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赵振华 陈厌聆 唐煦非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婷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信息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村民增收步伐。
“用一亩土地入股,租金每年800元,在这里上班一年收入有一两万元,再也不用外出务工了。”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宋旗镇创新村的食用菌大棚里,村民严琼林一脸笑意,他旁边的木架上,菌包上长满饱满的香菇,清香扑鼻。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创新村以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农户参与,公司入驻,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党群抱团、村企联姻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2012年,宋旗镇创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仕荣从浙江引进技术,组织12户村民成立合作社种植香菇。由于技术不成熟,资金困难,多数人到第二年就陆续打起“退堂鼓”。最少的时候,合作社仅剩下3户人家,村党支部委员叶文华家就是其中一户。
“种香菇很累,经常晚上两三点起来采菇,遇到市场不好的时候,利润低,当时真的想放弃。可一旦放弃,前面做的工作就白费了,如果我这个党员都退缩,哪个还敢跟着做?”叶文华告诉记者,自己和王仕荣都很看好这个产业,经常盘算着如果香菇产业能做成功,全村人都可以种植,脱贫就不是问题。
“我这个人很直,认死理,想着只要肯琢磨,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王仕荣说,自己找到宋旗镇党委,请求给予技术支持,镇党委立即选派农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香菇种植。同时,村党支部通过互联网,严密关注市场需求,提前打通销售渠道。在大家的努力下,2013年,合作社实现创收16.8万元,社员们信心大振,也让很多村民看到了希望。
“只要肯吃苦,种香菇还是能挣钱的,你看现在王丽家都开起小车咯。”村民口中的王丽家原本是在家务农的村民,看到香菇产业的发展前景后加入了村合作社,建起20个大棚种香菇,短短几年就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到了2015年,创新村香菇大棚发展到60个,每天可为当地村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2016年,创新村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打造香菇种植基地,吸纳周边农民以土地入股,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带动村民创业致富,走出“资源活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的农村发展路。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2016年,创新村党支部积极向区、镇相关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在全区率先进行“三权促三变”改革,注册成立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仕荣任副总经理,负责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协调公司发展与村民利益之间的矛盾,说服农户用土地入股,参与分红、享受租金,这样既可以自种菌棒卖给合作社,又可以优先到公司就业,实现双赢。
“王支书是党员,我们愿意跟着他干!”村民李正琼说,以前外出务工,虽然工资还行,但每次家里老人打电话说生病了,心里只能干着急。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天八九十元工资,工作8小时,比到城里打工强。
目前,聚福菌公司除按每年每亩960元保底土地入股分红给村民外,还以年产1000万菌棒的保底产量,按每棒0.03元的利润分红给村集体,村集体再按照“333制”原则进行再次分配,即三分之一分给全村66户179位贫困人口、三分之一分给合作社社员、三分之一留作村集体资金,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对于无劳动力、无土地的贫困户,支部动员其将“特惠贷”资金共65万元入股合作社,每户每年保底分红3000元;园区提供300余个工作岗位,优先使用周边村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月平均工资3000元。除日常管护外,每个种植点可在菌包搬运、采摘、分拣等环节,临时就地解决了30余人就业,每人日工资100元左右。现在,创新村食用菌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资源入股、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红利普惠”的利益共享格局,通过党组织引领农村合作社发展,带领农民规范生产、抱团经营,农民走上“不出劳力,坐地分红;投工投劳,多次分红”的致富路。
“固定工加临时工有300余人,村里大多数贫困群众都在这里务工,土地入股的100余户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贫困户。”王仕荣欣慰地说,创新村现在已经成为安顺市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今年又吸引了一批村民返乡就业。
创新村的香菇产业发展模式是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农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产业脱贫的一个典型。
周边村看到创新村种植香菇带来的“甜头”,纷纷组织村民前来学习种植技术,用自家土地建大棚,种香菇,再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发动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保底分红并参与种植,动员种植项目用地涉及到的农户用土地入股。
2016年11月,安顺市幺铺镇三合村村支“两委”动员村里26名闲置在家的妇女搭建起3个香菇种植大棚。一个月后,香菇丰收,除掉成本,3个大棚15000个菌棒获利15000元。2017年6月,村里的5户贫困户主动要求入股香菇种植合作社……如今,三合村香菇大棚已发展到27个,菌棒13万余个,被贵州省妇联授予“贵州省巾帼示范基地”称号,带动更多妇女就业。
香菇产业见效快,可持续优势明显。2017年,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300万元,设立食用菌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000万元,支持13个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2元,同比增长10%。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展食用菌大棚2000个,带动800户贫困户1800人稳定脱贫。同时,还为安顺各县(区)提供菌棒生产、技术指导及产品保底回收等服务。
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合作社作为支部联系和服务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坚持党管合作社,发展壮大合作社,将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信息等环节村组“统”不了、政府“包”不了、农民“办”不了的问题,加快村民增收、同步小康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