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浴锅

2018-05-18 11:46周虞涵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8年28期
关键词:热水澡铁锅垫子

周虞涵

【导语】

仔细观察生活,并加以感悟,就不會觉得写作文“无话可说”。本期的文章中,几位小作者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们用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很多有趣有料的素材。

外婆家有一口奇怪的大铁锅。我问外婆这口锅是用来干吗的,外婆说:“它是一口可以洗澡的铁锅,我们都叫它——浴锅。”(1.文章的开头写得怎么样?为什么?)

看着那口黝黑的大铁锅,我实在没办法把它跟洗澡挂上钩。要是在里面洗澡,那还不把屁股给烫熟了啊!就算不烫熟,洗着洗着连人带锅掉到火堆里也不行啊!外婆看出我的疑惑,解释道:“在7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特别艰苦,全村只有两口浴锅,咱们家就有一口。到了夏天,每天会有半个村的人来洗澡。一锅水轮番着洗,最后一个人洗完的时候,那洗澡水就像泥浆一样。村上的人尊敬老人,总是让太祖父、太祖母先洗,然后按照先到先得的顺序去浴锅里洗澡。”我不禁又问外婆:“但是,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浴缸或淋浴了,为什么还要留着这口浴锅呢?”“冬天寒冷的时候,在浴锅里洗个澡非常暖和。尤其是年前,大家都习惯在浴锅里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好干干净净地迎新年。”听了外婆的话,我更加觉得神奇,不禁仔细打量起这口“古董锅”。(2.本段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浴锅的灶台看上去和普通的灶台很相似,但是浴锅的灶只有一个灶眼,锅边上还安装了一个水龙头,水可以直接流进锅内。浴锅是铁制的,直径1—1.5米,看上去很厚、很结实。外公告诉我:“别小看这口锅,它可以承受三四百斤的重量呢。”(3.此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我暗暗想了下自己的体重,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可铁是热的良导体,屁股没被煮熟肯定也被烫得开了花。(4.这里的交代有什么作用?)

外婆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她拿着一块厚厚的垫子,跟我介绍说:“开始加热以后,锅边上会很烫。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有‘法宝——这个垫子里面是一层厚厚的海绵,然后四周再用厚厚的布给缝起来。在浴锅里洗澡的时候,就把这个垫子垫在下面,怎么着也不会烫到你的小屁股啦!”

听完外公外婆对浴锅的介绍,我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到底是谁第一个想到使用浴锅的呢?浴锅到底起源于哪里呢?它有什么故事和传说呢?带着无数疑问,我打开电脑,开始查阅资料。(5.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关于浴锅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传说宋代有一个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苏南一带,途中艰苦,无法洗澡。由于长期没有洗澡,这位皇帝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有一天,当他带着随从经过一个土地庙时,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口大锅,有个随从就提议皇帝在锅内洗个澡,这个皇帝实在无法忍受自己身上的气味,就硬着头皮在锅里洗了个澡。从此,锅里洗澡也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还有一个说法,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纷飞。南方某国在行军时,因冬天在水中洗澡太冷,就发明了锅浴,即烧上一大锅水,大家轮流泡热水澡。(6.对这两种说法的介绍有什么特点?)

通过查询,我惊奇地发现:锅浴是一种江南农家沐浴风俗,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一带——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农村颇为常见,而且早在2008年时,“尚湖锅浴”就已成为常熟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了解完浴锅的神奇,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特别想亲自在这口奇特的浴锅里洗个澡呢!

(指导教师 陶文娟)

1.写得不错。既照应了题目,又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2.语言描写。小作者借外婆之口,道出了旧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苦,凸显出浴锅在当时的重要作用。

3.列数字。通过观察和外公的介绍,列出了有关浴锅的两项重要数据:直径大说明可以容得下一个人;承重高则说明人坐在里面很安全。

4.照应前文的担心,让文章的结构更紧凑,内容更严谨。

5.过渡。从现实中外公外婆的介绍过渡到网络资料的内容。

6.有详有略。第一个传说更生动,因此小作者付出了更多的笔墨;第二个传说则略写,概括了主要内容。

猜你喜欢
热水澡铁锅垫子
Anything Goose
梦幻垫子
铁锅和瓦罐
铁锅和瓦罐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一周洗两次热水澡可治抑郁症
常洗热水澡预防糖尿病
电信局长进澡堂
The Power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