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地方在行动

2018-05-21 11:21
中小学德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德中学生德育

近日,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推迟早晨上学时间,以保证学生睡眠时间。继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后,黑龙江、福建、江苏、湖南、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已进行或正在推出类似的改革。

专家表示:中小学推迟上学时间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际措施更有意义。学校应以此为突破口,建立“为学生减负是民生”的理念,统筹各种资源力量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慢下来,通过供给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遏制基础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形成一个宽松愉悦,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長的舒适环境。从长远看,减负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做好加减法,尊重学生个性,通过学生评价、家庭评价、教育督导等举措严格落实减负令,尽可能根据学情,因人而异分类或分层布置作业,减少同质化学习负担,减少学生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时间。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4月2日)

贵阳:学生课后免费托管计划实施

义务教育学校放学时间早于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班时间,家长接送学生不方便、学生课后无人看护等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贵阳市政府大力筹措资金,即将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乐童计划”,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据悉,“乐童计划”拟于2018年5月起试行,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除外)开展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本着政府出资,学校负责,家长自愿的原则。托管时间包含早上上课之前、午间休息和下午下课至离校前三个时间段,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区(市、县)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实施“乐童计划”,是继全面开展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营养餐后,结合群众的实际困难开展的又一项便民、利民、惠民的重要工程。

(来源:央广网2018年4月2日)

马化腾:

将网络素养培育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科学教育和网络素养培育对下一代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科学教育培养的是才能,决定下一代的创新能力;网络素养强调道德,在网络与现实融为一体的趋势下,青少年网络素养对网络的运行秩序、问题解决,甚至对整个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马化腾建议在基础教育层面加强和提高青少年科学教育,同时推动网络素养进入中小学基础德育课程,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设立“青少年科学发展”专项基金以提升科学教育与网络素养培育水平。

他还建议,建立“云端实验室”平台和区域性科技馆,系统引入第三方社会优质资源,鼓励和引导结伴帮扶,解决偏远地区科教资源匮乏问题。同时,积极鼓励新兴科技与创新教学方式的运用。将VR、AR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影视、游戏等文化形态融合,开发出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的教育内容;在日常教学中,鼓励探索跨学科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来源:搜狐教育2018年3月9日)

《浙江省中学生德育现状调查报告》发布

近日,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浙江省中学生德育现状调查报告》。调查发现,90%以上中学生认为自己应学习了解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过八成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有明确的规划”,认为理想信念对个人价值的实现非常重要。这说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状况良好,理想信念积极健康。调查也发现,一些深层次的中学生思想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类德育活动的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德育活动由于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而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存在功利化、个人色彩浓厚等问题。三是中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亟需加强,校园生活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调研组建议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夯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巩固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学校还要重视中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高中学生德育的有效性。

(来源:《浙江教育报》2018年3月13日)

王大恒:儒家经典助力学校德育

王大恒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2期《用儒家经典为学生找回缺失的品德》一文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当代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些“新潮”的文化思想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影响。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缺乏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更严重者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儒家经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品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

首先,应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优秀的古诗文,使学生在诵读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分。其次,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礼仪是个人文化修养和内在学识的外在表现。它展现了人的魅力风度,规范着人的言谈举止。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儒家思想的运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用于学生的礼仪教育之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待人接物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最后,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言必信,行必果”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处,也是儒家推崇的做人与处事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诚实做人,真诚待人,并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充分做到防微杜渐。

滕春燕:“由公及私”公德路径下的教育举措

滕春燕在《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2期《从“由私推公”到“由公及私”——当代中国儿童公共道德行为发展状况及其对德育的启示》一文指出,在公共领域中,人的行为受到行为本身是否符合规范、履行社会责任或展现公共精神的考量。由此,由“公”出发的公德路径是以公共伦理为基本出发点的。

在这样的公德路径下,教育有两个层面的举措:第一,在学校德育层面,充分发挥学校“准公共领域”的作用,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与行动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区分个人道德领域与公共道德领域,并依照不同的道德原則行事,加强学生公共理性的启蒙与培养。其次,打破“道德教育在道德课堂中进行”的狭窄德育思维,打通道德课堂与学校整体生活的联结,以“生活共同体”的基调来建构学生的在校生活。最后,鼓励学生以学校公共生活为基础投身于更为丰富的公共生活实践,培育以公共伦理为基本出发点,以人道、互助和个性自由为底蕴的公共精神。

第二,在社会环境层面,加强社会道德环境建设,提升社会支持系统。应当将儿童的公德培养与公德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公德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公德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为社会整体公德提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硬性规定”的范式保障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得以实行;另一方面,通过宣传以及鼓励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等方式,逐渐营造崇尚公平、和谐奋进、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美国:早期儿童教育

改革指向公平与优质

近年来,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加强对早期儿童教育的干预力度,期望通过整合原来独立的、碎片化的实践措施,形成项目、服务与决策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为早期儿童养护与教育发展构建一个综合、高效的支持体系。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的实践意义在于:第一,能缩小儿童未来学业表现的差距。第二,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的融合。第三,提升学生高中毕业率与升学率。美国政府日益重视将普及和发展早期儿童教育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儿童青少年中途辍学、降低社会犯罪可能性的重要举措。

针对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美国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美国政府组建资源整合与决策咨询机构,倡导各州建立早期儿童咨询委员会。第二,制定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全美州长协会与州首席教育官理事会联合发布《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分学科和学段规定了K-12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目的在于强化幼儿园、小学与中学各学段间课程教学的衔接与融合,为所有儿童的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第三,构建早期儿童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第四,开发项目质量评估与改进系统。第五,建立儿童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第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来源:《外国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公德中学生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