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
【摘要】透过师生畸形关系的表象,需要看到高校科研考核制度带给高校教师的巨大精神压力、教师收入过低带给高校教师的物质压力是造成悲剧的深层原因。破解高校畸形的师生关系,需要改变科研考核与收入分配等宏观制度问题,改变传统的特殊主义、师徒式的人身依附关系,建立基于角色分工的职业关系,树立现代的师生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考核制度 收入分配 人身依附 师生关系【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年末,西安交通大学寒门博士死亡事件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的性骚扰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引发了社会对高校师生关系的高度关注与思考。这两大事件绝非偶然,高校教师利用特殊身份影响学生正常学业和侵扰女生等不正当行为时有报道,高校师生的生态环境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那些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名校的家长,一直把大学视为神圣的科学殿堂和远离尘世的一片净土,通向人生成功之路。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在震惊之余去思考造成畸形师生關系的原因究竟是个体因素还是整体因素?导致学生走上绝路的压力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传导到学生身上的?面对来自导师的压力,为什么学生大多会选择忍耐和沉默?事实上高校并非游离于社会的世外桃源,而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的种种弊端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和师生关系之中。
首先看西安交大寒门博士死亡的悲剧。对于悲剧的发生,有人强调是由于学生个人心理素质因素,教师更多地强调是由于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但是悲剧发生在大学,教育管理体制因素是最直接的。其深层原因是高校科研排名压力这一残酷的竞争机制给教师造成了重大压力,个别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重大扭曲。
在有些高校,由于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人数超过每年的博士招生名额,在获得博导资格之后能否参与招生要看当年的科研考核评分成绩。科研考核主要指标:一是论文数量,特别是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二是课题申报成功数量与经费数量,课题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社科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国家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也包括各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发布招标的横向科研项目。教师获得的科研经费越多,上缴管理费越多,考核排名位置越靠前。为了能够招到博士生,教师要拼命发表各类文章,追求课题数量导致教师无法踏踏实实地做实地研究和科学实验,硕士生和博士生成为真正的一线科研力量,每天在做调研、做实验、撰写论文,而教师为了拉到课题忙于社会应酬。
这形成了隐形的压力传导链条:高校教师科研考核排名制度的压力传导到导师,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将压力转而传导到博士生。博士生的科研与生活压力与教师的科研考核制度并不直接挂钩,因而具有隐秘性,圈外人很难看到两者直接的关联。过于功利、异化的科研考核机制让硕博导师们、硕士博士们无法踏踏实实地做研究,急功近利于论文发表和课题申报。高校的这一问题在科研经费资源相对短缺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也是导致这些地区教师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
我国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有待提高的问题不仅特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高校教师群体也同样如此。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的收入分化严重,最高级的长江学者在三年聘期内可以拿到每年20万元的学者奖金,加上工资待遇超过50万元。然而能够进入这项国家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的长江学者可谓凤毛麟角,多数高校教授群体的收入待遇较低。与国外比较,发达国家大学教授的工资待遇超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属于中产阶级,不仅生活上没有柴米油盐的后顾之忧,而且工资足以支撑基本的科研活动,因而有充足的时间潜心于科学研究与教学指导。
教师与常人一样有着购买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交往等各种消费需求,过低的收入待遇将导致师生之间那种单纯的关系变得不单纯,从而牵涉太多利益纠葛。中国的一部分硕博导师们热衷于去做兼职,带领学生们承接各类社会课题、科研项目,撰写申请和结项报告,完成繁琐的经费报销,这些工作往往是由学生完成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们沦为受雇的廉价劳动力。中国教师的收入与其他行业特别是与在金融机构和国企工作的同专业人士相比差距显著。然而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只能依靠做课题的收入来补贴家用。个别导师年复一年地让学生撰写课题申请、做课题实验、撰写论文,成为其创收的一个途径。
导师对硕士生、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具有巨大的裁决权。在考生达到基本合格分数线后,导师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录取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对于学生是否有机会出国进修、奖学金的获得、论文发表、能否按时毕业以及就业选择都握有决定性权力,师与生两者之间没有平等人格和交流平台。有的学校甚至出现老师为了让有能力和好用的学生多为自己工作,故意阻止学生发表论文、不通过论文审查使学生延期毕业的怪现象。
这种人身依附的关系更多地存在于东方文化的国家。与大学本科的师生关系不同,硕士和博士实行导师制,是“一对一”的特定关系,教学主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而不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与传帮带的师徒关系更加接近。师徒之间不仅仅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实质上是一个基于能力的工作坊和科研团队,师生之间是业务的合作者和技术知识的授受者,相互间存在着密切的共同利益。
拟制的师徒关系全方位辐射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超越了传递知识的关系,关系被扩大到全人格,包括学生的品德培养、课外活动和恋爱交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的师徒关系并非单纯的“师傅赏一口饭”的雇佣关系,他们是一个永续的命运共同体,刚刚入门的徒弟给师傅打杂并不是单做简单的劳动力,而是磨练徒弟性格、培养耐力的手段。徒弟是事业的继承人,不仅要教授技能,更要培养品德,要挑选和磨练合格人才把家业和事业继承和传递下去。今天的高校教师中虽然不乏如此崇高境界的优秀教师,但是同时确有一些教师看中的仅仅是学生的使用价值。除了科研任务之外,有的博导乐于让博士们承担大量非科研工作甚至是私人领域的事务,诸如擦车、打饭、做家务、辅导学习、拎包、应酬等。学生陪导师去看病,给导师把医药费垫付了,回头导师再把医药费报销出来进自己腰包。如此一来,导师生一次病不但不花钱,还赚一份钱。学生献上的礼物并非单纯的出自尊师礼节,往往带有人身依附和寻求保护的含义,是一种特殊主义的非制度关系。
高校中发生的性骚扰学生事件不外乎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的一种表现。一些品行不端且握有权力的教师把硕士生和博士生看作私有财产,利用教师身份侵扰学生身体。虽然高校制定了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但是相对缺失道德监督机制,违背教师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的行为屡禁不止。事实证明,信任并不能代替监督去承担维持大学正常秩序的重任,没有制度约束,就会滋生侵害人权的非法行为。
为什么学生在正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不去反抗而是自我伤害?原因之一是,学生的苦衷难以得到社会的理解,社会舆论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让一些学生退却。以性骚扰为例,告发教授的不端行为要承受巨大风险,因为鲜有法律判决胜诉的先例,不仅正义难以得到伸张,反而会因为社会对受害者品行的怀疑和误解而受到二次伤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龄博士生活条件差导致尊严缺失,加之同龄人生活和事业的发展,引发巨大心理落差,产生了对于亲人的愧疚感和挫败感,进一步增大读博的机会成本。不少女生为了躲过教师的报复或者希望在与同学的竞争中胜出而忍耐,甚至不能否认有学生希望通过不正当交易获得好处。畸形的师生关系导致博士群体心理疾病频发,把教授传导的压力视为理所当然的正当要求,被迫接受和强迫自己去适应导师所说的一些要求,导致一些博士长期遭受心理压力。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空前高度。
中国高校需要树立职业分工的意识。日美欧的著名常青藤高校是私立的,其办学理念是把教育作为产业,遵循市场规律。如果把教育作为产业,那么学生则是学校生产的商品,在完成生产之前,商品决不允许被侵占或伤害。因此,大学制定有严格的道德规范,一旦发现破坏行为,必将受到严厉处罚。我国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该实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以消除滋生畸形师生关系的因素,當务之急是推进以下两项改革: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的地位待遇。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把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使评审制度更加切合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必须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当作真招实招加以兑现,要增强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完善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解除教师生活的后顾之忧,使其不再把科研作为谋生手段,为生计去拉课题、强迫学生做实验、写论文,而是把科研作为学问,潜心问道,静心钻研科研教学,取得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使大学能够汇聚起真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名家名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现代的职业意识。《意见》提出突出师德,使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自己必须首先应该是精神健康和高尚的。除了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建立师德师风等方面的监督制度,建立师德考评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问题。
在新时代,高校要把尊师重教落实到实处,使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建设一支精神健康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建立严格的和真正发挥作用的师风师德监督机制,同样是破解当前高校中畸形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制度手段。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②《北航性骚扰教授被撤长江学者》,《北京青年报》,2018年1月15日。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