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这句话出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于1952年面世,1953年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荣获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它以简洁有力的文字,讲述了一个老人出海捕鱼的简单故事,却象征性地表达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挑战、挫折乃至失败。它塑造了文学史上最典型的硬汉形象,颂扬了虽败犹荣的斗争精神,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作家本人最喜欢的作品。
海明威以文坛硬汉著称,他的作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跟与会的文艺工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海明威情结”:因为喜欢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在第一次访问古巴期间,他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访问时,他又抽时间去了城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他的方式辞别了这个世界。半个多世纪过去,他的作品为何能在国内外无数读者甚至众多文坛名家中造成巨大影响?究竟其人其文魅力何在?他与中国又有何特殊“情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及海明威,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海明威本人曾来过中国,与中国有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
1941年春,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日子里,海明威与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荷恩以职业记者、美国政府特派员身份一起来到中国。其间,海明威夫妇受到蒋介石的破格接待。蒋介石和宋美龄曾亲自请海明威夫妇共进午餐,还整整谈了一个下午,由宋美龄当翻译。据说,蒋介石与海明威交谈时没戴假牙,这被视为一种“看成是家里人”的贵宾待遇。
作为来自美国的使者,海明威也见到了共产党方面的周恩来。在周密的安排下,海明威夫妇与周恩来进行了一次秘密交谈。盖尔荷恩在《重庆之行》一书中曾描述过当时的情形:周恩来当天穿着一件短袖开领的白衬衫和一条黑色的裤子,神态安详,朴素大方。他和海明威夫妇之间的谈话是用法语进行的。宾主双方谈笑风生,毫不拘束,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海明威夫妇从他微笑的面容和炯炯有神的眼神中,知道他明白他们之间的全部谈话内容,而无须通过翻译。
海明威后来回忆:“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驻华使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
海明威對文学创作有过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作品是冰山,只露出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三在水里。作家王朔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的写作曾深受海明威的影响,“认为内心活动通过对话表现就够了,也就是冰山理论那一套。那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技巧,能迅速跟读者达成默契,可见可感”。
“先锋派”作家马原对海明威评价极高,他曾说,文学也有第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枭雄。比如一战后,海明威出现,在那个时代,无人出其右。海明威就是那个时代的第一,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马原有一种写作方式,就是在电脑屏幕前“走来走去,吐一个双音词,单音词,或成语,由一旁的助手记录下来”。他自称这是受到了海明威的启发,“站着写的东西,动感特别强”。
作家王蒙也曾谈到,海明威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我的印象中,近几十年来,似乎只有海明威、马尔克斯对中国的文学影响较大”。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为纪念海明威逝世20周年,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写下一篇名为《与海明威相见》的文章,回忆自己与海明威遇见的那一刻:“我不知该上前请他接受采访,还是向他表达我对他的无限景仰。但无论哪一样,对我来说都不容易。我只是把手收握成杯形放在嘴边,像丛林里的壮汉那样大喊:‘艺——术——大——师!”
对海明威的作品,马尔克斯评价,其作品“都洋溢着他闪闪发光但却瞬间即逝的精神……他的长篇也包罗万象,与之相比,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就在于给人以这样的印象:作品中省去了一些东西。确切地说,这正是他的作品富于神秘优雅之感的原因”。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曾如此评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时间会显示这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他和我的同时代人)所能写出的最最优秀的单篇作品。这一次,他找到了上帝,找到了一个造物主。迄今为止,他笔下的男男女女都是自己形成的,是用自己的泥土自己塑造自己的;他们的胜利与失败也都掌握在各自对方的手里,仅仅是为了向自己、向对方证明他们是何等坚强的硬汉。可是这一次,他提到了怜悯,提到了存在于某个地方的某种力量,是他创造出这一切:那个老人——他一定要逮住那条鱼然后又失去它,那条鱼——它定要被逮住然后又消失,那些鲨鱼——它们命定要把鱼从老人的手里夺走;是他创造出这一切,爱这一切,又怜悯这一切。这是很好的。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着与怜悯着海明威与我的那种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了。”
(摘编自人民网,原标题为《〈老人与海〉征服无数读者 习近平也有海明威“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