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龙 任艳丽
家庭与学校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家校合作现存的种种问题,如何优化传统家校合作方式,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重点思考的课题。
家庭与学校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责任不明确、配合不协调,家校合作层次低,缺乏双向交流,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必须树立家校合作的新观念,办好合作新平台,开拓合作新渠道,注入合作新内容,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现存问题
缺少正式的组织与机构。据初步统计,大部分家长和教师并不能确定身边有没有高校家校合作组织。调查显示,不知道有高校家校合作组织或机构的家长近半数,这意味着,在高校家校合作组织方面,学校仍旧十分匮乏。有效组织的协调与沟通并未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作间形成,需要进一步为家长和教师普及高校家校合作组织的相关知识。
高校家校合作趋于单向化。作为一项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高校家校合作的前提一定是双方的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犯错误时才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占比五成。这意味着,高校家校合作往往是发生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家长和教师才临时结成联盟,教师通常借助“传唤”的方式,要求家长到校协助教育学生。从另一角度讲,在高校家校合作活动实践中,以学校为源头的信息向家庭单向流去,这就出现了“交流”被“灌输”取代、“沟通”被“传达”取代的局面,难以形成家长和教师真正的双向交流。
沟通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电话和微信联系。对家长来说,在与教师沟通时,近半数的家长分别通过电话和微信等通讯手段与管理学生工作的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层面,在与家长沟通时,分别有三成的教师通过电话联系、网络视频等新型家访模式进行交流。由此可见,高校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存在着途径过于单调、形式过于单一等不足,这对于教师和家长间的合作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发掘更多形式或借助多种活动方式进行交流。
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导致家庭教育无力。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须由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共同来完成。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关心和配合,而家长教育子女又需要学校给与一定的帮助与指导。在上述三者之间,最不容易落实的一环,就是家庭教育。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家庭教育实施起来没有统一的计划和教材。
实际教育工程中,部分家长的文化修养很高,但对家庭教育却无从下手;部分家长自身修养和文化素养不高,因种种原因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甚至放纵学生的错误行为,致使这些家庭的教育功能无法正常发挥;部分家庭仍旧使用“高压”政策,不重视家长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良好的民主氛围,只允许家长管教、惩罚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孩子的个性被压抑,潜能不能很好的开发;部分家长过度纵容,不加管束,致使学生不能按照健康方式成长成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缺少理解,因而对家庭教育缺乏自觉性和针对性,学生出现了问题便是惊慌失措,家庭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家校合作科学理念的探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优势互补,实际教育效果更加理想。为了取得實际的教育效果,必须更新家校合作的科学理念,以科学理念指导较小合作的实践探索。
构建合作教育理念。如果将大学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家庭、学校、社会在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三者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形成发展合力,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传统认知理念根深蒂固影响使得学生家长往往缺乏高等教育深入认识,同时大学教育参与意识并不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与高等教育是自身权利与义务。高等教育往往缺乏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封闭式办学方式不利于开展家校合作,特别是部分高校管理工作人员与高校学生家长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层次不齐的现象,再加上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使家校合作意识逐步弱化,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高校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逐步强化合作理念,高校教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需要发挥指导者和组织者作用,注重与家长之间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学校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鼓励学生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转变传统家长理念以及家长角色,强化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效关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突出高校教育服务理念。高校在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基础建设工作,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为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为了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高校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组织保障工作机制,考虑到高校家校合作状态较为松散,存在着非常大的随意性,在专门组织指导以及专门组织规划方面存在着不完善,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持久性组织,为家校合作连续性以及规范性提供保障。学生工作队伍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考核标准以及聘用工作制度,吸收高素质教育者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高水平辅导员工作队伍。高校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合作工作理念以及合作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以及政治素质。
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实践探索
高校要树立合作新观念,要信任家长,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家长方面,要抛弃完全依赖学校教育的心理,担负起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来,与学校教育达成共识。学校可以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办公室,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探索家校合作的新内容。
优化传统家校合作方式
开好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形式,要开好家长会,需要在平时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学生工作者可以先把学生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记录下来,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要综合反映学生的各个方面,不要将关注点完全聚焦于成绩。要让家长与教师处于平等的位置,多让家长参与发言,要相信他们能帮助高校教育学生,帮助高校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要认真分析家长不同的社会角色,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沟通语言和沟通方法。对家长要一视同仁,不能出现区分对待。
改进家访。教师对家访首先要在观念上改变,不要只是告状,更多的是要跟家长谈学生的优点、谈学生的潜力、谈学生近阶段的进步,与家长共同为学生设计发展方向。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平时的细心观察,发现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家访除了针对问题学生以外,也要对优等生进行家访,与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经验,着重于了解家庭教育的科学方式与方法。
丰富家校互动活动。要主动吸引家长关注、参与学校工作活动。比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优秀学子表彰体等活动,邀请家长深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听课,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这些大大互动活动大大有利于家长对学生以及学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主动访校的家长要热情接待,要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要真心理解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爱。
采用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
建立多样性联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渠道,为家校合作架起了新的桥梁。微信、QQ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社交平台,创建班级QQ群和微信群,教师与家长可以直接进行交流,学生工作者还可以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糟彩瞬間以抓拍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家长查看、评论和分享。
与家长多样性的书面交流沟通,具有针对性强、反映问题及时全面的优点。书面联系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关于学校的一些重要举措,可以通过发放“家长告知书”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沟通,以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落实家委会制度。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为家校沟通与合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机制。家委会制度是可以年级为单位,也可以专业为单位,由家长自愿报名,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在报名者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人来直接参与家校的沟通与合作。 家委会代表全体家长直接与学校对话,其他家长可以通过他们向学校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间接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家委会制度为学校和家长间搭起一座沟通平台。家委会通过把众多家长的意见、信息整理分析后,与学生工作人员交流,可以节约单个沟通所耗费的时间,使学校和学工人员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就家长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家委会对学校教育有知情权,可以有效地监督学校办学和学生管理。
提高网络家长学校效能。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提高网络家长学校的效能。学校要加强对网络家长学校的行政领导和专业指导:建立健全的学习制度,拓宽学习内容,注意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要聘请教育专家、名师、家长甚至学生作为主讲人,介绍家庭教育理论和经验,要鼓励和引导家长通过网络学习等方式关注、研究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创设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平台。高校学生的家长往往在对子女个性的了解、教育方法的运用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定期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可以提升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意识,也有利于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教育的要求,增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减少日常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阻力,从而培养“学习型家长”、“反思型家长、“智慧型家长。”
对个别家长及家长团队进行心理辅导。特殊孩子家庭承受着经济与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如何让家长从孩子带来的阴霾中走出来?这是高校家校合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可在校园媒体上开设“家长心语”等专栏,由学校专职心理健康老师通过网络或面谈等形式为学生家长做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对个别有心理困扰的家长继续做系列的心理咨询,帮助其理清思路,提高其克服困难的信心,有效地帮助家长解开心结,积极面对现实,寻找正确解决办法,积极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同时,进行家长团队的心理辅导,定期开设家长团队心理辅导课。帮助他们拜托孤军奋战的无力感,得到来至学校和其他庭的支持与帮助,在困难面前齐心协力,共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