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萍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潍坊市简政放权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继续简政放权改革的努力方向。一是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强政务服务精准化、便利化建设。
【关键词】 政府;行政效能;简政放权;潍坊模式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推动转型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部署,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提升“放”的含金量、“管”的有效性和“服”的满意度,走出了一条具有潍坊特色的简政放权之路。
一、潍坊市简政放权工作的基本情况
潍坊市高度重视简政放权工作,为确保有专门力量负责调度、协调、督查、落实等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阶段性工作机构——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1、加强审批事项管理,实现接权与放权的同步规范
国务院和省政府连续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潍坊市建立“一口受理、专题研究、政府发文、统一调整”的工作模式,坚持绝不截留、该减全减、能放尽放、科学调整的原则,共承接国家和省取消、下放审批事项7批207项,同时主动调整下放市级审批事项3批125项,占原审批数量的39.56%,2015年取消1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类别。
2、晒出“三张清单”,政府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公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是建立阳光政府的关键,权力清单让公众知道政府的权力边界,而责任清单让公众知道政府的责任边界。在编制权力清单方面,潍坊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市县两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梳理行政权力事项3163项、服务事项305项,逐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通过政府网站、编办网站、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之后又在全省率先编制公布市县两级政府部门责任清单,明晰主要职责4035项、具体责任16470项、追责情形16141项,划定职责边界,配套制定并落实专门的责任追究办法、内部督查落实机制和第三方民意调查评估机制,推进政府部门依法履职尽责。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2015年9月,潍坊市晒出市县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并实现动态管理,逐项编制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了“明白纸”。
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采用国务院确定的18位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编码规则,潍坊市颁发了全省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比全国统一启动时限提前了4个月。今年以来,以全省全程电子化登记及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为契机,借助公安系统电子身份标识及银行U盾,对申请人进行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实现了自主核名、提交材料、查验身份、核发证照、电子存档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4、立足“破、建、管”,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潍坊市坚持“破、建、管”三措并用,打破行业垄断与区域壁垒,使中介服务市场更加规范、更加开放、更加透明。在破除中介行业垄断方面,潍坊市建立四部门联动机制,由组织、纪检、编制、民政部门牵头,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四分开”要求,专项治理市场中介组织领域“红顶中介”突出问题。坚持“非禁即入”,鼓励各类资本依法依规进入中介市场开展业务,支持引进知名中介机构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在建立中介服务超市方面,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实体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纳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在强化中介服务监管方面,建立市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实行“6+X”运作模式,由审改、监察、政务服务、物价、民政、工商6部门会同各中介行业主管部门,统筹推进行政审批中介机构服务规范管理工作。
5、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
当前“互联网+”成为企业竞争、产业竞争乃至国家竞争的新常态。潍坊市也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搭建起以“六大业务支撑平台+两个服务大厅+一个网站集群”为主要架构的政务服务云平台,实现市级审批事项在线咨询、在线申报、在线预审、在线公示“四个100%”,群众满意率达99.98%。完善市县镇网上三级联动办理机制,梳理规范县市区初审上报、市级审核的各类事项,打通镇级、县级网上受理办理渠道,实现了网上办理事项信息、公众申请信息及业务办件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
二、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简政放权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潍坊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细化和落地,坚持问题导向,进行自我创新,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在简政放权“大环境”下营造出具有潍坊自身特色的“小气候”。
第一,对企业来说,企业在项目审批环节用的精力最多,但是审批流程繁杂、条件互为前置、周期过长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落地。为此,潍坊市创新实施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把项目审批整合为项目立项、供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5个模块,审批办理时限由原来的86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3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比原承诺时限提速60%以上。
第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占到项目审批80%以上的份额,在新的审批政策调整前,建设工程项目批准立项前,需要通过多个前置审批环节,潍坊市创新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按照“事先承诺、事后履诺”的模式,把项目立项前耗时较长的中介评估后置,实现中介评估与项目审批的并联运行,审批提速40%以上。
第三,随着中心城区,产业不断扩大,城市发展水平也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市区行政审批管理体制还停留在“过去时”,特别是市辖区的审批权限在许多方面存在法律空白,市區之间的权限划分并不清晰。为此,潍坊市创新实施市区“一体化”审批,对市、区间职责交叉事项作了梳理,明确了集体建设用地审核、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等21个市、区部门的110项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市区职责边界。以“市区一体审批”为原则,简化市区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凡区级能独立审批的,市级一律不得以把关、备案等方式形成二级审批;凡市级能直接审批的,一律不得以让区级初审、提报等方式形成二级审批;对确需市区两级审批的事项,采取委托代办、派人办理等方式,实行“一口受理、内部流转、一级审批”。
第四,群众到审批部门申请办理事项时,经常遇到被否定的问题但是原因却无从查找。这是因为部门为了规避责任,存在一定的权力“任性”行为。潍坊市创新实施行政审批否定报备制,配套制定实施细则,对申请人提出的许可申请,依法做出不予受理或不予许可决定的,要求审批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以规范文书向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进行备案,存在争议的,由政务服务办在3个工作日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否定事项进行复核。
第五,当前,有的部门还是把工作的重心向审批环节倾斜,在监管环节用的精力少,特别是某些领域,监管牵扯到很多部门,部门间由于缺乏牵头部门的整体协调,难以形成监管的全力。潍坊市按照“转理念、建机制、强监督、推典型”的思路,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集中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潍坊安丘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监管模式,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两导三动”的推进机制,牢固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检测“三道防线”,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无缝覆盖的安全监管体系。
三、对未来继续简政放权改革的探讨
推进简政放权,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从行政许可的事项管理、流程、服务、受理场所、监督检查等方面,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审批效率。继续做好上级取消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细化事项承接落实工作流程,强化部门联动机制,落实部门主体责任,督导有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开展业务培训、强化事后监督,为基层承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落实到位。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健全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告知、投诉等环节的标准、条件、权责、时限等制度规范,依法依规后置、并联、压减审批环节,再造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的实施,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整合监管资源为基础,以强化信用监管为核心,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全面打造标准化、智能化、多元化事中事后监管新体系,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加快开发建设“智慧监管”信息化系统,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等部门的监管对象信息,建立多元主体、多源信息集合的基础数据库,为大数据监管提供支撑。开发建设综合监管平台,通过向其他监管部门实时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实现“审批许可对接、登记监管联动”,有效解决“先照后证”改革后,后续监管缺位的问题。启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及监管系统建设,通过“一库三平台”建设,对企业信用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市场主体“全科档案”,实现职能部门信息互通、资源互用、工作互动。
三是加强政务服务精准化、便利化建设。以“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继续清理各类证明、盖章类材料,精简办事環节,再造服务流程。编制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通过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公布,主动让群众知晓,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加快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平台改造升级,加强移动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开发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事项的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N].中国日报,2014-3-5.
[2] 孙彩虹.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与简政放权的辩证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5.
[3] 艾琳,王刚,张卫清.由集中审批到集成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13.4.
【作者简介】
逯 萍(1976.1-),汉族,山东惠民人,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