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省高等院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8-05-24 01:00姜菁菁
山东化工 2018年9期
关键词:贵州大学梯队贵州省

姜菁菁,石 维,叶 芬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1 贵州省高校科技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州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比较重视,连续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全民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但总体来说,贵州省科技水平发展总体较低,据《贵州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自2006年以来,贵州省科技发展力排名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12年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西藏。

普通高校作为科技主体,具有人才资源集中和平台完备等特点,担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任务,同时也是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学术交流等的主要平台。因此,可以说作为科技发展的主力军,贵州省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贵州省的综合科技水平。而从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来看,贵州省高校总体的科研实力较弱。在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评选中,贵州省仅有贵州大学的农药学入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共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贵州省高校的科技实力相对落后,而省内高校的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均衡。科技创新指数(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ex简称STII)常用来衡量省内各高校的科技水平,如图1所示,贵州省内平均水平为21.3%,贵州大学以92.87%的科技创新指数遥遥领先。可将省内17所高等院校分为三个梯队据,第一梯队科技创新指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为科技创新指数排名的前四名,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和遵义医学院,第一梯队科研经费充足,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较好,具有较高的创新绩效;第二梯队10 %

图1 2014年贵州省高校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序[1]

2 贵州省科技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影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2],包括科研基础设施、科技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人才资源等诸多因素。科技评价体系作为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资源配置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目前,贵州省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单一,缺乏大学的个性特色。

为鼓励科技创新,贵州省高校均对教师科研业务制定了量化考核指标和奖励。调查发现,考核范围和奖励对象通常包括科学技术奖、论文论著、专利、科研立项四大板块,以贵州大学为例列举部分奖励条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则学校按1:3的比例配套奖励;发表学术专著15万字以上,每部奖励1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每项奖励0.5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每人奖励1.0万元。从贵州大学的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可以看出,对科技发展起很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可研报告等并未纳入奖励范畴。特别地,在论文奖励中,将论文按影响因子分级奖励:以贵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公开发表的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按影响因子进行奖励。影响因子5.0以上(含5.0)的论文,每篇奖励0.6万元;影响因子2.0~5.0(含2.0)的论文,每篇奖励0.4万元;影响因子2.0以下的论文,每篇奖励0.2万元。

近年来,唯“SCI”论、唯影响因子论的弊端已被很多人认识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谈到:“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对人们如何评价知识与学问产生了可怕的影响,导致对知识评估的扭曲。影响因子的高低对知识含金量并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影响因子是数十年前图书管理员为了决定其所在机构应该订阅哪些期刊而设立的,其目的从来不是为了衡量知识价值。“然而现实是,国内很多高校仍然采用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可以说,贵州大学的科技评价机制代表了贵州大多数高校的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向。这种科技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单一化会导致科技产出单一化,导致科技从业人员功利化,不利于营造潜心钻研、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科研氛围。

3 对贵州省科技评价改革的建议

3.1 明确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多元化

当前,在科技创新的转型时期,亟需重新定位SCI、SSCI、EI等引文数据库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在立项评审、成果鉴定等评价过程中正确运用其参考作用,不唯“SCI”论和影响因子论;改变只以论文、项目等论英雄的考评机制,注重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对地方发展的服务作用,将科普活动、科技服务等纳入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鼓励科技工作者探索与科学社团组织、新闻媒体、社区机构、企业以及包括大学在内的其他传播媒介,开展连锁互动。

3.2 结合高校科技发展梯队水平,遴选典型,制定个性化方案

贵州省17所高校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办学定位和特色有较大差异,不能搞“一刀切”的科技改革方案。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和发展阶段,在三个梯队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院校作为改革试点。例如,第一梯队以贵州大学作为试点,贵州大学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科技投入/产出、创新绩效均居全省高校首位,拥有较多科技工作者,为科技评价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条件和多样化的实施对象。第二梯队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代表,贵阳中医学院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和发展速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较强代表性。第三梯队可以选择铜仁学院为代表,铜仁学院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处于科技创新的起步阶段,在评价体制改革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一定的后发优势,改革方案的实施相对阻力较小。通过各梯队代表性院校的遴选,选择三个代表性院校作为试点。试点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办学定位,制定个性化改革方案,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推进。

3.3 以人为本,建立分类制度,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人是科技活动的主体和基础。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尤其不能忽视“人”的因素。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尊重科技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避免在科技评价中急功近利,将人的价值完全以科技成果量化衡量,给中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空间,并对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层次的人才实施分层次评价制度,建立面向团队的考核制度,鼓励原始创新,为科技人员营造潜心治学的科研氛围[3]。

3.4 实行多级同行评议制度,提高科技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同行评议的本质就是解决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等)进行分配以得到最大科技产出[4]。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日本学术振兴会,以及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内的等许多国家都将同行评议作为评估科技成果的主要手段[5]。在贵州省推行同行评议制度,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专家遴选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同行评议专家数据库。目前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厅等自科、社科项目的评审已建立网上专家评审平台,但评审专家还没有进行电子化评审制度。专家遴选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学历、职称和学科结构,专家数据库的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贵州大学高职称以上人员1700余人,地方院校的高学历科研工作者相对数量较少,以铜仁学院为例,铜仁学院2014年底高职称以上人员300余人,因此,地方院校需要将专家范围扩大到地方院校所在的地市,将知识产权局和企业科技专家囊括在专家数据库内,建立专家标签,包括学历、职称、地域、学科、行业等,其中学科标签需要根据学科分类表建立多级学科标签。

4 结语

贵州省高校科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科技评价体系存在评价指标单一化等问题。深化改革科技评价体系,可以发挥科技评价对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调动科技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创造性。为此,需要从成果多元化、贡献导向、注重人才等多方面探索,进行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推动贵州省科技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志娟.贵州省与部分省份科技水平的比较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学院,2011.

[2]杜德斌,李鹏飞,王俊松,等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16-19.

[3]郭碧坚,韩 宇.同行评议制:方法,理论,功能,指标[J].科学学研究,1994,12(3):63-73.

[4]陈晓清,詹启伟,姜 田.关于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3-25.

猜你喜欢
贵州大学梯队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贵州大学 喀斯特区耕地地力提升与培育团队 王小利 课题组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百年贵大生生不息
龙腾东方航空情 战鹰守护中国梦——9·3大阅兵空中梯队巡礼(下)
龙腾东方航空情 战鹰守护中国梦——9·3大阅兵空中梯队巡礼(上)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