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法下的英语新课堂

2018-05-21 08:41曹艳梅
读天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课堂英语

摘 要:随着导学法的推广,它对传统教学是一个严重的冲击,它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了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导学稿有了质的要求,课堂成了激情燃燒的动感地带。

关键词:导学法;新课堂;英语

导学法是现代教学,它和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体现了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相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课堂教学,英语教师角色是一个大的冲击与洗礼。它所承载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向学生转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在课堂上,英语教师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由传统的“接受”转变为“自学”,可能刚开始,我们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我校推行了近一年半的导学法,这让我收获颇多,导学法主要在导,但教无定法,也可以用其他教法与导学法相结合,灵活运用。不能死搬教条,一风吹或一刀切,导学法是很灵活的,给了英语老师很大的个性空间。以下是我在我校推行导学法以来对导学法下的新课堂的认知:

一、 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教法是单纯的英语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没有参与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是消极的,只是单纯地记忆老师所转述的知识结论。节节重复,学生很容易厌烦,使学生总以耳朵以及听觉神经系统通过动耳听为接收和传输信息的主要途径,容易负荷过重而引起疲劳。这正是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精神不振,甚至打瞌睡的重要原因。学生感受到的是司空见惯的形式,耳熟能详的语言,由于学生有好奇追求新鲜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被扼杀,成了学习的机器。

新课改实施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尽管英语老师们的设计很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英语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有的英语老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这道题就这么答了,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深刻,正确,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老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

二、 在教育过程中,英语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着变化

(一) 导学法要求老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的参与者

作为参与者,英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者”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英语老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说、做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尽可能多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师与学生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英语老师并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而是以一个交流者、倾听者、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该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中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英语老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 要注意创设学习情景

在英语课堂上要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要组织好协作学习,老师要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互动,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要促进问题的解决,老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学习。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时,老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真正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还给学生时间,还给学生个性,还给学生权利,还给学生尊严。

(三) 导学法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方面,老师课前要下大工夫,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髓,研究参考书及手头相关资料,匠心独运,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学历基础、学习兴趣的多种训练。作为“导”和“学”的融合的媒体,老师用“导”的时候要少到极限,将尽量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宽裕的自学空间。老师要有预谋的匠心,为学生创设内动与外动多个机遇,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课堂语言要字字饱满清晰,语速适中,抑扬顿挫。

三、 导学法下的课堂形式与氛围

(一) 要给学生创造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比如:在英语课堂上,课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景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网络、教参等资源多给学生创造看的机会,使老师的眼睛“活”起来,让学生在看的同时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二) 要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语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掌握新知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 要创造做的机会,让学生的手“活”起来

有了新知并不等于有了能力,只有知识内化了,才能说知识就是力量。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提高能力。

总之,我认为我们的英语课堂不应该拘泥于形式,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有导学法的三环扣,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有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才是成功的课堂。课堂教学不应该是固化的独白,居高临下的讲述,应该通过课堂引导学生逐步走向互动,走向活态关系,经过平等交流达到认知的升华和形成必要的技能的过程。让教学带着悬念,让学习插上翅膀,让学生在熟识与新奇、严禁与活跃、快乐与想象中放飞思维,享受学习的快乐。

作者简介:

曹艳梅,河南省新郑市,河南省新郑市外国语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堂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打造数学新课堂
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