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星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云南 昆明 550003)
某直流输电工程为南方电网公司第2条800 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其主要作用是把某大型水电站生产的清洁电能输送到广东负荷中心。该工程额定输送容量5 000 MW,电压为±800 kV,线路全长1 413.96 km,工程两端换流站采用每极2组12脉动阀组串接结构换流器,光直接触发技术。该工程于2011-12-02开工建设,2015-05-30全部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工程两端换流站设备国产化率均超过60 %。该工程的投产,对减少大气污染、缓解云南水电弃水、优化东西部电力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该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较高,运行方式多样,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天气、过电压、设备老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单极闭锁因素较多。
下面对该工程送端某换流站在2016年4月发生的一起单极闭锁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录波分析和试验测试等方式,查找单极闭锁的根本原因,并开展针对性的硬件批次更换和保护软件升级。后续的生产运行实践表明,实施的改进措施切实有效。
2016-04-05,该直流换流站极I高端阀组组控系统1屏内F312空开跳闸,组控系统1控制主机产生ESOF(紧急停运)信号,并通过控制总线送出“合BPS开关”命令信号至极I高端阀组保护。极I高端阀组保护82BPS保护Ⅱ段动作。极Ⅰ双阀组由运行转为闭锁状态。闭锁前直流功率为1 840 MW,闭锁后直流功率无损失,2套安稳系统均正确启动。
在800 kV直流换流站控制保护中,直流保护系统分为极保护和阀组保护系统,均采用2套保护同时工作、并列运行的方式,任意一套保护动作均出口跳闸。保护装置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TDC数字多微机处理系统,其直流保护系统包括极级换流器保护、阀组级换流器保护、直流母线保护、直流线路保护、直流滤波器保护等。
旁路开关保护属于阀组级换流器保护,其保护定值和出口时间如表1所示。
表1 旁路开关(82BPS)保护定值
由录波分析可知,在极Ⅰ高端阀组控制系统发出BPS(By Pass Switch,合旁路开关)合闸命令后,500 ms内IdBPS确实小于0.07 p.u.,IdCH大于0.09 p.u.,旁路开关2段保护正确动作闭锁极I组。
在旁路开关保护2段动作后,旁路开关的合闸状态仍保持为0,旁路开关在阀组控制发出合闸命令后并未真正合上,现场检查旁路开关确在分位。对保护回路检查分析发现,在F312空开跳开后,LFM逻辑功能模块失去工作电源,经LFM逻辑模块出口的旁路开关合闸命令无法送至开关本体。
综上所述,阀组控制系统在发出BPS合闸命令后,激活BPS保护2段功能。旁路开关因LFM模块失电而无法合闸,所有保护动作判据均满足,2套阀组保护动作闭锁极I双阀组,保护正确动作。
根据极I高端阀组故障录波信息分析,极I高端阀组控制系统1的COL电源故障,随后极I高端阀组控制系统1发出ESOF信号。
由录波可知,极Ⅰ高端组控系统1发出了ESOF信号(该信号脉冲持续时间为2 ms),而系统2并未发出ESOF信号。对照SER信息查找SIMATIC TDC程序,发现该信号来自于组控监视功能。分析阀组ESOF逻辑,发现此组控监视跳闸逻辑将启动旁路开关合闸命令。
进一步分析控制保护程序可知,以下3种故障可能导致组控监视跳闸逻辑发出ESOF:
(1) Tapchanger Monitoring Trip,即分接头监视功能跳闸;
(2) Firing Angle Monitoring,即触发角监视功能跳闸;
(3) Group DC Prot 1 and 2 not ok,即阀组保护系统1和2均故障。
根据SER事件和故障录波信息分析得知:跳闸前后未发现与换流变分接开关监视故障相关信号,现场核查换流变分接头均在正常档位,且极1双阀组触发角无明显变化。因此,排除前2种故障情况引发ESOF的可能性。针对第3种故障情况。由直流24 V电源接线(见图1)可知:阀组保护系统1,2的故障信号由组控系统对2套阀组保护故障状态监视所产生;阀组保护系统开入到组控系统的接点,其24 V正电由组控系统中的-F311直流空开供电。一旦2套阀组保护同时故障或K205,K206光耦接点因其他原因同时断开,组控系统将判断为2套阀组保护系统均不可用,从而执行阀组监视跳闸逻辑,启动阀组ESOF顺序。
现场检查发现极I高端组控系统1屏柜内的COL/LFM模块电源空开F312跳开。F312空开与F311空开均接至同一直流24 V母线。运行过程中,F312空开所带的COL,LFM模块内部有可能发生瞬时性短路故障,24 V母线电压瞬时跌落,2套阀组保护Release信号接点断开,导致阀组控制系统1判断无阀组保护运行,发ESOF信号。
根据阀组控制的ESOF顺序逻辑,阀组ESOF过程将启动旁路开关合闸请求。在阀组控制系统1发出ESOF信号时,阀组控制系统1的旁路开关合闸命令也同时发出。
图1 直流24 V电源接线
因此得出初步结论:极I组控系统在运行中,因F312空开所带的COL,LFM模块发生瞬时性短路故障并跳开,组控系统1判断无阀组保护运行,发ESOF信号,同时发出合旁路开关命令。旁路开关因LFM模块失电而无法合闸,保护动作闭锁极I双阀组。极I高端阀组保护旁路开关保护2段正确动作,现场安稳系统正确启动。
为进一步确认空开跳闸原因,开展了F312开关试验和分析。F312空开为菲尼克斯公司的产品,其异常跳闸原因可能是空开本身或其所带的COL/LFM模块故障。因此,将该站极I组系统F312空开及COL/LFM模块在南方电网特高压直流重点实验室开展实验测试,测试F312空开及COL/LFM的绝缘性能和工作特性。
3.1.1 空开绝缘性能测试
(1) 测试方法:检查F312空开和正常空开的绝缘电阻,用摇表测试输入信号端对地、输出信号端对地的绝缘性能。
(2) 测试过程:用摇表测试F312空开和正常空开的绝缘电阻,阻值均大于500 MΩ,绝缘性能良好。
3.1.2 空开跳闸特性曲线测试
(1) 测试方法:测试回路如图2所示,用可变电阻模拟负载电路,利用可变电阻改变流过空开的电流进行实验,记录不同电流对应的跳闸时间,绘制空开的跳闸特性曲线。
图2 F312空开测试接线
(2)测试过程:在2次不同温度环境下测得的2个F312跳闸特性曲线,如图3,4所示。
图 3 F312空开实验所得跳闸特性曲线(常温26 ℃)
图4 F312空开实验所得跳闸特性曲线(恒温55 ℃)
从图3,4可知,“常温”(26 ℃)和“环境温度55 ℃”的实验所得曲线均落在出厂跳闸特性曲线内,符合菲尼克斯公司TM系列空开的正常工作特性。
COL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监视2套冗余组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实行系统切换。LFM模块为“2取1”逻辑功能模块,可使成为主系统的阀组控制系统信号有效,禁止备用系统的信号出口。
(1) 测试方法:拆开COL模块和LFM模块外壳,检查背板总线、模块电路板是否存在明显故障点;搭建COL模块和LFM模块功能测试电路,分别对开入信号加24 V电压置1,观察状态显示灯,在开出信号接开出继电器(有显示灯显示分合状态),逐一检验模块输入通道是否正常。
(2) 测试过程:
① 检查COL,LFM模块的背部总线、电路板正反面,肉眼观察未发现明显的故障点,亦未闻到烧焦味,初步推断该模块没发生永久性短路故障。
② 测试COL开入开出通道是否正常,开入信号端有:PS OK,HW OK,SW OK,VBE OK;在COL面板上的状态显示灯有:PS OK灯、HW OK灯、SW OK灯、VBE OK灯、MOD灯、MAN灯、SYS STAT、ACTIVE灯;开出信号端有:NO ESOF,SYS OK,System Active,System Passive。
按COL,LFM模块的电源回路连接图连接模块、开出继电器、电源等。
对开入信号进行外部置位,观察COL模块指示灯状态和开出继电器状态。由测试整体评价可知,COL模块开入开出通道均正常。
③ 测试COL切换主用/备用双向切换功能是否正常,切换结果是否正确。由测试整体切换结果可知,COL主从系统切换结果均正确。
④ LFM模块逻辑较为简单,且没有指示灯,因此只需进行功能校验。由测试可知,LFM通道选择结果均正确,“2取1”功能正常。
⑤ 空开带模块长时间运行测试。
测试方法:接线如图5所示,图中2个COL共用1个模块供电的输入端,信号输入端分开,设置2个电压测点u1,u2以及4个电流测点,,,。
图5 回路设置的电压电流测点
以LFM,COL和光耦继电器模拟现场负载情况(0.5 A),回路长时间连续运行,通过示波器监视各电压电流测点的变化。当该站F312空开跳开时,由u2下降沿触发录波,同时记录各测点的波形。
测试过程:经过62 h的长时间运行,F312空开出现跳闸,F312备品空开没有跳闸。查看故障时刻触发的录波,从T0到T2时刻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该站F312空开跳开时刻的电流电压变化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由于该站F312空开流入流出电流,有突变(0.56 A→37.5 A),而没有突变,可以定位故障点在与之间的支路1、支路2或支路3中。因支路3的F312备品空开没有跳开,可以排除支路3(正常COL的信号输入支路)出现故障点。因没有出现突变,判定为非接地故障。因此,可判定为支路1或支路2内部某一时刻出现故障点,导致24 V直流电压跌落。
综上所述,判定故障原因为屏柜内设备长时间运行后,支路1或支路2内部出现短路故障点,回路出现大电流而拉低电源电压,然后大电流导致该站F312空开跳闸。这与现场情况一致。因此,路故障点位置在支路1或支路2内部。
(1) 空开绝缘测试、跳闸特性曲线测试、长时热特性测试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站F312空开正常。
(2) 通过实验测试,该站COL/LFM模块的外观、通道、功能均正常。
(3) 空开带模块长时间运行测试出现电压瞬时跌落和F312空开跳开现象,与现场情况一致,可锁定支路1或支路2内部出现短路故障点(非接地故障),初步怀疑COL模块或光耦存在故障。
(4) 通过联系设备厂家并根据COL模块详细电路图,并借助外部专业检测力量,对故障COL模块开展了元件级专业测试。最终查明了故障为COL模块板卡制造工艺问题,在长期运行中特别是环境湿度较高时,该模块板卡内部分虚焊点出现短路所致。
(5) 出现短路故障后,回路出现大电流而拉低电源电压,然后大电流导致F312空开跳闸。在F312开关跳闸过程中,DC 24 V电源电压出现短时波动(约2 ms),此时2套阀组保护Release信号接点断开,导致组控系统判断无阀组保护运行,发ESOF信号跳闸。
4.2.1 硬件方面
由于最终确定为该直流双端换流站的COL模块制造工艺批次性问题,以此提出了针对性反措。厂家根据最新工艺生产了新批次的COL模块,并在2017年1月该直流综合停电期间对两端换流站COL模块进行了全部更换。模块更换至今运行状况良好。
4.2.2 软件方面
为增加保护可靠性,将控制系统收到的2套保护不OK信号增加软件抗干扰措施(软件增加6 ms防抖逻辑),躲过信号电源短时扰动过程,消除直流闭锁风险。软件升级工作已经在2017年1月该直流综合停电期间完成。软件修改示意如图6所示。
介绍了某直流换流站极Ⅰ单极闭锁事件的过程,分析了相关保护正确动作的情况。针对故障的COL/LFM模块进行测试,并通过补充试验论证等方式查找了闭锁的根本原因。针对故障原因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现场成功实施。实施后的设备运行状况表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该直流换流站的运行稳定性。
图6 控制保护系统软件修改示意
参考文献:
1 赵婉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 张鹏望,李 浩.±800 kV普侨直流一起直流线路故障导致直流闭锁原因分析[J].高压电器,2015,51(4):194-196.
3 周佩朋,项祖涛.西北750 kV电网合空变导致青藏直流闭锁故障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0):129-133.
4 邵 震,袁 鹏.云广特高压直流一起双极三阀组相继闭锁分析[J].电力建设,2011,32(6):31-33.
5 徐 松.±800 kV楚穗直流双极平衡运行方式下单极闭锁时接地极过电压分析[J].电力技术,2013,23(6):23-24.
6 陈亦平,陈 磊,叶 骏,等.云广直流孤岛运行“5·26”双极闭锁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8):129-133.
7 余荣兴,刘茂涛.云广特高压孤岛运行方式下单极闭锁性能试验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