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18-05-23 11:59何建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禹责任感意识

何建新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具有责任感才能独立于社会,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真正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感知社会责任

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然而,有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认为历史是死的,只有通过讲解才能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因而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人的责任感需要凭借自身的感悟逐步形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从而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教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就可以进行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强化。首先,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大禹,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你对大禹的做法认可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给出了各种答案。在此基础上继续讨论:大禹这种行为是选择了大家而舍弃了小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就一定要有某种牺牲吗?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利用问题反复强化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在承担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必要的牺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创设历史情境,增强社会责任感体验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在个人对国家和社会,以及集体等所负责任的信念和认识。然而,这样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九一八事变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首先,给学生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曲调激昂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抵抗的激情。接着,利用电影视频片段展示侵略者的到来让东北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关内。这样的教学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最后,让学生根据电影情节来谈谈责任感的培养,从而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三、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当今社会,有些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对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而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与感恩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例如,在学习“重庆谈判”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重庆谈判》,让学生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谈判。在认真观看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明白了中共代表团此行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感恩教育,让学生们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起了学习的信心。

四、以史为鉴,进行忧患意识教育

我国古代先贤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加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倍受关爱。这样,就让一些学生养成了经不起挫折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更谈不上具有家国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史时就引导学生对每个朝代的更迭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可以得出:凡是能励精图治的帝王都能使其统治下的王朝出现兴盛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忧患意识,所以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励精图治、奋发向上,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中,如果我们缺乏忧患意识,就难以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总之,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感悟与体验。学生有了这样的感悟与体验,就可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本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目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负责,并且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人。

猜你喜欢
大禹责任感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小大禹”来治水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