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回归生活

2018-05-21 02:56傅文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生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功能和价值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高校所开展的传统“知性德育”存在着不足,“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观念便应运而生。生活包罗万象,德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发端于生活,生活与德育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并不是盲目的,高校德育回归生活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此外,我们要了解主体建构在德育回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要认识到: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对传统德育回归生活的超越。

【关键词】高校德育 生活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55-03

一、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1.高校道德教育的知性化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高校德育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意味着高校德育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意味着高校德育要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提高高校人才质量[1]。实际上,目前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上多以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知性化”倾向严重。已知的知性德育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知识德育,主要以德育课程化、课程知识化、教学灌输化为表现形式;二、思维德育,它的主要任务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思维能力;三,知化德育,即从完整的生活中抽取德育的某一维度,把其当作对象或课题进行研究。我国高校当前所饯行的知识性德育是以讓学生掌握系统的道德知识为期目标,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大学生具备合理的道德思维和认知,以及道德判断能力。然而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自身的局限和矛盾日益显露。

知性德育的本质属性及其特性使得我国高校中所开展的传统知性德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手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上都过于单一和刻板。教学活动中教师机械地传授;学生接纳无意义的接纳德育知识,缺乏应能动性。当下高校德育工作脱离生活成为不可争辩的客观事实。知性德育培养的是杜威所说的具有“关于道德观念”的“道德知识人”,而不是具有“道德观念”的“德性人”,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

2. 高校德育与生活世界相隔离

随着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热潮,社会活动普遍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展开,高校德育工作或多或少地与经济建设相牵连;“科学教育兴国家”“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等诸多话题被大家津津乐道,一方面体现出国家对高等教育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但是,在这些话题背后,反映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实用主义以及功力主义,进而衍生出来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另外,高校德育工作大多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并且思政教育的教条化倾向十分突出。不言而喻,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所学理论和知识是无法解释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因此,基于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现实的拷问以及对改善高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的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的解决之道便应运而生。生活德育,就是针对高校德育与实际生活想脱离的现象而提出的[2]。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认为“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虽是近代科学产生之基,却造成了“危机”与人的“危机”。同时胡塞尔也指出“作为纯粹先验的生活世界”是一条克服危机之道。现今科学的德育已显露弊端,也许“德育回归生活”才是标本兼治之策。

二、生活之于德育具有根本意义

1.道德的产生与发展来自生活

生活不同于生存,生活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实践活动作为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以人类社会为主体对象。道德由实践活动发生之后才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不难看出道德与生活就如同树与根的关系一样。人类社会对于“道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如神灵启示说、进化说等。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它归根结底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作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只要有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存在就注定要有交往、合作,人类在交往以及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道德去进行调和。且随着人类交往、合作范围的扩大,道德需要调节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一切形式的交往与合作均属于生活范畴,道德的发展与人类的交往及合作息息相关,道德的发展离不开生活。

2.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道德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目的性和功能性,为了人们过上更好生活体现道德的目的性;功能性主要以,调节、维护、担保等形式体现出来的;道德调节人类生活范围内一切可能的矛盾,维护生活秩序。道德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皆有之,囊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等等。道德就就是那条看不见,摸不到的边安全带,让人们在合理范围内自由地追求各自的美好生活,避免相互间的矛盾与侵害; 并且因为这条安全带的存在使得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井然有序,相互协作。

3.德性源于生活

古希腊伦理思想中,德性(virtue)意味着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比如勇敢、节制、正义和理智等。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种,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3]。道德德性表现为友爱、勇敢、诚信等方面,与习俗和规则相关[4]。我们所探讨的“德性”主要指的道德德性;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的道德德性。不难理解,大学生德性的养成同样是通过其日常生活中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形成的。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只靠学校以及课堂的思想政治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和知识的灌输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生活习俗、礼仪、规则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活动的品质。这里所说的“使得一个人好”可以是通过大学生能够顺利并且出色的完成某种活动所体现和反映出来的。我们所提到的品质不是出自自然,也不是个体与生俱来;主要指的就是个体出色完成各种任务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它是一种高级心理机能;个体所具有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基础并基于生活实践而产生。

众所周知,一切实践活动源于生活,生活为其提供了广阔和丰富的土壤,实践扎根于生活世界之中。并且,生活世界存在和发展就是以个体的实践活动为根本动力。人通过实践活动,对已有生活予以改造,进而赋予生活新得意义。生活和实践其实是相统一的,没有实践,何谈生活。由此,个体的德性确实形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

三、高校德育面向完整生活

1.高校德育面向包含科学生活的完整生活

胡塞尔认为,日常生活世界作为科学生活世界的奠基,是前科学的世界,他强调生活世界的原初自明性、直观性,是一个混沌不分的、非客体化、非课题化的经验世界,具有非反思性、保守性。若我们所倡导的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只是简单地回到了胡塞尔口中的“生活世界”,就使得高校德育退回到非形式化的教育阶段,这表现为历史倒退。如果简单地把德育回归生活看作为回归日常生活,这不仅是对科学世界的否定,也是对现代大学德育工作极其错误的理解。

在此需要对科学生活做出说明。科学生活,即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逐渐趋向于专门化,一些形成了自身规律的活动,开始独立地成为非日常活动。显而易见,大学道德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具有规律性的实践活动,属于科学生活范畴。科学生活归根结底发端于日常生活,科学生活是日常生活的专门化和规律化。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德育源于日常生活,属于科学生活范畴。完整的生活包含日常生活和科学生活,科学生活是完整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德育面向的是包含科学生活的完整生活。

2.高校德育既面向现实生活又面向可能生活

历史的浪潮推动人们前行,我们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去追求未来生活,并且对现实生活有所突破。正如哲学家舍勒所说:“人从不满足周围的现实,始终渴望打破他的此时——此地——如此存在的境界,不断追求超越环绕他的现实——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当下现实。”

高校德育面向现实生活,这要求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了解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状况,以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应当面向可能生活,可能生活应当对现实生活有所超越。通过优化高校德育资源来帮助大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自身能力,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并且能在日后的生活中体现自我价值。理想的教育应当使人们透过现实看到发展的可能性,之后把这些可能性转化成现实。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既要面向现实生活,又关注可能生活。

四、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方式

1. 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应遵循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规则;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可循,规律性并不受哪一种外力量强加而得;具体而言,高校德育回归生活遵循客观规律应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高校德育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一蹴而就式的回归,片面强调归回的速度就有可能造成回归方式的形式化,回归过程的简单化。其次,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性是必然存在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广度上讲,不同的德育内容应该与不同个体的年龄阶段相适应;从深度上讲,同一年龄阶段的相同道德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程度。大学生年龄大多以二十出头为主,处于成年期初级阶段;从著名的“道德两难”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对某一事件的道德判断大学生早已脱离了规则及契约定向阶段;而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道德价值来进行判断。这就使得回归生活的高校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以遵循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为前提;从机械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中走出;从生活世界中培养和树立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信念。

2.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主体建构

德育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的提出根本上是我为了解决我国当德育工作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亦是旨在帮助解决高校德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到人自身。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应该是自觉建构的道德生活,道德生活是关乎个体道德信念的一种理性化的生活。由此可见,回归生活的高校德育从本质上来讲,是关乎大学生道德信念、道德观念形成的主体建构活动。

回归生活的德育试图摆脱我国高校传统知性德育过分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过分教化的特点,尤其想要改变传统高校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自身经验以及感受的做法。回归生活的高校德育期望通过打破传统知性德育的格局限制,为大学生创设更加广阔、自由的德育环境。让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事件对自身的道德信念、道德观念给予积极主动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生活世界是客观存在着的,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意义赋予是由每个个体自己决定的,个体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经验进行建构活动的。道德信念、道德观念的形成亦是如此,道德观念不是“教”出来的,它是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自我建构形成的。

3.道德人格——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的超越

大学生道德观念养成反映了其“德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德性”以及人格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道德人格是人格中道德因素的集中体现,包含“有道德的人格”和“人格的道德体现”,是主体人性、人文德性的综合体现。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是高校德育所应追求的目标,是对传统德育回归生活的超越。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社会文化历史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并且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道德观念凝练自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历史及社会交往。道德人格是道德观念内化于人格的具体实现形式。说到底道德依赖着生活这片富饶的土壤而生长,如果道德离开了生活,道德就是抽象的、没有实质意义的存在,道德需要寓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只有与生活系统内的所有符号、工具展开行之有效的互动才能把外部的經验转化为个体头脑中的智慧,才能把从学校获得的道德经验转化为道德认知,形成道德人格,最终实现本体人格自由、人格和谐以及获得主体人格价值。

参考文献:

[1]龚成.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4,32(6):70.

[2]李永兴.高校大学生生活德育探析[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0:5.

[3]亚里士多德.尼克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35.

[4]亚里士多德.尼格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45.

作者简介:傅文增(1988.10-),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高等教育学专业。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回归生活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