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一年来涉华报道的变化

2018-05-22 05:15朱文博
世界知识 2018年9期
关键词:印媒莫迪议题

朱文博

印度总理莫迪在4月底来华访问并与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将于6月赴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印度总理在短短几周内两次来华,标志着中印双方去年在洞朗出现对峙局面后,在双方努力下印度重回中印交往正道。

中印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民间交流十分丰富,小米成为印度市场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图为印度哈里亚纳邦古尔冈的一家小米维修店。

作为中印关系的风向标,一年多来,印度媒体在涉华报道上也从炒作“龙象之争”,转为倡导“龙象共舞”。

涉华议题关注度高

印度媒体高度关注涉华议题,反映出中国在印度舆论场的重要地位。在涉及地缘格局、领土争端、宗教问题等敏感议题上,在中巴经济走廊、洞朗对峙等热点事件中,印度媒体大都参与炒作印度版“中国威胁论”;而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议题上,印度媒体则主张中印合作,甚至倡导向中国学习。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涉华议题关注度高。以2017年为例,全年各通讯社和报刊等各类媒体媒涉华议题报道总量仅次于对美国的报道,略高于俄罗斯,远多于英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崛起对印度舆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二是涉华报道总体平稳,遇热点事件则屡掀波澜。总体来看,地缘格局、领土争端、宗教问题等敏感热点事件,会对媒体报道整体走势产生局部震荡。

三是最为关注经贸和投资领域,中印关系、中国政治和军事安全位居其次。2016年中国已取代美国和阿联酋,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虽然中印在地缘博弈、领土争端等政治、军事、外交议题上摩擦不断,但中印经贸合作与中企对印投资仍是双边关系主流,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领域的互补点也在增多。

四是情绪化失实报道抬头,形成舆论逆流。即便整体看来印度媒体涉华报道趋于平稳,但是媒体上最“抢眼”的涉华头条,经常存在大量失实、负面和煽动性内容,尤其在中国政治军事实力、地缘格局、领土争议、民族宗教等议题的报道中,呈现的大多是“龙象之争”的博弈画面。在对洞朗军事对峙、中巴经济走廊、达赖窜访等敏感热点议题的报道中,“中国包围论”“中国侵略论”等各色论调不一而足。

几个热点议题

2017年4月,印度政府无视我方警告,执意批准达赖窜访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印度媒体也加紧鼓噪散布达赖言论,炒作达赖转世“藏人决定论”,呼吁印度政府“打西藏牌”。不过,印媒也未敢过于乐观,有观点称新德里与北京实力相差巨大,印度即使想打“西藏牌”也能力有限,还有媒体认为,中印应基于互信推进关系,照顾彼此关切。

印度媒体对我“一带一路”心存顾忌,尤其对中巴经济走廊十分敏感,并杜撰“中国包围论”,臆想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逐步控制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洋地区,最终将印度“围剿”。5月,中国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印度时报》为代表的部分印媒就鼓噪印度拒绝参会,宣扬中巴经济走廊“侵犯印度主权和领土完整”。7月,《今日印度》发表题为《中国的新小鸡》封面文章,渲染中国利用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封面图片将中国与巴基斯坦模拟成母鸡带小鸡的画面(并且中国版图中缺少了台湾和西藏)。12月,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外长对话会召开,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多家印度主流媒体立即表现出紧张情绪,怀疑中国是想进一步围堵印度。

洞朗对峙初期,印媒罔顾事实,掀起一股反华浪潮,鼓噪“中国入侵”,称印度必须做好“真正用鲜血教训中国”的准备。但随着我国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印媒的调门明显降低。印度撤回越界人员之后,印度大部分媒体歪曲事实,将其称为莫迪政府对华外交的“胜利”。也有少数媒体表示警醒,提醒说“不要沉浸在胜利之中,要对中国保持警觉”。

莫迪总理决定参加厦门金砖国家峰会后,印媒涉华舆论风波逐渐平息,并对莫迪参会高度评价,特别强调中印双方“重新找到合作共同基础”,称在与中国争执两个多月之后,印度采取主动姿态,中印重新找到合作基础与共识。有媒体称莫迪与习近平的会面将开启中印关系的新篇章。

印媒积极报道了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对中国的建设成就普遍点赞。《印度教徒报》发表长篇文章,对过去五年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升,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在世界发挥的作用表示了期待。但部分媒体也表现出戒备心理。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周边外交的内容心存戒心,宣扬“小心中国崛起”。

由于我方的积极主动作为,去年年底以来印度涉华舆论出现稳中向好局面。2017年12月王毅外长在印度新德里出席中俄印外长会晤,多家媒体予以了重点报道。这是中国外长在中印洞朗对峙以及中共十九大之后的首次访印,不仅是中印关系进一步缓和的象征,而且成为印度涉华舆论积极变化的重要转折点,确立了2018年稳中向好的舆论总基调。

进入2018年之后,我方主动发声,双方互动频繁,积极信号明显增多,印度涉华舆论整体趋好。《印度时报》报道称,中印双方在改变过去的一些强硬的做法,都在为今年一系列双边互动积极做准备,其中包括中印经贸科技联合工作组会晤、中印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等。印度媒体高度期待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称中印领导人将彻底解决中印边境争端,并全面开展双边合作,共同迎接充满期待且成果丰硕的中印“亚洲世纪”。

中印差距拉大引发印度舆论不适

经济与社会议题虽不是印媒涉华报道的热点,但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2017年12月西安-成都高铁开通后,印度媒体给予了大量关注,称中国已在10年间建设了2.2万公里的高铁线路,高铁网络总长位居世界第一,而印度才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铁线路。印媒赞扬我国近期开展的“厕所革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认为可以向中国取经,称新德里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和过去中国经历的一样,但中国政府没有逃避,而是采取切实举措来获得清洁的空气。

印媒的表现在本质上是我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必然反应。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自1980年到现在,中国的人均GDP由美国的5%增长到美国的26%;同期印度的人均GDP虽然也从美国的4%增长到11%左右,但无论总量还是增速都明显落后于中国,双方的经济实力在不断拉大。印度一直把中国作为追赶目标,但现实却恰恰相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与在南亚的影响力加速提升,使印媒十分不适应,于是涉华报道呈现明显矛盾和摇摆。

(作者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猜你喜欢
印媒莫迪议题
年华如斯:莫迪里安尼笔下的平民青年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
本期导读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