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静
杰美特2017年12月发布申报稿,但这并非公司首次申请上市,早在2015年6月杰美特就首次发布了申报稿,但是2016年6月因2015年净利润、毛利率双双大幅下降而被终止审查。
根据首次申报稿,该公司在2012年到2014年的净利润还分别高达7182万元、6623万元和5621万元,而2015年上半年则出现了380万元的亏损,对此公司给出的原因为“海外市场销售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从该公司本次发布的申报稿来看,2015年实现净利润2290万元,相比2014年和2016年的5621萬元和3369万元均有不小的差距。
但真正值得忧虑的还是杰美特的未来业绩表现,根据二次申报稿,该公司在2017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略低于2016年全年5.56亿元销售额的一半;净利润872万元,仅相当于2016年全年利润3369万元的1/4。这不禁令人担忧,在二次申报上市的关口,杰美特是否又会上演业绩“滑铁卢”?
相比表面的业绩数据,杰美特申报稿数据的真实性才更加值得拷问。
两次申报稿中均包含了2014年度的财务和经营数据,但是部分数据却存在较大矛盾。在2015版申报稿中,杰美特披露2014年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为5986万元,占比19.01%,即2014年度营业成本金额为3.15亿元。而在二次申报稿中,上述数据分别为5986万元和19.32%,即2014年营业成本仅为3.10亿元,二者的差距在500万元以上。
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杰美特在前后两版申报稿中确认的2014年度营业成本存在差异,最终会导致全年净利润也出现差异;但事实上,合并利润表数据均能保持一致。原本存在于营业成本中的500万元差异金额,却在管理费用项目下“找齐”,2015年版申报稿披露的2014年度管理费用为5557万元,而最新版申报稿中为6063万元。细分来看,两版管理费用明细项目中,2015版申报稿认定的2014年度研发费用和人力成本分别为1714万元和1298万元,而最新版中则分别为2221万元和1648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杰美特前次申请上市的审计机构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而本次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也从招商证券变为东兴证券,这或许是杰美特推翻前次数据的直接原因。而针对部分细节数据,杰美特在前后两版申报稿中也存在更多矛盾之处,则更加凸显出杰美特财务数据披露方面疑点重重。
例如,针对2014年度采购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塑胶原料金额,2015版申报稿中为1414万元,占比为5.71%,而在最新版中为1268万元,仅此一项就相差150万元左右。
此外, 2015版申报稿披露的塑胶原料、PU料两项原材料价格分别为22.8元/千克和19.33元/码,而在最新版申报稿中分别为23.48元/千克和23.21元/码,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U料采购价格前后偏离幅度高达20%。
更何况,杰美特在2015年版申报稿中披露2014年度采购PU料735万元,相比最新版申报稿披露的713万元多出数十万元,再考虑到前述的2015版申报稿披露的2014年度PU料采购价格还略低,意味着杰美特在前次申报稿中认定的2014年度PU料采购数量远远高于最新版申报稿中确认的数量。
但在此基础上,杰美特前后两版申报稿中披露的2014年末存货原材料账面价值以及当年度营业成本等数据均完全一致,丝毫未受到PU料采购数量前后差异巨大的影响,这不得不令人怀疑该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
对于杰美特这样一家曾因盈利能力骤然恶化而被终止IPO审查的公司而言,在二次申报过程中又存在如此多的财务数据疑点,该公司还能否通过本届以严厉著称的发审委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