成新的视觉感受。民宿、餐饮等空间讲究形式和意境,往往就是需要主题元素的变化来体现空间的意境。用壮族色彩元素来诠释民宿、餐饮空间的特色,来展现一种新的民族个性感。
2.在内容上,把握审美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同一性
色彩实际运用中,往往把审美效果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色彩本身的性质。
而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对比美感,满足人的实际功能才是设计的第一步,形式要符合功能的价值。把壮族色彩植根于空间功能中,发挥出美感和实用性的双重效果。壮族色彩的应用应该更好地把民族审美在新时代设计中突出地域性效果,这是对空间审美的发展。
3.在表现上,色彩搭配注重点、线、面构成
点、线、面的构成是色彩视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色彩可以是平衡的,秩序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各种形态的,还有整体的,包容的。在公共室内空间中,色彩的点、线、面让空间形成一种节奏感或者是渐变,它可以让空间充满活泼力,又或者诱惑力。色彩通过肌理变化、动静对比、虚实结合等多种手法,增强空间的张力。
4.在内涵上,地域性色彩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壮族作为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其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引用到室内空间中,给予了空间新的活力。壮族色彩可以形成一种室内风格的主题元素,塑造出具有壮族特色的空间,传递出鲜明的民族性。“人文精神”将是新时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壮族地域性色彩对室内环境的意义
壮族地域性色彩是从民族传承的角度,阐述了壮族人民对于色彩的特有选择,是民族地域代表性文化特征,更是确认本民族特质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对于新时代的室内空间构建新的色彩形式有很大的辅助性建设,是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放大化。
壮族的装饰色彩与图案的元素是文化的载体,地域性的色彩应用到空间中,继承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经过色彩的解构重组,丰富了壮族色彩的形式内容,还为现代主义色彩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展了色彩的文化内涵。
地域性色彩的室内环境研究为现代生活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能够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心理需求,这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形象在国际市场舞台上的树立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受全球化和设计风格趋同的影响,目前室内环境设计较为模式化,很多设计师的作品都千篇一律,并影响了刚步入设计行业的年轻设计师的创造力。而今,民族文化则备受重视,民族色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代表了民族归属感,对艺术类新门类的完善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帮助我们打造民族品牌效应的空间风格。
带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壮族色彩文化,充分体现民族个性和气质特征,挖掘壮族色彩美学的精神内涵,将其应用到室内环境中去,为大众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壮族地域性色彩在室内环境中的创新应用,是壮族代表性文化的创新研究。
參考文献:
[1]张声震.壮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2]鲍越,杨茂川.浅谈色彩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2012,(04):79-80.
[3]高文静.基于地域文化的餐饮空间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3.
[4]陈婷.浅谈室内地域性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5,(27):212-213.
[5]夏永琳.当代地域性室内设计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6]郑超雄.壮族审美意识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56.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