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巧 张晓艺 黄博
这些村支书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业转型进一步升级,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3月初的北京,寒气渐退。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如期抵达会场,148人的团队中,有12人的身份相同——“村支书”。
这12位村支书从最基层来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并且是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四川田间地头和老百姓身边,本刊联系到他们,他们在全国两会上准备了哪些建议?说出了什么心声?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
3月22日,王永兰刚刚从北京回到米易,就又投入新的工作中,她要消化十多天来学习到的两会成果,后面还要讲给乡亲们听。
从1996年任独树村妇委会主任,到2014年任独树村党总支书记,20多年来,王永兰一直扎根基层,为村民谋致富路、谋好日子。
二十多年前,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果树专业毕业的王永兰,眼巴巴地看着祖辈受穷的乡亲们,心里十分不安。经过调查走访,她发现独树村穷就穷在产业结构上。于是,她积极向村党支书和主任建言献策: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1996年,王永兰因在妇女“双学双赛”工作中成绩显著,担任了独树村妇委会主任。
那些年,王永兰积极发动妇女,动员家人“不种谷子种梨子,不栽包谷栽樱桃”。发展到现在,独树村已经有11000亩林果业种植,每年为全村带来了2580万元的收益,2015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4000多元。
產业立了起来,交通不便却又成为制约村民增收的一大阻碍。2007年,王永兰任独树村村主任,上任之后,她就把村道建设作为独树村增收致富的首要任务。如今,独树村村道及村里的机耕道实现了“社社通”,十多公里长的机耕道已全部完成硬化。
2016年,独树村被评为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这里也是米易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现在全村积极发展“康养+农业”。在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中,王永兰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干练,始终把群众的急事难事当作自己的事。她的工作也获得了乡亲们的肯定,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等10余项荣誉。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王永兰学习到了很多。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村支书,她对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一个都不能少,要产业振兴,就要把我们的产业发展成规模,发展强大,走向正规化道路。以前米易注重产品,现在开始发展‘康养+农业。”王永兰还认为,乡村振兴光靠村干部是不行的,还要实行人才振兴,要吸收大学生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要把产业、人才、资源都整合到一起,才能建设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