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摘 要:共生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能够使得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并在相互合作中促进小组内组员的共同成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文本进行对话,能使学生的心灵和学习的内容之间进行碰撞。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给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得到感情上的升华。文章对共生理念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共生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9-0075-01
新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共同交往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师生之间通过彼此分享经验,交流情感和观念,以实现共生。共生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共生理念的价值,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应用,在共生中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将学习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身知识结构中。
共生理论属于生物学科的范畴,共生就是指生物之间及其生存的环境之间,通过能量以及物质之间的循环形成的一种系统。共生系统的出现能够使得两个或者是更多的生物在生理上达到平衡,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生物之间得以共同存在的一种方式。共生就是指能够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共生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激活与成长。在共生中差异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实质是能够协调、求同。共生关系需要具有一定的交往性,共生事物之间需要具有交往、相互的作用,还要能够做到互利。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能够在共生中得到一定的益处,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这是共生理念的一大特点。此外,共生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发展性,共生关系的双方是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并互为一定的因果,共生关系的双方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相互关系的改善。共生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得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并在相互合作中促进小组内组员的共同成长。
语文教育教学中共生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共生理念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特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理解感悟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将语言的教学认为是既定不变的东西,而是要能够将其视为一种生产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语言和学生内在世界的相互联系,将语文教学看成是和精神之间的动态生成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感受和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说出对知识学习的感受。此外,还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学习中字、词的魅力,并能在具体情境中得以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以便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对课文进行朗读学习,实现语言学习和精神之间的共生,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相应的成长观,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共生。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尽心领悟,才能够更好地感受语文学习中的内容,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能使学生心灵和学习的内容之间进行碰撞。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给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得到感情上的升华。
(2)体悟中实现资源与情境的共生。教学中存在的冲突往往是因为教师不能和学生之间友好交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为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共生理念的应用是以尊重每个学生为基础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小组阅读活动是通过表演实现和作品之间的共生,以此达到知识和精神之间的升华,也能够使得自身生命本质得到高层次提升。共生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发挥小组作用的同时,还能够体现出学生自身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共生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能够意识到小组教学的作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在小组学习中实现小组之间的共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共生理念的含义,让学生在共生中学习到语文知识的真正含义,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共生理念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以实现共生理念的价值。
[1]徐金贵.基于“共生”阐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6(28).
[2]陈红.“共生”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8).
[3]周新霞.新课标视阈下小学语文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2(21).
[4]陈红.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共生[J].江苏教育,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