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华
企业创新确是近年中国最抢眼的发展议题。中国政府鼓励创新的力度、中国市场追逐创新的强度,中国媒体讨论创新的热度,中国学界研究创新的深度都可谓空前。当下中国市场企业创新之常态究竟如何?
以全球企业创新为背景,声誉研究所于2016年第二季度对中国大陆市场知名度较高的160家大型中外企业进行了一次大范围数据采样和深度调研,从中节选出声誉景气度最高的100家企业作为2016中国最佳声誉创新企业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认识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导向和结构出发,我们依据企业创新声誉评测模型对取样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市场企业创新总体上处于世界的中级水平。
首先,我们发现中国市场最佳声誉创新百强的总体景气度低于其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水平;其中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指数普遍低于其在发达市场的水平——说明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基本格局没有突破发展中国家的局限,即驱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性资源主要还是来源于外部。这让中国市场的企业创新,无论中资或外资都本能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依赖性或从属性;且突出反映在企业创新的导向和结构上:中资创新基本是模仿性产物,缺乏自创性、自源性;而外资則基本是母公司脱胎产物,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在地持续创新(continuous innovation at endlocation)孱弱,不独立亦不完善。
第二,按照进入百强的中国创新企业来考量,数量上外资占据九成以上,且仅美资即为数过半,形成压倒性优势;而在创新指数上,外资甚至低于中资——说明外资是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主力,但数量庞大而发力不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外资的核心创新功能没有设立在中国,创新成果也通常只是一部分沿着内部功能联动和外部产业链合作传递、转化到中国市场;在中国发售的产品线不全,世界热门产品的发售通常晚于其它市场,创新成果最终惠泽中国消费群体的时间被推迟。二是面对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为保障和强化在地诉求,外资在中国的持续创新建设上投入不足、进展缓慢、效用不佳。不过,国别表现略有差异。美资相对积极、主动,尤其科技企业;其次为欧资;而日资最为保守、迟缓。
第三,至今世界企业创新舞台上鲜有中资身影;而在中国本土市场也仅阿里巴巴、华为为首的7家中资亮相——说明中资整体的创新水平依旧偏低,基础依旧薄弱。如果承认创新同样是中资成功的不二法门,这7家中资的创新路径便非常值得关注——他们都具有向国际标杆企业模仿与学习的超强能力,加之都善于采取更为符合国情发展的非凡策略——这说明到目前为止中资胜出的法宝是以“拿来主义”起家,以“改良主义”立足的。前者是实现企业简洁、迅速而低成本的成长秘方;后者则是他们市场竞争之利器,尤其针对他们学习和追赶的国际标杆企业。不过,作为追随者的中资,一旦失去样板很可能就陷入迷航。明显的例子有近年备受指责的巨无霸百度;因创新指数薄弱,成为唯一未入本榜的BAT企业。当下陷入迷茫的也包括进入本榜单的华为与未入榜的联想。拿来主义考量的是模仿与学习能力,改良主义考量的是实效和优化能力,而更高层面的革新考量的则是独辟蹊径、别具一格的创造力。对于中资来说,缺乏时间积累与积淀恐难完成高难度的创新进阶。
第四,作为世界最大和成长性最强的生产加消费的双峰市场,中国市场最佳声誉创新百强的总体景气度本应呈现高涨情势却未出现,甚至远低于世界的双谷市场(即生产与消费均发展缓慢)——外资作为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主体,理应为中国市场创新不景气承担大部分责任。我们认为,虽然不排除所谓“留一手”的保守作为和狡猾动机,但导致外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成果转化不佳、在地持续创新乏力的主要原因是决策失误。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参与者,外资中国区高管们的地位与权力、责任与能力多年来普遍存在“低配”、“错配”,实在难以胜任驾驭中国这片世界难度最高市场之重任。另外,这些高管们多患有“食洋不化”与“高高在上”的“慢性症”等,诟病多年却几无改观。外资误判与懈怠既贻误中国市场创新,也贻误自身创新,更贻误自身发展。殊不知过往10年,多少名声赫赫、优势满满的外资在高速成长的中国市场中不敌国际同行的竞争和中资的赶超,一蹶不振后而黯然退场。
最后,我们认为关于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方针政策、制度设计暴露出不少意识偏颇、情势失据等前现代认知观,不仅严重打击、限制、干扰了企业创新,也有悖公平、公开与公正的商业原则,更是背离全球化、市场化的价值取向。诸如:长期将外资视同过客而做另类处理;难道他们不是生(注册)在中国,活(生产、雇佣、销售、纳税)在中国,打(相互竞争)在中国的企业(性质相同)吗?多年以礼相待,为何不给予其创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又如将中资区分成“嫡出”的国资和“庶出”的民企,并诉诸于不同的产业与金融、政策与监管体系。难道不知道让国企失去创新动力与活力多是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给骄纵坏的吗?民企的蛮荒生长、草莽气质、投机取巧、山寨伪劣难道不与其长期市场资源遭排斥、发展空间受挤压、政策落实不到位有本质关联吗?
总之,我们特别强调中国举国体制下创新政策的施政对象应当转向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主力——外资与中资先锋企业。有道是“英雄不问出身”,只有激励他们将世界尖端创新的实践及时应用于中国市场,鼓励他们将创新成果快速受益于以本土为节点的中下游产业链,支持他们构建和强化中国市场在地持续创新能力,鞭策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为中国市场的繁荣带来普惠价值,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创新更上一层楼。同时,作为致力于实现以产业大国为基础的创新大国的伟大发展目标,中国应当努力优化驱动企业创新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和制度环境,而不是单纯依靠不可持续的廉价生产资源和特有条件下的庞大消费需求。否则,不仅优秀的世界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在地持续创新能力在中国市场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反而助长中外企业掠夺性、无序性开发等不可持续性开发行为。当下绝大多数外资在中国采取压低生产成本、抬高消费价格,从两头“剪羊毛”的做法已充分暴露中国市场政策性与结构性问题的严峻程度。
通过对中国市场最优秀的企业群体——100家中外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国公众普遍认为:
◎ 企业创新被认为是构建企业声誉的一种核心源泉:
创新让企业赢得公众的喜爱、欣赏、尊重和信任,是推动企业声誉的核心支柱之一。
◎ 企业创新指数与和企业創新模式有关:
以颠覆既有业态为发展导向的系统性创新模式普遍赢得最高的声誉:这种类型的企业创新开创了新平台,奠定了新行规,对行业和市场的贡献与影响力居前。其次有三类创新模式并列居中:致力于精工为导向的设计创新模式、科研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模式、客户为导向的品牌创新模式,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为市场创造了价值而赢得较高企业声誉。再次为生产和工艺创新模式:他们的特征是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
◎ 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主体是外资:
百强中,美资过半,欧资接近1/3,日资11家,韩资3家;中资仅7家。外资是主导中国市场企业创新的主力军。
◎ 中国市场企业创新指数处于世界中级水平:
中国市场企业创新指数为中,低于发达国家/地区优、良水平;中国外资企业创新指数低于其海外市场。
◎ 企业创新指数分国别性差异不大:
同处中级水平:中资略高,此后从高至低为欧资、美资、韩资、日资。
◎ 中国公众认为企业存在不良创新动机与作为:
外资企业创新表现远低于预期:动力不足,在地持续创新能力建设薄弱,将中国市场作为生产和销售基地的战略定位和尽可能降低和放缓关键技术转移的战略考量没有变;鉴于竞争压力不够和监管力度薄弱,外资产品售价过高、服务保障过低等不公现象普遍存在;而中资企业存在假创新之名迎合政策、骗取财政补贴、偷税漏税、垄断霸市、山寨盗版等不良行为。
背景
《2016中国最佳声誉创新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的产生是基于约请中国大陆公众针对他们认知度较高的160家中外企业,按照声誉研究所声誉测评模型(RepTrak model)所形成的网上问卷进行评价而形成的。数据采样基本覆盖了中国大陆所有地区;采样数据基本对应6个区域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参与本项目研究的每位被调查者对所评价的企业必须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且每人最多只能参与对2家企业的评价。每家企业最少获得100份有效评价。本研究于2016年2季度完成,历时2个月;随机获取的有效问卷达2万多份。
方法
1、声誉测评模型从群体认知的角度考量企业创新的三个维度(DOV):
◎ 方向(D: direction):具体体现于企业目前被公认为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并已成为行业标杆
◎ 原创(O: originality):具体体现为企业常常在行业中首创新技术、首推新产品与新服务
◎ 价值(V: value):具体体现于企业为客户、行业、市场不断创造宝贵价值
问卷要求受访者按照自己的认知对每家企业的三个维度进行打分,总分为三个维度得分的权重后之和,经过全球和国别校准和百分比处理后形成企业创新指数。
2、声誉测评模型依照企业创新一般表现形成指导性的企业创新指数五级规范:
3、声誉测评模型从群体认知的角度考量企业的PDTBM五类创新模式:
系统型创新(PI: platform innovator)
1)特征:开创新业态、奠定行业标准;
2)标志:生态、平台;
3)攻略:系统取代
设计型创新(DI: design innovator)
1)特征:优化产品品质;
2)标志:精益;
3)攻略:品质设计
技术型创新(TI:technology innovator)
1)特征: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2)标志:技术;
3)攻略:技术壁垒
品牌型创新(BI: brand innovator)
1)特征:完善行业服务、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2)标志:品牌;
3)攻略:客户关系
生产型创新 (MI:manufacturer innovator)
1)特征:提升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和产能;
2)标志:功效;
3)攻略:标准、规模
问卷要求受访者按照自己的认知对每家企业进行归类(五选一),受访者归类最高比重类即认定为该 企业模式类型。
总体:
◎ 入围百强企业覆盖11个行业;各类行业创新指数均处于中级水平
◎ 科技与零售行业创新指数最高;金融行业创新指数最低
◎ 消费行业、制造行业与科技行业企业占据创新百强近7成
◎ 外资占据创新百强9成以上
中資:
◎ 占据创新百强不到1成,仅7 家入围
◎ 仅入围科技、零售、消费、综合与金融业5个行业
◎ 入围科技行业3家,其余4个行业仅各1家入围
◎ 消费行业类的29家企业中,仅1家入围;制造行业类的20家企业无一入围
见解:
◎ 总体上,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创新被普遍看好
◎ 能进入高端创新的中资稀少,且行业分布不均;入围的7家中资被给予高度认可
◎ 作为世界制造与消费大市场,中国制造和消费两大行业的高端创新格局被认为是外资主导的,拥有中资无可比拟的优势
数量:
◎ 美资为数过半,共计52家;欧资27家、日资11家、中资7家、韩资3家
创新指数:
◎ 中外资均处于中级水平
◎ 存在国别差异:中资略高,其后依次为欧资、美资、韩资、日资
见解:
◎ 中国公众普遍认为,虽有少数中资异军突起,中资在本土市场高端企业创新的优势与地位均尚未确立
◎ 美资欧资是中国市场高端企业创新的主力军,其创新被普遍看好
◎ 日资为中国市场高端企业创新所作出的贡献不足而被诟病
总体:
◎ 五类创新模式的创新指数均处于中级水平
◎ 系统型创新模式景气度略高,其后依次为设计型、技术型、品牌型;没有生产型创新模式入围创新百强
数量:
◎ 技术型创新模式企业约占半数,共计46家;其次为品牌型,共计33家;系统型12家;设计型9家
◎ 中资多为品牌型创新模式,共计4家;有2家为技术型创新模式,1家为系统型创新模式,设计型创新模式中没有中资
见解:
◎ 系统型创新模式为数不多,也被认为比其它创新模式更优越
◎ 技术型创新模式最为普遍,而设计型创新模式相对为数最少;同处企业创新模式中端,后者被认为略持优势
◎ 品牌型创新模式较为普遍,也被认为处于其它创新模式之下
在《2016中国最佳声誉创新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榜单中,阿里巴巴公司荣登榜首。阿里巴巴的创新指数处于良好等级,远高于所处的零售行业的创新指数与系统型创新模式的景气度。为何中国公众如此认同阿里创新?阿里创新有何独到之处?阿里的创新是否可持续其中国电商帝国的霸业?
阿里的创新之路
中国公众之所以如此认同阿里巴巴的企业创新,首先是因为它是将互联网电商这一崭新的创新实践成功引进中国市场的先驱;其次,它还是根据中国国情将互联网电商模式进行了战略化修正和完善并以此击败国际竞争对手的中资企业。
成功的中国互联网电商先驱
当年中国鼎盛时期的中外B2B电商曾经超过500家。与IBM最初定义的以“供应链业务外部协同”为核心诉求的B2B电子商务行业标准相比,中资电商除了一概抄袭海外电商的技术和业务模式外,几乎没什么专业特长和高深业务管理内涵,行业准入门槛也几乎为零。但正是这些电商的涌现,才解决了当时中国市场供需情况因渠道不畅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刺激了流通,繁荣了供需市场,提振了竞争,推进了市场化机制的建设;在成功将大批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化的同时,也催生了电子商务业自身的运化与成熟。阿里巴巴是其中入市最早的、成长最快的,也是在惨烈甚至无序的竞争中踏着倒下的同行奇迹般存活下来的唯一最大的一家。
创新的伟大之处
阿里的成长史说明,全面复制国外公司的技术与模式可以让公司一步跃进行业主流,是公司初创阶段成本最低、路径最短、速度最快的成功秘诀。简言之就是拿来主义。但是,起家之后拿来主义就过时了,必须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修正主义路线;因为中国超级复杂与极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与市场主体与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几乎没有可比性。死抱国际经验而照本宣科的公司一个接一个地死掉或惨败而归,其中包括辖海外高端市场资源和经验、在海外十分成功的国际大公司。阿里2004年推出的“支付宝”堪称是中国市场电子商务史上最伟大的战略壮举。首先,支付宝建立了一条金融链。它痛快而伶俐地破解了当初中国千万家的中小企业无从体现或根本没有过往交易记录的“0信用”难题,同时也化解了中国上亿消费者由于缺乏对这些商家的“信任”而不愿购买其产品的风险,极大地刺激了供求双方的交易意愿与行动。其次,支付宝带动了一条流通链。它将中国巨大消费者人群与海量的中小企业相联通,在去渠道化和降交易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经营边界与消费者的选择与购买边界变得无限。如此一来,阿里成功地推动中国市场走出饱受流通环节的制约而商业萎靡、产销不振的大困局!
阿里创新的新难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阿里巨量的商业体量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况且其成长历程中还带有多处挥之不去的硬伤。这里我们仅从公众评论中列举几个明显议题:
消费变道:中国已然进入消费新时代。与12年前的消费结构相比,城乡居民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升级的主力军。而阿里似乎依然固守12年前的模式,致使淘寶网高档正品货不足、低档货充斥、A货横行、假货泛滥。大量消费者开始从阿里构筑的商业生态中迁徙已是不争的事实。
客户离心:全球进入相对漫长的经济下行周期,中国经济步入微利时代,中国中小企业成本压力的痛楚最为明显。可惜阿里迟迟拿不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客户共度难关;相反,依然固守既有的游戏规则,丝毫不予让利,甚至更为严苛。其实,客户流失已不是秘密。店大欺客最终还是害自己。
当局纠错: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消费者权益,净化市场秩序,提升品牌价值,挽救市场声誉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中国监管当局已不止一次公开提醒、质疑、甚至批评阿里有违法规准则。而阿里的反馈却似乎始终不以为然,甚至敢于顶风唱反调。屡屡有违公信,阿里即使功劳再高,背景再深,运作再强也难免有一天会出闪失和不测。
竞争云集:阿里的成功之道是模仿之后的改良,是凭着先入为主的战略优势成为中国电商老大。但是,由于互联网市场没有边际,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通吃;加之如今阿里技术门槛已经不高,商业模式也不断被突破,与同行竞争的总体优势已不复存在。以品类和品牌为专业基础的电商平台早已蚕食了不少阿里的市场。即使是阿里支付宝的龙头宝座也被众多银行觊觎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瓜分。电信运营商凭借信息控制优势也在跃跃欲试;而微信不光在抢阿里的客户和消费者,也在抢交易支付平台。再者,如果亚马逊等跨国电商携高端技术和国际市场的优势全力杀回中国市场,并能够俯下身段与千差万别的中国中小企业和相对不成熟的中国消费者友好合作,阿里又该作何感想、如何面对呢?
迪士尼的企业创新指数处于适中等级,高于所处的科技行业的创新指数,但低于技术型创新模式的景气度。在我们全球企业创新的年度榜单中,迪士尼总是名列前茅。关于迪士尼创新,业内有过很多解读,而声誉研究所经过系列研究后认为,迪士尼是以思想驱动其企业创新的。
迪士尼的发展史是一部技术创新史
从初创伊始,迪士尼的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各种电影制作方法以及不同的动画创作方式,包括剪切的“定格动画”、“木偶动画”、三维动画和CG动画……迪士尼公司对技术创新的探究从未停歇,而且是每隔几年,一部技术上更加成熟的作品会再度刷新人们的想象。于是乎,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成为攻克某一技术难关的标志。因而,不断冲破技术难题成为迪士尼动画的传统,也使得迪士尼手绘动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技术上的顶峰。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生成图像和数码技术开启了美国动画的三维时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迪士尼公司更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融合多元文化,以令人惊艳的技术创新和审美水准创作了一系列的经典之作!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产品
正如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一贯主张的:丰富的内容与深刻的内涵必须以精湛的技术来表达。不管技术创新为迪士尼提供了多少精彩,回到产品的本源,故事母本才是作品成败的关键。迪士尼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完美地将故事呈现在公众面前。中国观众熟知的《功夫熊猫》系列将故事置于古代中国,现代电子符码展示出中国古典虚实相生的美学内涵,强大的3D引擎将山水间的墨色背景和缤纷色块发挥到极致,其视觉感染力与冲击力恍如置公众于东方神秘语境之中。今年春季在中国市场口碑爆棚的《疯狂动物城》中,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技术打造出如梦似幻的动物世界,而视觉效果除了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之外,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伴而生。由此,任何技术创新都绝非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辅助叙事。
推动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思想裂变和境界提升
几十年来,迪士尼一直坚持追求世界现实语境中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在不断有序地揉和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现代与后现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实现的努力中,迪士尼逐步走出美式的西方经典和精英主义的思想格局,转而拥抱更具全球意义和平等与包容特质的后现代精神和多样性文化关怀。从《白雪公主》到《狮子王》再到《疯狂动物城》,我们看到迪士尼的思想演进与境界提升;突出表现为:调整叙事安排和话语策略,消解文化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意识,在坚持主张“弱小而有为”的传统立足点上,让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文化元素同时渗入到它的故事文本和话语情态,使作品更具弹性的适应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群体和意识形态的人群间的理解与需求。正是秉持对传统精英主义的反讽和祛魅的立场与态度,同时站在对大众文化、亚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深度理解和前瞻性引领的思想高地上,迪士尼才创造出让世界各地、各类人群都高度认同的优秀作品。
声誉研究所:作为文化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公司,迪士尼之所以成为享誉世界的创新型企业,是因为有丰富的思想文化素养与底蕴为支撑与引领。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企业的内在的精神实质无论从传统、现代或后现代角度看均未发育成熟,因而表象上的技术创新常常成为一种风格模仿和形式借鉴,而难以掩饰表里异质化的印记。
盛名之下难副其实
小米的企业创新指数处于适中等级,略低于所处的科技行业的创新指数与技术型创新模式的景气度。没有创新的企业难负盛誉,这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尤为突出,全球案例更是数不胜数。而在中国,小米凭借神话营销而轻易胜出,难道是要颠覆这一常理吗?
6年前小米手机一夜出名,成就中国手机业的江湖大佬。其独门绝技就是典型的洗脑式营销,分三步到位:第一步是基于新媒体的社会化、社交化与社群化功能来招揽、发现和锁定目标群体,即所谓的“约粉”;第二步是将该群体的通识特征浓缩、美化、渲染为我们社会中特有的群体意识(内在化认识)和群体风尚(外在化表现);即所谓的“洗粉”;第三步是将自己外包生产出的产品通过虚拟和现实两条路径魔化为上述群体意识和群体风尚的核心标志、关系纽带、个性载体,即把所谓的“活粉”进而变为“米粉”。洗脑式营销有致命弱点,小米也不例外:一是销售对象难以跨出亚文化和次主流人群,品位限于中低端,不会产生高端品牌效应;二是需要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强化群体认同、抵御离心力干扰,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会令企业难负其重。
突破之路举步维艰
两年前,小米在其预期的巅峰到来之前就开始了下挫。除去掉进自己的陷阱外,小米的劲敌华为出现了。华为产品的货真价实不仅威胁小米产品的徒有虚表,华为实实在在的企业风范更让不少“米粉”迷途知返。这一两年我们看到小米在恶补技术短板,试图通过大规模收购技术和专利来做实创新。中国市场腹地之大,加之世界尚存不少通讯落后地区,以及华为志在与苹果、三星争夺世界的中高端市场,因此也许会给小米留下一些回旋的余地。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出现:小米正极速奔向品牌型创新(BI)之旅。看来,中国公众对小米依旧寄予了颇多希望。
作為中国信息产业中的巨无霸企业,百度未能与阿里、腾讯一道刷新中国企业创新的新纪录,甚至未能成功入围《2016中国最佳声誉创新百强企业榜》,实属遗憾。百度到底怎么了?
百度的企业创新指数处于适中等级,低于所处的科技行业的创新指数与技术型创新模式的景气度。当下,中国公众对于百度企业创新的核心认知比较负面:市场空间巨大、需求旺盛,却长期未能推出什么令人心动与震撼的新产品;技术队伍庞大、薪资高昂,又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创新行业,公司的技术原创力多年来没有突破性进展;缺乏竞争而垄断,缺少动力而萎靡,缺失道德而冷漠。百度何以至此?
是垄断导致的吗?世界不少领先的创新企业,几乎都属于垄断性企业;谷歌、因特尔、微软哪个不是在欧美屡遭垄断指控?但谁都不能否认他们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创新力。的确,劲敌谷歌的离开会让百度松口气,但百度在中国市场也并非完全没有其它的竞争对手。叫喊创新多年的奇虎360公司,作为百度的老对手,一路追赶,还是远远没有百度的老道。
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吗?互联网公司的行业特征是管理团队极为年轻,流动性大、冲劲强但少章法、少框架、少约束。相比之下,百度的管理水平绝对是井然有序的;何况掌门人李彦宏始终怀有高度的忧患意识,绝无放松管理懈怠发展的迹象。
是丑闻过多影响的吗?我们榜单冠军阿里巴巴,全世界都有它的负面报道,而且接连不断,这些均是知名度带来的副产品。而对于百度的各类批评、不满乃至指责,平心而论,无论从性质上还是范畴上看都还没有太过激烈、太过无理。即便是对于百度的严重错误,监管当局不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吗?但即便如此,为何百度的企业创新偏偏不被公众看好呢?
声誉研究所的研判早已醒目地显示在标题上了。的确,百度不是一家思想高深的企业。它的战略意识也往往表现得过于保守、拙劣、甚至狭隘。这导致百度企业创新即便存在,也很难得到有效识别与有效认同。全世界的共识性的认知模式是:理念驱动创新。也就是说,对于全世界来说,识别和认同企业创新往往需要借助对于企业所秉持的理念来加以理解、判别,并最终触发接纳、赞赏、拥护或排斥、批评、鄙视等态度与行为。
其实,论技术、人才、资金,百度的优势甚至长期超过阿里和腾讯;论运气,百度更是行业中少有的幸运儿。百度唯独在思想和理念上,始终显得刻板与保守;与其作为科技大公司所拥有超级影响力的体量极不相称。圈内人都知道百度是个“死心眼”、“不合群”的公司;也就是典型的工程师文化氛围极重的公司。技术出身的李彦宏把自己创业心路中追逐问题的惯性思维死死地注入到企业的DNA当中。但是,在中国公众的心目中,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老大和骄子,百度的视阈显得过窄、过低,全然缺乏大公司应有的格局、战略、创想、勇气与风范,对行业动向其呈现出原本完全不该有的冷淡、疏远和游离的态度。其实,对于今天的科技公司来说,科技的本质已演变为推动市场和社会变革的核心战略工具;公众几乎本能地期待着科技公司成为市场变革和社会变革的先锋、勇士。
百度需要洗心革面、重整旗鼓了。不然,虽然不会遭遇30天破产的魔咒,但企业前景一定不会光明美好。
中资创新水平总体不高
近年来,中国创新在举国体制的推动下在基础层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比如:第四代核能技术进展顺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铁基高温超导、中微子震荡等都取得重大突破,的确令人振奋。举国体制下的创新虽然有重大意义,一个国家的创新所依赖的主体毕竟还是为开放性市场服务的企业,包括外资。从《2016全球创新百强企业》1家中资入围,到《2016中国最佳声誉创新百强企业研究报告》7家中资入围,充分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中资创新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本土市场,数量有限、作用有限、影响力不大。
中资企业的模仿创新与伪创新
一般而言,企业创新的成长路径基本分为模仿—改良—颠覆三阶段。后发达国家中成功创新的企业能达到第二阶段就很了不起了。当下绝大多数中资的创新基本处于第一阶段;即便是阿里、华为等优秀的中资创新企业实质上依旧没有突破改良与优化的第二阶段。
虽然模仿没有错,尤其是着力于改良目标下的模仿;但是,明明是“学来的”却硬要打扮成“自创的”就把“学”变成了“偷”,“创”变成了“装”。当下,中资群体中确实存在此类现象;不仅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也给中资群体的声誉抹了黑。其具体表现为:
山寨式:
主要用于针对消费者,山寨式创新是指对其它企业产品的肆意抄袭,是侵害、掠夺、占有所有者企业的专有知识资产的违法违规性行为,是强盗式伪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攫取市场、赢得竞争。
钻营式:
主要用于针对政府,钻营式创新是指通过夸大、虚构创新实质等欺骗手段堂而皇之地博取、套取、攫取政府提供的鼓励性、优惠性公共资金、资源、机会等违反商业伦理的低劣行为;是投政府所好式伪创新;其目的是为了套利取财。
标榜式:
主要用于针对社会公众和政府,标榜式创新是指将原本不属于自身的创新功绩、贡献、荣誉招摇为自身的、独占的,以混淆视听、迷惑公众、绑架舆论、拔高和突出自己;是欺世盗名式伪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自身实力、贡献、作为、声望的估量以博得优势地位和荣耀。
以上三类伪创新反映出市场信息机制没有充分实现公开与对称,政策干预过多且副作用突出,市场法制化建设滞后与乏力。伪创新盛行不仅极大地挫伤优秀企业创新的原动力,破坏市场竞争规则,伤害消费者权益,更为市场声誉、国家声誉、中资群体海内外声誉带来长期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精工与文化精工取向的创新之路
由于中资大多处于世界产业链中的中下游,其创新层级难以实现实质性突破;而今天所有世界优秀创新企业均转向开放文化,尤其從世界文化中汲取思想、陶冶理念。对于世界消费大国和文化大国的中国,声誉研究所认为,中资创新可以想方设法发掘和调动本土工艺与匠艺的综合性文化优势来与国际先进技术相结合,走出一条精工与文化精工取向的创新之路。
精工是世界企业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灿烂的匠艺经济与文化,确实可与当代精工好有一比。世界上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企业,无论日本的电子业,德国的汽车业,还是瑞士的手表业,均受益于精工;精湛的创意理念和设计水平可谓天下无双。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实中大量的中国消费者仍然要去国外才能购买心仪产品,说明中资企业还未能满足自己消费者日益旺盛的高端消费需求,可见精工绝对有出路。精工要求企业着力于自身的技术和工艺将产品推向极致;而人文精工则要求企业深挖消费需求并最终诱发出新的消费需求再灌注到产品的体验上。迪士尼、谷歌、苹果、亚马逊、脸书等巨头正是朝着科技与人文相结合、震撼与改变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一路向前。中国有没有企业有朝一日可与争锋?
2010年适逢丰田汽车召回风波,时任三星董事长李健熙提出十年内或将应验的“二度危机论”终于在2016年中不幸言中;事件导火索恰恰就是其核心产业的核心产品。此次三星的全球性产品“召回门”将演变为一场祸从天降的“滑铁卢”还是能再一次化险为夷觅得转机?这些尚不得而知。而在本次榜单中,三星的企业创新指数处于适中等级,低于所处的科技行业的创新指数与技术型创新模式的景气度。根据声誉研究所掌握的数据来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四个看点以资研判:
一看三星电子产业全球发展格局:深处巨变业态,优劣对冲,矛盾突出——实难驾驭
首先,软件弱、硬件强又不够强:作为韩国ICT产业龙头的三星擅长半导体与显示器等硬件生产,做到了世界薄型电视、大型液晶面板、记忆半导体、手机生产的世界第一;而附加值高的软件生产却一直依赖国外。而且,三星所擅长的记忆体半导体技术尚未确立为半导体市场的主流,所以三星手机所依赖的非记忆体半导体技术至今依旧受制于美国的因特尔。而生产半导体所需的基础设备和材料分别有8成和6成还依赖于日本和美国。其次,成品强、配件弱:三星擅长产品设计和整合,但是通信芯片、非记忆体半导体等核心零件、材料、装置等还依赖外部进口。由此,产品利润被摊薄,同时也难以控制成本。再次,大企强、小企弱:三星、乐金、SK等大企业占据行业垄断地位,使得韩国国内ICT中小企业几乎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所以依赖吸收本国小企业创新成果、同时分散创新高风险的机会也大为减少和降低。最后,管理强、治理弱:三星的家族管理,一步到位优势明显。但是,世代经营导致公司治理的不透明,限制了职业经理人发挥能力的舞台,降低了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难以统御收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公司,使得收购成效大打折扣。总之,三星作为这样一个矛盾与冲突体,置身于全球产业与技术演变最快的行业,且已高居龙头地位,成功领导三星堪称商界一大世界性难题。
二看三星电子产业的区域情势:发达市场以硬碰硬,不发达市场以巧制胜——均触极限
首先,三星在美日欧等国家比拼的是技术,而技术需要对研发重金投入。三星在技术上的执着追赶无疑让整个行业汗颜:三星研发中心设有16个处,拥有近5万博士级专业人才,每年投入高达100亿美元,在美国握有的专利仅次于IBM, 用短短十年时间一一打败美日强敌,成就全球半导体行业老二的位置,强势直逼因特尔。同时,通过让苹果采用三星电子的非记忆半导体处理器,一举攻克并渗透到世界主导手机品牌的核心。为此,三星付出了高昂代价。其次,对于不发达国家,三星电子的发展策略始终是品牌制导,即韩流营销:初期推影视、偶像、服饰、美食等韩流文化;中期聚拢人气、粉丝、拥趸;等火候到了,再来销售产品系列。这种策略起初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生产和消费大市场可谓一举两得:压缩了产业链成本,又提高了品牌销售链溢价。如此帮助三星在中国市场赢得了历史性的丰厚回报,为巩固中国市场奠定了基础,更为研发投入节省出难得的资金,还为在美日欧市场对决竞争赢得了拼价格、拼销售、拼服务的底气。不过,时过境迁,当三星电子依旧着力于发达市场的技术大比拼战,大打消耗战时,世界ICT产业正发生一场历史性大转移:从欧美日缓缓移出,最终大多似乎看好成长性强、扩容量大的中国市场。推动并伴随这场产业转移的是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消费的升级。国际ICT巨头不约而同进驻中国市场,代工商云集,本土群雄竞起,产业链隐现,合作与竞争由下而上加速融合。不经意间,三星的中国市场已被竞争彻底改变:新老对手乘虚而入,形成上下夹攻态势,量价对决一触即发。
三看三星集团面向未来的产业布局:转型有备,任重道远——难堪重任
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内部规模最大、产业化格局最强、最具全球化影响力的公司,更是近十年来三星集团着力发展的中心与根基之所在。在二代领导人李健熙的全力主导下,三星电子孤注一掷地集中于半导体、通讯、液晶三大核心事业,投入了三星最多的资金和最优秀的人才,最终让三星成为如日中天的全球最大的综合类电子产品制造商,既在韩国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声望,在全球强势企业中亦占有一席之地。而三星集团的其它产业如金融保險、重化、服贸虽然发展成熟,却明显缺乏国际争雄之基础实力。李健熙虽然5年前就预感“三星现在的代表性事业或产品,在今后十年内,大部分都会渐渐被淘汰”而提出其“二度危机论”;但是,三星面向未来而转型的产业,如医疗、电池、虚拟现实等,虽已被认为方向之举,但格局尚小,规模未定,对分担三星电子产业之重负,或承当集团转型之要务,均难以胜任。
四看三星当下危机处置:情势失据,举足无措——不解大局
首先,应当强调,寄希望于息事宁人的行事方略对于今天任何大公司来讲都是大忌大患。此举导致的严重低估危机程度与连锁反应我们姑且不论,但是错过危机的最佳处理时机,导致错失主动权,丢失竞争机遇,降低市场热情与信任,最终只会影响公司声誉并再度强化公众对公司失职、失责、失德等行为的认知公允、情感不平与重判期待。作为国际大公司的三星出此疏漏说明其风险管理与危机预案恐形同虚设。其次,基于前述的三个看点来评断,我们认定三星电子当下陷入的危机本质上是未识战略大局之所致。当ICT产业整体步入夕阳,市场核心开始转移,竞争加剧退出与替代、消亡与胜出,三星手机爆炸恐怕就只是一个导火索吧。眼下上演的分明就是一场改朝换代前的生死角逐。如果2010年李健熙董事长从丰田召回案中看到自身产业危机的话,这次他理应明白,一场产业危机就从三星危机开始了。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李董事长灌输给三星的危机意识本质上是战术性质的;因为三星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定位是他自己或家族全权掌控。作为职业经理人,即便意识再高,也难以摆脱产品与市场性的一般性认知。由此,三星最高的领导者需要明确认识危机之始末,认清其要害与危害,当机立断地控制与阻断危机蔓延;否则,危机恐将一发不可收拾,并可能成为企业一蹶不振的开端。
声誉研究所认为,当下全球市场处于资产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乌云的笼罩之下;企业最佳选择无疑是隐身于消费相对繁荣与活跃的市场。就三星而言,最佳之选恐怕还是曾经被给予过厚爱并一直相当给力的中国市场。如果三星能够及时调整策略,转向深耕中国,或许危机还有缓解之策,短板还有修复之机,转型还有回旋之地。为此,三星需要一反以往品牌设计式的轻慢套路,代之以更为本真而务实的政策攻略。通过在中国强化在地持续创新,与当地政府和产业链夯实互利共赢之策略与行动,与中国消费群体建立真诚、有效的互动关系,三星不仅有望巩固全球ICT产业领军者地位,还有望收复泱泱中国市场之福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