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苏 张力
一、前言
现代汉语视觉动词研究是汉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采用语义场理论和统计语言学理论,在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詞义中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看]”的集合内部进行比较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的词频进行了统计,并对词频与功能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增强研究客观性,在能力范围内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的界定
界定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是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前提。视觉行为是人们日常基本行为方式之一,普遍存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过程之中,然而描述这些生产生活行为的动词却不一定是视觉动词。想要研究现代汉语视觉动词,就必须确定视觉动词的特征,对其有明晰的判断标准。
(一)视觉的特征
医学专家对视觉的描述充分证明了视觉感官是一种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具有区别于其他感官行为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动作特征和心理特征。
1、视觉的空间特征
视觉行为的独特性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接触,中间始终存在着一段空间距离,且这段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主客体的位置深刻影响着视觉行为,例如“他在看书”、“他望着那座山”、“他仰望星空”。
2、视觉的视觉特征
我们计算视觉时间长短时,往往将视觉行为看作一个整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视觉行为发生的时间往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从主观上讲,视觉行为伴随的时间通常随着我们对客体信息的了解要求的增多而延长;从客观上讲,视觉活动的条件如光线的明暗程度、距离的远近、使用的媒介、主体的能力、客体的辨识度都是影响视觉行为时间长短的因素。
3、视觉的动作特征
在动作上,视觉行为是具有有生特征的动作主体的自主性行为。人们对于视觉信息的获取还是选择性的,是相对的。由于视觉行为发生过程中,主客体双方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接触,视觉行为无法对客体施加直接性质的影响,且眼睛作为视觉行为的主体活动能力相对有限,所以视觉行为的动作性弱。视觉行为通常辅助其他行为活动的发生,也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行为活动或工具来完成。
a.我和伯述都戴上了眼镜来看。
b.他不觉心中大惊,急忙用望远镜仔细查看。
c.他经常坐在石凳上,时而仰视金桂的挺拔,凝重,时而俯看幽兰的潇洒,飘逸。
在以上 a、b两个例句中,“眼镜”“望远镜”作为视觉行为的辅助工具协同完成了“看”这个视觉行为,而在例句c中“仰视”“俯看”这些视觉行为的完成有赖于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如颈部、头部、四肢、躯干等。
4、视觉的心理特征
在心理上,视觉行为始终与心理活动相伴进行。古罗马诗人奥维特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视觉行为的发生通常有着强烈的心理动因,主体对客体的状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并通过视觉活动为这种心理预期提供物质依据,选择性地收集客体信息,不断修改、更新已知信息,强化记忆。当我们自身情绪激烈时,视觉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愈发明显,如“怒视”。
(二)界定准则和标准
视觉行为活动发生频繁以及对非视觉行为活动的配合使得视觉动词与非视觉动词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前人的研究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划分标准。本文根据视觉及视觉动词基本特征,提出视觉主导性、主体控制性、特征典型性、广泛使用性四条标准明确研究对象。
1、视觉主导性
视觉主导性和主体控制性原则旨在突出“视觉”。视觉主导性,指以视觉活动为主要活动的行为过程意在区分视觉动词与其他有视觉行为参与的一般行为行词,排除了如“读”等不能明确表达有视觉内容义项的动词。
2、主体控制性
主体控制性则是指视觉动词的发出者应为有生命特征的施事,眼睛只是作为工具获取客体信息,排除了如“露”“显”“现”等虽主体具有生命特征,但不具有主动做出视觉行为的特点。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视觉动词主宾语互换位置需要添加被动标记如下面例句a.b之间的变换,表示被动接受视觉信息的动词却不需要添加例如例句c、d。
a.他终于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
b.他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c.小李白了我一眼。
d.我被小李白了一眼。
3、特征典型性
现代汉语视觉动词必须具有动词的特征和包含描述视觉行为的义项,排除部分包含视觉内容的短语、俗语和临时情景下的词类活用和意义延伸。
4、广泛使用性
广泛使用性是要求确定为现代汉语视觉动词的词汇必须出现于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中,为现当代文学作品所使用,不应包含已经不为大众使用的词语。
a.她娇嗔地剜了孔祥熙一眼。
b.她不禁示威般地挖了战士一眼。
c.舒尔哈齐轻蔑地扫了代山一眼。
例句a中的“剜”和例句b中“挖”虽然发出动作的都是有生命特征的主体,也都在句子表示了视觉内容的义项,但是却是临时情景之下的特定意义,没有被广泛使用。而例句c中的“扫”字义项○6包含了目光迅速横掠而过,扫视的意思,且作为视觉动词在语料库中564例。所以据此判定,“剜”“挖”等不是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而“扫”是。
三、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的分类
(一)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分类标准
张晓丽将因眼睛活动而产生视觉的词分为表示眼睛活动而产生了视觉行为的词。符淮青将视觉动词分为表眼睛活动而不含视觉内容的词、表眼睛产生视觉动词行为本身的词、表眼睛活动产生视觉而有不同情况的词三个大类。
谢米纳斯、冯文杰则是根据动作的状态或者方式的差别,把视觉动词区分为“斜着眼睛看”、“往远看”、“往下看”、“往上看”、“往自己的周围看”、“往后看”这六个组。可是这样的分类方式又无法将所有的视觉动词包含在内。
(二)本文研究对象分类
本文将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按照表眼睛活动的同时是否包含视觉内容分为“无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和“有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两个大类,将“有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按照是否包含共同的语义成分划分为九个小类。
1、无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的无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有:睁、瞪、眯、睒、眨、瞎。这六个单音节视觉动词充当宾语的都是眼睛,所以动词在视觉意义上是没有及物性的。眼睛仅仅只是在句法之间的表层关系上充当宾语,而从逻辑层面来讲,这类动词的施动却是眼睛,“眼睛”在例句中作的是实施宾语。这六个动词区别于其他的单音节视觉动词,虽包含了眼睛活动,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视觉内容。
2、有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根据有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的词义,将其分为单纯视觉行为类、远距离客体类、细究类、审阅类、暗中活动类、略看类、眼部动作类、结果类八个类别。
(1)单纯视觉行为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的单纯视觉行为类单音节视觉动词有八个,分别是:看、瞅、览、瞧、视、张、观、?。这一类单音节视觉动词在词义上没有包含对视觉行为的具体特征和情态描述,和“看”的基本意义比较一致,我们把这些词单独作为一类。
“看”是视觉动词的上位词,是大部分视觉动词的释义基础,如“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一项释义是“看,往远处看”;“盯”表示集中视力看着;“瞄”表示注意看等,只是在眼部活动方式、工具、情态、其他部位的配合、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因为其意义相接近,所以将“他在屋里瞅了好一会”换成“他在屋里看了好一会”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不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解释就是“视”,而“视”的基本解释是“看”。
(2)远距离客体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的远距离客体类单音节视觉动词有五个,分别是:瞭、眺、望、瞻、张。
“望”的释义为“看,往远处看”;“眺”的释义“望,往远处看”;“瞭”的释义为“从高处或远处观望”;“瞻”则更加明显。
(3)细究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的细究类单音节视觉动词有三个,分别是:盯、相、瞄。“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注视,集中视力看着”;“相”的释义是“亲自看”如“相亲”;“瞄”的释义为“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注意看”,如“瞄准目标”。这三个词是词义方面都表示“看”的时间长,动作发出者对客体在形态、颜色、运动状态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量需求量大、内容要求全面,由此观察研究比较仔细深入。
(4)审阅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的审阅类单音节视觉动词也有三个,分别是:查、读、阅。动作发出者对于这些客体的了解往往更多带有理解的性质,其目的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观察客体外部体态。且通过语料库例句大量分析论证,我们发现这些动作的受事通常是文字材料如“书”“资料”和抽象性事物如“人间百态”“人生”“世事”“红尘”“沧桑”“繁华”等。
(5)暗中活动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出的三个暗中活动类单音节视觉动词分别是:觇、窥、觑。“觇”的基本释义为“看,偷偷地查看”;“窥”表示“从隐蔽处偷看”;“觑”解释为“看,偷看”。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三个单音节视觉动词的释义中看出,它们都有“偷偷”、“小心”和“在暗中进行”的特征,且受这种视觉行为方式的影响,它们动作性特征都较弱。
(6)略看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在略看类单音节视觉动词方面,我们归纳的动词有:溜、睄、瞥、扫。这类词都表示“匆匆地看”“快速地看”。与细究类单音节视觉动词相反,略看类单音节视觉动词的施动者对客体所包含信息的了解程度要求不高,所以视觉过程的时间相对来说需要的更少。这类视觉行为通常表现地较为随意,也不需要借助其他外部工具完成活动。
(7)眼部动作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出的眼部动作类单音节视觉动词有七个,分别为:睇、睖、乜、睨、瞟、睃、白。我们先看这类词的义项:
睇[+斜着眼][+看]
睖[+眼睛睁大][+眼睛直][+看]
乜[+眯着眼][+斜着眼][+看]
睨[+斜着眼][+看]
瞟[+斜着眼(短时间)][+看]
脧[+斜着眼][+看]
白[+用白眼珠][+看]
a.胡妈没了主意,拿眼睛直乜万青田。
b.营业员瞟了眼我手中的缴费条,什么都没说。
在上面的例句a中,“乜”的宾语为“万青田”这个人,例句b中“瞟”的宾语为“缴费条”。区别于第一大类,眼部动作类视觉动词虽然也体现了眼睛在视觉过程中的运动变化,但是这类单音节视觉动词有具体的视觉内容,也不局限于只有“眼睛”才能充当逻辑上的宾语。除了表示基本义“看”,它们还在视觉活动中眼部具体运动的不同活动和状态方面较为重视。
(8)结果类单音节视觉动词
我们归纳的最后一个类别是结果类单音节视觉动词,分别为:睹、见。第八类很明显与前七类不同。我们这里归纳的前七类为有意识的自主动词,其语义特征为[+自主][+动作],视觉行为可由动作发出者自由支配;第八类单音节视觉动词强调结果,弱化视觉行为的过程,语义特征为[-自主][+变化/属性],动作发出者不可以随意支配视觉动词行为。“睹”和“见”表述的实际上是“看到”或者“见面”的意义,动作行为的变化或属性不受动作发出者所左右。
四、部分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
(一)“看”的语法化现象
“看”能够衍生出语助词的功能,和视觉行为的自身特征息息相关,由“视线接触人或物”的动词词义向“试试以观察结果”和“提防”“小心”的语助词方向演变发展。
a.别怂啊,看拳!
b.你快进去吧,看着了风。
c.我试试看能不能成。
d.你穿穿看衣服合不合身。
单音节视觉动词“看”语法化现象最为显著。在例句a中,“看拳”表示的意思是“小心被拳头打到”,在例句b中,“看着了风”实际意义应该是“小心被风吹着了”,这两处的“看”都是“提醒注意”“提醒小心”的意思。而在例句c、d中,“试试看”“穿穿看”都属于“VV看”的结构,表示一边进行动作一边对动作的结果进行判断。
(二)“见”的语法化现象
现代汉语中,“见”已不作为被动标记来使用,但仍然具有被动的意味。“见”语法化为指代副词,通常被放在及物动词前面,在具体的使用中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往往有被动的意味。列举我们生活中常出现的例子:
a.蒋专员,让您见笑了。
b.我深恐母亲见责,怪我有此贪恋。
例句a中的“见”很明显也已经不是动词了,而是充当偏指指代副词,“见笑”在此意为“被您嘲笑”。同样的,例句b中的“见责”也表示“被母亲责备”。我们通常说的见笑、见怪、见责、见背、见谅、见爱等都是这种使用方法。
(三)“相”的语法化现象
“相”的语法化依据为其表示的视觉行为的关系特征,即相互之间视线投射的过程,语法化之后为互指、偏指代词。在视觉域内,“相”隐喻为可以看见的事物,进一步再指称化,从而有了指代词的用法。但是“相”与“见”不同,“相”既可以表示“他人行为之于己”,还可以表示甲方和乙方相互有所施为,进一步发展为互指代词如:
a.我们这群人早就对科学以身相许了。
b.两个人相见恨晚,谈得投机。
除例句a、b的短语“相许”“相见”外,还有“相逢”、“相等”、“相对”、“相信”等合成形式存在,行为中都隐含着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描述。
(四)“望”的语法化现象
单音节视觉动词“望”基于动词基本义语法化为介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望”的基本释其中第六项释义就包含了“向”,“朝着某一方向”的意思,如“望回走”。在我们学习过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就写到“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这里的“望”作“往、向”解释。
在语义分析中,“望”归属于“向远处看”这一类的动词,在时间上比一般视觉动词用时长;从方位空间角度讲,我们往往以自身正面为坐標坐标,确立其他方位。“望”在空间上的特征使得它与方位词一同使用的频率较高。
五、结语
本文在能力范围之内对本文二十一个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研究对象在视觉特征、视觉动词界定、视觉动词分类、部分视觉动词的语法化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从视觉特征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视觉行为区别于其他感官行为,在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动作特征和心理特征上存在独特性。从视觉动词的界定角度出发,我们提出了视觉主导性、主体控制性、特征典型性、广泛使用性四条标准用来明晰研究对象,排除干扰因素。从研究对象的分类上讲,我们将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按照表眼睛活动的同时是否包含视觉内容分为“无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和“有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两个大类,将“有视觉内容型单音节视觉动词”按照是否包含共同的语义成分划分为单纯视觉行为类、远距离客体类、细究类、审阅类、暗中活动类、略看类、眼部动作类和结果类八个类别。从部分现代汉语单音节视觉动词语法化现象上讲,研究了动词“看”“见”“相”“望”的语法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黄昌宁,李娟子.语料库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6
[2]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7—9
[3] 张伟.视觉形成的神经机制[J].眼科研究,2002,5:149—207
[4]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17
[5]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3—234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