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设的腐败风险

2018-05-20 13:59高松林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建设的同时面临多种风险,包括腐败风险。中资企业要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投资环境、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腐败状况与特点,更要学习国际反腐败标准及法律法规,从而建立腐败风险意识、合规合法经营意识。

关键词:一带一路;投资建设;腐败风险

中图分类号:D52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6-0-01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提到要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这是对中资企业在投资建设中“不能腐”的最高要求,更是提醒中资企业要高度重视贿赂与腐败问题,避免违规经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诸多的风险,腐败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尽管在很多地区和国家“通融费”或贿赂可能是获取商机的必要手段,但这也会成为投资者丧失竞争机会、受到法律制裁的导火索。目前,国际针对贪腐的法规文件很多,如《联合国反腐公约》、《联合国反对国际商业交易总的贪污贿赂行为宣言》、《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等,“一带一路”国家也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例如缅甸的《反腐败法》(2011年)、俄罗斯的《反腐败法》(2008年)、越南的《反腐败法》(2005年)、英国的《反腐败法》(2003年)等。

根据笔者对某“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资企业调研发现,多数国企、大型民营企业对企业合规经营、廉政建設给予高度重视,在既适应东道国环境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中具有成熟的经验分享,对于要走出去投资的中小型中资企业值得借鉴。

第一,中资企业开展业务时要树立腐败风险意识,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根据透明国际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重点区域是腐败较严重的区域,须认真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投资环境、社会文化、腐败风险等,理性面对复杂的国情;另一方面是中资企业自身的腐败风险。针对东道国法律法规不健全、落实不彻底,部分政府部门低效,通融费费、赠送礼物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社会文化,这对中资企业存在着腐败风险。中资企业既要讲究投资策略,又要努力做到不急功近利,选择做腐败风险小的业务等,努力杜绝腐败风险。

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中资企业走出去时要建立合规合法经营的意识,提高自身预防腐败的能力,建立健全企业防控腐败的机制。中资企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建立合规经营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合规合法经营的理念,从各级管理层坚决拒绝腐败现象,建立源清流清的企业氛围。

公司合规经营机制的建设——建立海外公司的合规运营考核指标、加强多部门互相监督的机制、设置内部监管机构、明确腐败严惩机制、提高企业员工待遇、外派员工多国轮派等多举措,杜绝或减小发生腐败的机会。

风险评估——企业在投资风险评估中,注重腐败风险的评估,企业运营面临的腐败类型、事件等,定期进行更新、公布等。

建立外派培训制度——针对外派人员,特别是诸如企业业务部等与本地接触的部门,要全员进行培训,培训要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反腐法律法规、企业合规运营、腐败对企业运营风险、如何处理日常工作的腐败问题等,让全员对腐败情况有清楚认知和高度统一。

本地文化适应机制——为了避免的腐败风险,可以在不违反反腐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根据当地文化,准备价格合适的公司正规礼品,既能宣传企业影响,也能杜绝和减少腐败事件发生。

第三,中国政府可以为企业应对腐败问题提供有理有据、及时有力的指导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诸多,经济发展、政治、宗教、文化等差异非常大,中国政府对于企业对外投资腐败风险提示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加强对中资企业投资腐败风险的宣传,树立合规经营的意识。对于走出国门早、投资经验丰富的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但对于腐败风险评估还没有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针对近年中资企业由于不合规经营遭到的巨额惩罚的代价,中国政府对于更多国企、民企甚至是私企在经营风险、投资腐败风险意识的树立具有引导和指导的积极作用;二是建立反腐败预警机制。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邀请相关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腐败状况与反腐败的情况进行研究,为企业提供货真价实的依据;三是完善中国的反腐败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既可以让中资企业有理由坚决拒绝贿赂外国公职人员,也可以让心存侥幸、不合规运营的中资企业受到制裁,树立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廉政形象;四是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依照《联合国反腐公约》规定,加强与国际社会,以及东道国就有关反腐问题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有效惩治腐败犯罪,保障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郭秉菊.“一带一路”框架下反腐败机制的重构[J].前沿,2015 (11):63-67.

[2]张德友.反腐败走出国门,护航“一带一路”建设[N].检查日报,2017-5-23(008).

[3]透明国际组织.全球腐败情况报告.2017,9.

作者简介:高松林(1982 -),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现供职单位:中国联通研究院、中级经济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