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摘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一种互助交流、共同成长、提高成绩、锻炼能力的学习形式。我区在“DJP”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并结合“生本教育”的合作学习已深得师生的喜爱。通过近年的小组合作的教育教学尝试发现小组合作学生期望值高,小组合作让学生展示自我风采改变学习角色,小组合作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提高自身能力,小组合作大面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组合作 激活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200-02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协作性强、参与面广、“零距离教与学”的互助学习形式,既能使学生轻松掌握文化知识,又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组织、讲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一、小组合作是学生非常期望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区提倡“DJP”教学模式下以学案为载体的“导讲评”,“DJP”教学是在学生利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内容,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讲解、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并结合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如鱼得水。如果在课堂中,要面向每个学生作讲解,很难做到这个要求。我经常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要好,喜欢下课时聚在一起交流、说笑,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小群体。因此,必须得发挥班上的小群体这一特点,使小群体成为学生合作小组。小组学习能使小组学生感受到亲切、心情愉快,学习起来也特别认真有劲。
二、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展示自我风采,改变了学习角色
“DJP”教学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導”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要求教师当好“导演”,为学生搭好“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小组合作构建合作交往平台,提高了自身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数学能力,不仅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水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亲自体验认知的过程,从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对话。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展示自我、合作交往的平台。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探索、体验生活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交往、满足与发展。同时学生明白成功靠集体力量获得成功,靠齐心协力换来成功,靠需要付出汗水和辛劳取得成功,增强了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勇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和讲解能力。
四、小组合作提高了我班各科最低分和最高分,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组织和讲解能力,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小测验中也体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在数学教学中我班每周有一个阶段性小测验,算出各个小组的平均分,平均分在全班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9.5分,第三名加9分,第四名加8.5分,第五名加8分,第六名的加7.5分,下次小测验时对比上次的小测验,每提升一名另加1分,学生非常在乎这个得分,每次小测验完后,小组同学主动相互帮助,一帮一,二帮一,或者三帮一。都非常希望自己小组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在每次区上质量监测下来,我班最低分至少提高20分,我班的最高分有了满分,还不只一个,且高分人数更多了。最低分和最高分的提高归功于小组里的互帮、互助,和个人的讲解。
我们要很好地利用DJP教学,以导学案载体,充分发挥学案的引导作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讲解和多元评价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与互助,学校教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基本的合作方式。合作、互助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教学和谐统一,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统一,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富英,王新民,谭竹.DJP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J].中国数学教育,2009(7-8):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