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晨光,周 磊,黄 艳,易大宝
(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白庙沟钼金银多金属矿为一新发现的矿区自2013年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工作至今,利用地质填图,物探,槽探和钻探等多种技术方法对矿区进行综合探索,对矿区有了初步的了解[1]。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Ⅰ级)、燕山沉陷带(Ⅱ级)、冀西陷褶断束(Ⅲ级)宣龙复向斜(Ⅳ级),崇礼凸起(Ⅴ级)西北部位,尚义—赤城深大断裂带南部。
①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主要由矿区北部的太古界桑干群涧沟河组,矿区内及周边的红旗营子群上欧阳组,南部的中生界侏罗系张家口组,西部的白垩系青石砬组,第三系汉诺坝组及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层组成。②区域构造。区域内的构造极其发育,主要为受东西走向的尚义-赤城深大断裂影响派生出的近东西走向的断裂构造。③岩浆岩。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主要表现有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海西期花岗岩、辉石角闪二长岩等侵入体分布。多期次岩浆活动带来大量热源和成矿物质,成矿条件良好[2]。
地层。预查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桑干群涧沟河组,太古界红旗营子群上欧阳组以及第四系覆盖层。太古界桑干群涧沟河组:主要岩性为肉红色混合岩化含石榴子石二长变粒岩、灰白灰绿色混合岩化变粒岩、混合岩化片麻岩、乳白色石英脉。太古界红旗营子群上欧阳组:岩性为角闪黑云变粒岩、二长片麻岩、糜棱岩、白云质大理岩。新生界第四系全更新统:主要为黄砂土、残坡积层及粉砂质亚砂、粘土。
(1)断裂带。近东西走向的尚义至赤城深大断裂带分布在测区北部,断裂带在本区呈现5m~20m宽,在断裂带内构造面理多数向北陡倾斜,断裂带主要岩性糜棱岩、各种碎裂岩组成。
由主大断裂带活动多期性派生北西向南北向小型断层,如F2断层分布在测区中部石英脉中,为成矿后断层,其产状118°∠78°,将矿脉错断,使之不连续,为正断层。
(2)褶皱构造。由于受尚义至赤城深大断裂构造带影响,地层产状多东西走向北北西向倾,倾角25°~80°,变质岩区局部形成小的褶皱产状有所变化。
(3)岩浆岩。预查区内未见规模较大的岩浆岩侵入,见有伟晶岩脉、闪长玢岩脉入侵。
(4)围岩蚀变。矿脉常见围岩蚀变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
白庙沟铅锌多金属矿通过路线踏勘,槽探工程揭露及钻探验证,发现矿体赋存在崇礼群涧沟河组变质岩系石英脉中,在区内共发出大小不等的石英脉五条,其中q1和q5有较大勘查价值。
五条脉均赋存在平行于大断裂的构造带中,走向均为近东西向,倾向340°~20°,倾角为55°~80°,长度100m~1100m,厚度1-10余米不等。石英脉都见到了不同长度、厚度不等的矿体,矿体有用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种类较多,有金、银、钼、铅等多种元素共生。石英脉沿走向较连续,倾向延伸较差,深部趋于尖灭或变为细小石英脉,部分地段虽然石英脉沿倾向尖灭,但矿体在构造带中仍有延伸(如ZK4-3和ZK26-1中)。
地表和浅部石英脉中主要为钼矿体,局部有金矿体存在,石英脉厚度较大,最厚达10多米;深部以金银矿体为主,矿体厚度一般在1-2米左右,石英脉中矿化主要为星点状、细脉状黄铁矿化,团块状、细脉状方铅矿化和浸染状钼矿化。主要石英脉特征如下:
图1 工程布置及石英脉图
q1号石英脉位于矿区西南部,是两次工作的重点,控制程度较高,石英脉长约460m,宽1m~10m左右,产状343°-20°∠50°-70°,地表及浅部矿化主要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钼矿化和方铅矿化,深部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和钼矿化。
q2-q4号石英脉均位于q1号石英脉北侧,产状与q1号石英脉近乎平行。
q5号石英脉位于矿区东南,由TC14-1、CP26-1、TC32-1、TC34-1和ZK16-1、ZK26-1、ZK32-1共7个工程控制,长约1100m,宽1m~4m,总体产状350°∠55-67°。地表主要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深部含矿构造蚀变带主要蚀变为绿泥石化、钾化、硅化等。石英脉内主要矿体为金银矿体。
经过两次地质工作了解到本矿床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矿区内含矿地层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二长变粒岩。②矿体赋存在石英脉中及石英脉顶底板蚀变岩中。③该矿床成因属热液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银钼多金属矿床。
通过对白庙沟钼金银多金属矿的分析,我们做出以下结论:①该地区由于受东西向尚义—赤城深大断裂的控制,南北向的次级构造发育,因此为后期岩浆热液的填充提供了充分的空间。②在最近一次的矿产勘查中,位于矿区东部的ZK26-1、CP26-1两个工程控制的金矿体无论从品位,还是厚度上都比较可观,有待进一步工作加以验证。③东西向尚义—赤城深大断裂长度绵延长度长,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数不胜数,沿其延伸范围追踪,有很多可能找到更加富有的矿产。
参考文献
[1]叶天竺,吕志成,庞振山等.《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1-40页.
[2]钱祖廉,王金锁,赵永富等.《张家口地质》张家口: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1992,55-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