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维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维护和促进健康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机构,除了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功能,还有着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如何凭借自己现有的优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既是高校实现成功转型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大健康产业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期为高校转型与社会协同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体育资源服务社会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高校开展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服务的现状。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专家观点,奠定研究基础和方向。
1.2.3 实地考察法 考察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体质健康教学实验中心、苏州大学体质健康检测中心、武汉市江城E家科学健身服务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体质健康评估中心,了解高校开展体质健康监测的项目和服务内容、运行和管理。
1.2.4 问卷调查法 对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的体质健康服务对象各发放问卷140份,共计560份。回收问卷468份,回收率83.57%;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7.01%。
1.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将“运动指标”和“健康指标”相结合,而且更加重视健康指标的测试。其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1)身体形态指标检测;(2)身体素质指标检测;(3)心肺功能指标检测;(4)肌肉功能指标检测;(5)身体成分检测;(6)骨健康检测。主要检测内容和指标见表1。
对比高校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服务和中国国民体质检测(表2)的主要内容发现,其分组依据考虑到年龄、性别因素,分组方式一致,但在主要测试内容的选择上,高校体质健康检测服务的内容更加注重健康检测项目和指标的选择。这一变化趋势符合国际体质健康研究的发展,也与我国民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增高有密切关系。
2.2.1 校地结合的服务方式 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融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推广、普及体质健康检测,改变普通民众对体育的片面认识,提高民众的体育素养。普通民众对体育健康事业的关注也会增加政府对体育的关注以及投入,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良性发展。
表1 高校体质健康检测服务的内容和指标
2.2.2 校企结合的服务方式 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方法推广、科学健身指导等,提高企业员工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协助企业工会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开展体育工作。
2.2.3 校校结合的服务方式 高校与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质健康检测机构或中心或室合作,广泛建设合作基地,并将其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阵地,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以体质健康服务为切入点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面,实现了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
2.3.1 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各高校在体质健康领域都有良好的人才贮备,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研究生、本科生。良好的人力资源是该项工作能够得以持续、科学的发展的前提。
2.3.2 齐备的硬件设施支撑 各高校在体质健康检测硬件建设方面都能保持与国际体质健康检测设备的发展相同步,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标准化和国际通用性,保持客户认同感是该项工作长期开展的重要因素。
表2 中国国民体质检测的内容和指标
表4 公共体质健康检测供给满意度调查情况一览表
表5 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情况满意度调查情况一览表
表6 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服务保障满意度调查情况一览表
2.3.3 前沿的学科理念引领 高校应利用学科优势,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该领域形成规模和特色基础,服务社会和民众需求。思想是行为的主宰,没有前沿的理念做引领,一切都将会故步自封,原地踏步,更不可能有创造性乃至创新性突破和发展。
2.3.4 先进的研究成果转化 高校通过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有助于形成自身研究优势,并进而强化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位置。高校只有坚持探索学科发展趋势和规律,大量集聚专业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实施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才能形成自身优势和发展特色。
2.4.1 保持学科发展的先进性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一流学科也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通过积极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服务,可以强化学科意识,推广先进的学科理念和知识。
2.4.2 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 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服务就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研究的针对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学科建设需要。
2.4.3 加强成果转化的时效性 体质健康检测服务作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一个切入点,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带来高校学科发展的机遇。
2.4.4 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性 在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中,体育公共服务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公共服务的非均衡性深受诟病,而体质健康检测服务使得更多民众开始全面接触体育学科、重新认识体育学科,也使得广大民众得以亲身体验体育学科研究成果,切实享受体育学科研究成果。
表3~表6显示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服务设施建设、对公共体质健康检测供给、对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情况以及对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服务保障的满意度。在民众对高校提供的体质健康检测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整体情况是不满意状况均超过50%,如果合并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选择项,合并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选择项,满意和不满意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公共体质健康检测服务目前的整体发展和国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之间还存在差距。
3.1 高校开展体质健康检测服务要积极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提高服务的主动性,才能真正培育起体育健康服务这一市场环境,进而达到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3.2 民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已向品质化方向发展。高校应加强个性化的效果追踪评价,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细化。
3.3 体质检测服务内容单一,较难满足民众的需求。高校应加强体质健康检测服务策划,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背景差异人群的体育健康服务需求。
3.4 民众对服务的快捷性与简便性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体质健康服务的实时性,方便民众服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