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兰,张壤之
(东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性病科,江苏 东台,224200)
敏感性皮肤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成人面部皮肤对环境、化妆品等因素感觉不适,存在灼热、刺痛、瘙痒感,并伴有水肿、红斑(潮红)等症状,多发于女性群体[1]。根据2017年专家共识,敏感性皮肤不包括由皮肤疾病引发的敏感性皮肤[2]。目前,临床治疗敏感性皮肤主要以外用药为主,但部分患者使用外用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为进一步探究敏感性皮肤治疗方法,我院对40例敏感性皮肤(血热风盛型)患者采取了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2]:所选入患者均符合敏感性皮肤相关诊断标准,皮肤在红斑基础上存在毛细血管扩张,伴或不伴又瘙痒、刺痛、肿胀及紧绷感。符合敏感性皮肤血热风盛证相关症候。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皮肤损伤严重,存在流脓、糜烂、渗液者。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敏感性皮肤(血热风盛型)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0)及对照组(n=40)。其中男4例,女36例,年龄为18~47岁,平均年龄为(35.1±6.1)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1.9±0.5)年;对照组中男3例,女37例,年龄为18~49岁,平均年龄为(35.4±6.4)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1±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用化妆品,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每日用温水洁面,维持充足睡眠。对照组采取他克莫司软膏(国药准字J20140148,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治疗,2次/d,早晚清洁面部后,在患处皮肤涂上一薄层他克莫司软膏,轻轻擦匀,完全覆盖,10d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取穴肺俞、膈俞、印堂、四神聪、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颧髎。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其中肺俞、膈俞、曲池、印堂、合谷、颧髎等穴采取捻转泻法;四神聪采取捻转补法;血海、三阴交采取平泻平补法。针刺过程中要求所有穴位得气,留针30min,每隔5min行手法1次。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采取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症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灼热、瘙痒、刺痛、肿胀、鳞屑)进行评价,每项症状评分为0~3分,总分愈高说明症状愈严重[3-4]。
治疗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5],痊愈:治疗指数高于90%;显效:治疗指数为50%~90%;有效:治疗指数为30%~49%;无效:治疗指数低于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比较(x ± s,分)
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5.00%)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目前认为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是一种累积皮肤屏障 —神经血管—免疫炎症的复杂过程。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皮肤屏障功能会受到损伤,导致感觉神经传入信号增加,增强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致使皮肤出现免疫炎性反应。当皮肤感觉神经功能失调时,TRPV1将被激活。TRPV1于角质形成细胞及肥大细胞当中表达,其活化会促进局部皮肤神经递质P 物质、神经降压肽等释放,并对抗原提呈细胞及T 细胞产生激活作用,进而引发免疫炎性反应。
他莫克司软膏主要成分为他莫克司,该药物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莫克司以钙调神经磷酸酶途径,可对TRPV1磷酸化水平进行有效调节,让TRPV1恢复自稳状态,可降低TRPV1活性,从而对皮肤末梢神经反应性产生调节作用,以此来缓解相关免疫炎性反应。同时,他莫克司可提升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并降低经表皮水分丢失,可促进角质细胞间脂质膜重建,并增加角质细胞间天然保湿因子含量,有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6]。
传统中医认为敏感性皮肤属于“面痒”、“面热”范畴。该病多发于面部,归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主要由于阳热毒邪侵犯肤表,蕴郁肌肤,灼皮伤肌所致。毒热之邪入血,蒸于面,致血热壅肤。肤失去津滋润濡养,气血津液不足,久则血虚生风。敏感性皮肤血热风盛型病机主要为血热风盛、血虚风燥,故此中医治疗主张祛风、清热,以达扶正祛邪之功[7]。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他莫克司软膏基础上实施了针刺治疗。从结果来看,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5.00%)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通过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本研究中针刺选肺俞、膈俞、印堂、四神聪、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颧髎等。血热风盛型敏感性皮肤因风、热之邪困肤,因此需疏风、清热。肺俞、曲池、合谷可起疏风、清热之效;三阴交、血海、膈俞可达凉血、活血之功;颧髎可疏通面部气血;四神聪、印堂具有安神养神之效,可起辅助作用。诸穴共用,可祛风,清热,扶正祛邪[8]。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刺对局部皮肤有调节作用。通过刺激腧穴,可增加局部乙酰胆碱、组胺等神经递增增加,可刺激血管扩张,并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局部营养供应,再配合他莫克司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疗效。
综合来看,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针刺治疗敏感性皮肤(血热风盛型)临床效果较优,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郑礼宝,李胜男,黄彬彬,等.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相关性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16(04):320-322.
[2]何黎.提高对敏感性皮肤的认识水平[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31(02):123-125.
[3]何黎,郑捷,马慧群,等.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志,2017,31(01):1-4.
[4]廖勇,敖俊红,杨蓉娅.敏感性皮肤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7,10(04):227-230.
[5]黄媛媛,富秋涛,黄克威.纳米微针联合自体血清穴位注射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 ,2017,7(04):97-100.
[6]曹源,谢志强,张春雷.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年人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和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9(01):4-7.
[7]林佳婷,丁慧.敏感性皮肤的中医辨治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01):117-120.
[8]刘翔,周欢,黄迎玉.微针联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疗美容 ,2016,6(06):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