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高职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18-05-19 09:31王小花高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生校企合作

王小花 高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培养高职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完善制度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和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就业指导全程化、加强校内外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开发、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高职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生 就业能力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级专项课题“校企合作机制下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5ZX2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37-02

随着毕业人数增加,高职生面临更严峻的就业竞争。因此,高职生必须不断提升就业能力、自我综合素养,把自己锻炼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校企合作是提高其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校企合作培养高职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就业能力和校企合作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工作部门、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方式是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的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相关工作,以适应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培养高职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合作中,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甚至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只提供一些无技术含量或者含量低的岗位,缺乏系统培训和指导;学校注重自身利益,认为企业接受实习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没有考虑双方互利的合作机制。学生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实践内容和企业需求结合性不强,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践的政策和实习设备支持力度不够,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高就业能力。

(二)校企合作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不强。学校大部分教师无企业实践经验,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指导。企业指导人员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工作指导,学生基本靠自我摸索。

(三)缺乏有效的校企双方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实践管理平台。部分管理平台仅限于交定期工作汇报而没有在管理平台上真正对学生实施管理和指导。

(四)课程、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课程和专业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合理设置,教学偏理论轻实践。

(五)校企合作中的就业能力培养缺乏系统化和全程化。学校和企业没有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特征和社会需求系统的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全程化指导。

三、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由学校、企业共同研制校企合作培养就业能力的机制,建立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以保障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长效性。包括学生与学校、企业与学校顶岗实习的协议,实习管理人员与指导人员的规范,实习生行为规范,及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规范等。

(二)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地进行专业和课程设计,邀请相关行业知名企业家参与与课程设计和教案的审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完善专业结构,使课程的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且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校企合作方针,开发多种就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一是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引进实践管理平台软件,实现企业和学校指导老师双向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三是引企入校开展招聘会和宣讲会,并邀请企业人士来校讲座和授课。四是邀请企业人士指导旨在培養学生就业能力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如毕业设计作品展、创业创意大赛等。五是1+N就业指导模式,每十几位学生配一位老师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指导学生合理科学就业。六是通过顶岗实习、广交会实训、社团活动等实践平台,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

(四)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去下厂实践,将实践经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通过传帮带活动,提高整体教师的实践技能,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五)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就业指导全程化建设。整合校内外就业服务资源,发挥校友、企业人士的指导作用,借鉴与汲取企业的有益资源,开设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并进行督导与跟踪服务,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校友担任课程的主讲或座谈嘉宾,丰富课程的实践价值。

(六)针对就业能力的培养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的重点是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实践、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向考核。

参考文献:

[1]胡海燕,张磊,陈捷.校企合作的多赢之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2,(7).

作者简介:

王小花(1980-),女,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燕(1981-),女,河南南乐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职生校企合作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