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船讯》是一部励志的成长体裁小说,出版之后获得人们的赞誉和各类奖项。这部作品向读者真实地展现了主人公从自然环境中汲取力量回归有序生活,给予充满困惑的现代都市人一剂良药,值得阅读与推广。
【关 键 词】安妮·普鲁;《船讯》;回归自然
【作者单位】王成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圖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4.025
《船讯》的作者安妮·普鲁是美国当代文坛令人瞩目的作家,其代表作品包括《心灵之歌及其他》《手风琴罪行录》《老谋深算》等。同时,安妮·普鲁的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安妮·普鲁的这些作品中,《船讯》是最富有激情的一部长篇力作,《船讯》自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国际各大主流媒体的好评,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和《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等多项大奖,还被搬上荧屏,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船讯》这部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中年男子面对恐惧束手无策,然后从大自然中获取力量,并得到善良人的帮助重获新生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奎尔是一个笨拙丑陋的大块头,在这个世界活了36个年头,却从未得到这个世界的一次肯定。孩提时期,奎尔遭受到父亲的憎恨,以及哥哥的欺辱;成年之后,他又有一段不平等的婚姻,默默忍受着妻子的不忠。然而,原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生活又遭受到更多打击,饱受摧残的他独自带着两个幼小的女儿,跟随年迈的姑妈去加拿大纽芬兰岛生活。在新的环境中,他获得拥有相似遭遇的善良人的帮助,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并把它们逐个击碎,给自己微小的人生重新定位,进而获得自己的事业与爱情。
小说《船讯》塑造了奎尔这个社会上的小人物的形象,并讲述奎尔遭遇各种生活的窘境,如被报社老板随时聘用与解雇的戏弄,父母因绝症自杀而哥哥却不曾露面,不忠妻子与他人私奔等,他从未获得过任何人的肯定。在对这些遭遇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在语言上展现了不羁之风,深入刻画了这些人物的形象。然而,在奎尔将近崩溃之时,作者又在叙事中巧妙地联结人物,使得奎尔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新生。因此,这种独特的叙事策略与故事本身的照应在推进故事情节、表达内容的主题上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品带来的文学魅力。
1.碎片化的语言运用
在小说叙事中,碎片化的语言不仅具有深入刻画和延伸故事情节的作用,还在表达主题上发挥重要作用。《船讯》的语言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其追求老式报刊风格及穿插了纽芬兰当地口语,各种风格语言杂糅,句子缺乏连贯性,甚至自相矛盾。但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解构了语言,打破读者原有的传统阅读模式,营造出陌生的阅读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碎片化的叙事正是奎尔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他卑微地活着,犹如碎片一样。《船讯》中对奎尔的刻画大多采用短语的形式,以此赋予奎尔缺乏主体意识的形象。比如,他“可以忽视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濒临破产的银行、分解中的臭氧层”,这些毫无关系的简单短语堆砌,突显了奎尔生活的单调。又如,他作为一名记者不断被老板解雇与聘用,文中描述到“解雇,当洗车工,重新雇用。解雇,当出租车司机,再重新雇用”,虽未提及主体,但突显了奎尔的无足轻重与任人摆布。正因如此,作者给他起名为“奎尔”—— Quoyle ,这一名字的读音同coil ,即“盘绕起来的绳索,与其他东西没有任何连接,被放置在地上,人们可随意行走于上”。作者巧妙地用这个词来突显人物的个性,奎尔就如同这样的绳索,任凭他人践踏。同样,奎尔的经历也是碎片化的,这种缺憾感透过小说碎片化的叙事更为突显。这部小说中描述到对奎尔最大的打击是不忠妻子的死亡,死亡应该是悲痛的,但文中对这一片段的描述丝毫不沉重,“杰奥车偏离了高速公路,滚下开满野花的河岸,烧了起来……尽是些奇闻逸事,得克萨斯发现一颗巨大的鸡蛋,蘑菇长得像雅舍”。这样混乱的叙事方式,让人们觉得奎尔家人的悲剧因奎尔自身的卑微而变得毫无分量,也正是这种碎片化的处理方式,使得奎尔缺乏主体意识的形象跃然纸上。
2.联结性的情节运用
小说《船讯》的叙事以奎尔的成长为中心,形成各个层面的节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生活残缺的奎尔只是想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想要一个完整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物帮助奎尔达成愿望,犹如粘合剂一样,把奎尔的破碎生活拼凑完整。
第一个节点是奎尔获得帕特里奇的友谊。奎尔因丑陋的外表而感到自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难以忍受孤独,渴望通过与他人沟通交流来获得愉悦的感受。帕特里奇与奎尔是两个陌生人,但奎尔被他邀请到家里做客,他鼓励奎尔积极面对生活,还介绍工作给奎尔。同时,帕特里奇耐心教奎尔写新闻稿,为他成为报社记者奠定了基础。奎尔与帕特里奇的友谊成为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奎尔的生活缺陷没能完全弥合,但帕特里奇成为他不断正视自我的引路者。
在奎尔生活完全破裂之时,他的姑妈出现并带他去祖居重新寻找新的生活,这又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成为奎尔寻找人生价值、获取新生活的关键点。那时奎尔被报社解雇,妻子在与他人私奔的途中遭遇意外,父母的逝去,这些都对他造成巨大的创伤。在这个关键时期,作者让姑妈登场来补救奎尔残破的生活。奎尔的姑妈童年时遭遇不幸,成年后失去爱人,却仍旧坚持生活,她的坚毅让奎尔找到了归属感。所以,奎尔姑妈的出现成为他成长过程中亲情这条线的节点,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奎尔与韦苇的相爱是小说情节的重要节点。妻子的背叛与遭遇不测,让奎尔内心深处难以释怀,他经常被噩梦惊醒,一想到妻子就十分痛苦。但奎尔来到纽芬兰之后遇到了韦苇,内心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激情。韦苇遭遇丧夫之痛,还要独自抚养智商有问题的儿子,但没有对生活感到绝望。韦苇对生活的热忱感染了奎尔,也使得奎尔逐渐爱上她,让奎尔走出不幸婚姻的阴影。
在奎尔的成长历程中,还有许多情节起到了联结作用。譬如,奎尔与报社的同事建立起稳固的友谊,让他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找到社会存在感与认同感。故事结尾,奎尔在纽芬兰扎根,获得重生。结尾处,作者描写道:“奎尔经历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时刻……他大笑,他哭泣,他说‘我能行。”同时,小说中碎片化的语言已不复存在,奎尔的人生和认知都已在联结性叙事融合中达成圆满。
《船讯》这部小说超越了对家庭、社会描写的囿限,更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这部小说讲述都市失败者奎尔从纽约到纽芬兰岛定居,重新找寻自己的价值,在荒野中得到救赎的过程。可以看出,奎尔的成长是从疏离自然到回归自然的过程,他在努力找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方式,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1.疏离自然,摒弃幸福
《船讯》的主人公奎尔过着残缺不全的生活,父母的去世、妻子的不忠、工作的不如意等,使得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城市中迷失自我。破败不堪的生活令奎尔身心疲惫,根本无暇顾及周遭的自然环境。这种情况正是人与自然以及内心世界关系破裂的结果:人对物质占有欲的无限膨胀,腐蚀了人的心灵和品质。此时的奎尔远离甚至厌恶自然,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不到自然赋予他的能量。另外,奎尔父母因无法忍受病痛折磨而离世,其真正原因是他们长期遭受来自附近电站的辐射,使得俩人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此时的自然对于奎尔来说是可怕的,他对自然表现出一种厌恶的心理,感受不到自然给予他的任何能量,一味地埋怨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因此,这时的小说是以人类和自然相分离的行为作为主线,讲述了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而人们却并未意识到,与自然灾难相伴的是人类自身岌岌可危的命运。
2.接近自然,内心彷徨
生活的各种打击接踵而来,奎尔变得更为无助和迷茫,这时他的姑妈出现了,劝导他离开喧嚣的都市生活,追寻祖先的脚步寻找自我。这就意味着小说中的人物想要回到自然中,并与自然亲近,开始新的生活。在去纽芬兰的途中,他驾着小船在大海上颠簸,毫无航海经验的他被卷入大海中,此时他挣扎着学会游泳。这表明奎尔已克服对自然的恐惧,他慢慢接近自然,内心世界开始豁然开朗,适应多变的环境。奎尔与韦苇的情感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海边,奎尔向韦苇吐露心声,虽然韦苇拒绝了奎尔的请求,但两个人的关系已有所发展。这时海浪有节奏地拍打,让他们内心充满温情,打开了内心的枷锁,摆脱了以前婚姻所带来的阴影。作者通过奎尔的心情来表达对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简单生活的向往,小说的主线由疏离自然转为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给彷徨内心所带来的平静。当自然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时,他们也会因肆意消耗资源而感到羞愧,更不愿以破坏生态平衡来换取物质享受。相反,人们希望慢慢接近并欣赏自然的美。
3.回归自然,收获幸福
因得到岛上人们的帮助,奎尔的生活变得愉悦、安宁。奎尔内心已接受并喜欢上这个地方,包括天气、大海、居民及自己的工作。小说中描述奎尔与丹尼斯来到船坞时,他感觉到周围环境给他带来的宁静,他与自然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内心获得了慰藉。之后,奎尔和比利来到海边寻找东西,他因看不清方向而心生恐惧,由此想到自己的祖先与自然做斗争、捕杀海豹的不安生活,反观自己已得到心灵的解脱,感受到自然带来的美好,内心瞬间获得无限的满足。他对比利说道:“大海就像是奇怪的动物,人们无法把目光从它身上挪开。”这说明奎尔开始崇敬自然,喜欢自然带来的壮观景象,感受到自然带给人们的宽广、包容。奎尔的小女儿也曾说:“爸爸,你是海水。”作者借助孩子来描述奎尔的改变,指出自然给予奎尔气质和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带来的安全感,这也说明奎尔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他不再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奎尔从讨厌自然到最后把自然作为依靠,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奎尔从一个排斥自然的失败者,成为一个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成功者,这正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人在走向自我成熟的过程中,要认同非人类存在物以及自然整体。奎尔的成长历程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他从工业化的大都市回到自然和谐的荒野,他对自然的态度从惧怕转变为亲近,并感受和领悟到自然带来的精神力量。也只有当奎尔意识到居住环境与自己息息相关,他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倘若《船讯》只是一本重拾自信的温情小说,是难以获得那么多赞誉、难以感染读者的。《船讯》的文学魅力是主题背后的人生启迪:自我成长。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奎尔的成长展开。奎尔人到中年之时,父母癌症晚期自尽,不忠的妻子与人私奔遭遇车祸,他则频繁遭到报社解雇,生活难以为继。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磨难和考验,每个人面对磨难和考验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能活出自我,有的人则陷入困惑的泥潭。奎尔在这种残缺的生活状态中无法树立自信。对于每个都市人来说,这种社会成长的命运预示着自我意义上的迷茫,也代表着有些人在现代社会的“隐形”状态:难以建立自我。这时的奎尔选择踏上追寻自我的人生新道路,这也启迪读者要想有所成长,必须正视自我,勇敢踏出寻找人生真谛的第一步。
奎尔来到纽芬兰之后,不仅成功生存下来,还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很快找到一份报社的工作,这份工作给予他自由发展的空间。他成长的转折点是一艘希特勒游船出现,他采访了船主夫妇,写了一篇精彩的报道,老板杰克并没有责怪他的自作主张,反而为他开辟了《船讯》专栏,之后他又成为报社主编。他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头衔和全名“总编:R.G.奎尔”。这是奎尔人生的成长,成长使得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奎尔从一个软弱无能、遭人嫌弃的“废物”,最终成长为积极生活、独立自信的主编,这源于他个人的勇敢和努力,他没有被生活的窘迫所打败,而是努力克服自己的懦弱和不安,这些都对读者内心深处有所触动。
《船讯》在各地创造了出版的奇迹,根本原因是小说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我成长的价值。简单的故事情节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自我成长的人生启迪让读者阅读时能感到意犹未尽。面对人生的困惑,翻开《船讯》,或许读者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找寻一条新的道路。
[1]蔡笑颖. 简单生活 幸福栖居——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船讯》解读[J]. 安徽文学月刊,2012(1).
[2]孙冬,刘浩. 那人、那风车和那块长条地——论安妮·普鲁克斯的小说《老谋深算》中的生态哲学和人生哲学[J]. 学海,2006(5).
[3]查依帆. 在人生的岔路口不再迷茫——评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J]. 出版广角,2017(23).
[4]曾畅怀. 对安妮·普鲁《船讯》的生态解读[J]. 韶关学院学报,2011(11).
[5][美]安妮·普鲁. 船讯[M]. 马爱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