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18-05-18 10:20田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少数民族

田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主流文化习惯不断地发生交流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两者均获得了促进自身发展的养料。为了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在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十分重要。笔者对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主流文化与土家文化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鄂西本土民族文化的特点

鄂西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民族文化虽说受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但是仍然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种类繁多、形式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乐观的民族秉性

鄂西高山环绕,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居住环境恶劣。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该地产生了丰富的祭祀仪式,特别是崇拜太阳神、雨神、地神、火神等,追求风调雨顺。这种祭祀场面宏大,既为娱神,更为自娱。土家族人民采用酣畅淋漓的歌舞祭神,例如“摆手舞”。除了崇拜自然,土家人还崇拜祖先和图腾。土家族把白虎当作自己的图腾,组织祭祀活动。土家人还重视祖先崇拜,遇上重大节日,都会设宴祭祀祖先,以示对祖先的追忆,也向祖先寻求保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过程中,这里的人民在骨子里形成一股韧性,追求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讲究务实。

2.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鄂西地区,丧葬仪式较为特殊,他们采取歌丧、舞丧的形式来表达对死者的缅怀。晚上,亲戚邻里聚齐,唱丧歌,跳“撒尔荷”,打围鼓,“坐夜”。另外还有给死者枕鸡鸣枕、送葬、喊魂、收魂和回煞等特殊形式。这种将丧事当作“白喜事”来对待的丧葬习俗,体现了鄂西地区少数民族对于生死的豁达态度。

鄂西地区的婚嫁习俗也很特别。哭嫁,是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一大习俗。一般女子在出嫁前都要哭嫁,女子不哭就会被认为不贤德。这是土家人对于生活情感的表达,女子临嫁前要诉说对父母养育的感念,对兄妹情谊的不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担心,情感内容非常丰富。

在农闲时节,鄂西地区的人民会开展一些活动来庆祝丰收,或者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比如土家族的跷旱船、打连厢、划采莲船、摆手舞等带有健身性质的活动,以及唱花鼓戏、唱堂戏、唱皮影戏、唱民歌等带有文娱性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体现出了当地人民乐观、活泼的性格。

二、土家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补充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纷争和侵噬也严重地影响了鄂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抗争过程中,鄂西地区少数民族的韧性变得更强,对生存的欲望也更加强烈。这种对抗虽不是一直存在的,但客观地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就土家族信仰文化而言,其主旋律乃是务实精神,即对群体或个体生存利益的渴盼和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体现在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其神灵观念、祭祀仪式、巫术行为、还是文化禁忌等,无不在其文化运演的历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动和调适,以适应其文化主旋律的整合趋向。

随着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融合,鄂西地区的丰富文化以及土家精神,正在感染着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人民。随着民族融合的加强,土家族的文化精神逐渐融合进社会主流价值观里,并且给社会注入正能量,影响的范围扩大,影响的程度加深。其中包括音乐、舞蹈、刺绣、建筑等等形式和内容,都给主流文化提供了源流活水。

同时,在教育方面,鄂西土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鄂西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其优秀的部分也渗入到其他地区的教育教学中,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主流文化对土家文化的冲击

随着民族融合的开展,土家文化也逐渐被其他的民族文化所丰富。作为土家族原始信仰文化主旋律的务实精神,不仅促使其富有特色的信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构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而且对其民族信仰文化也产生着巨大的整合作用,使之成为一种融贯统一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整合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其原始信仰文化中多种多样的神灵的观念整合上。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家人民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也给本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的土家儿女开始走出大山,他们吸收外面的优秀文化来充实土家文化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鄂西地区的繁荣发展,特别是教育的发展。土家族儿女在学习外界文化的过程中也传播优秀的土家文化,比如说土家族的刺绣“西兰卡普”备受外界的欢迎。

但是,这种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使得鄂西地区原有的土家文化收到了一定的冲击。比如民族语言几近消亡,土家吊脚楼也迅速地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土家儿女“男女不分”的民族服饰也换成了现代化的服饰。这是土家民族文化的损失,也是鄂西地区开展本土特色文化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日渐昌盛,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保护和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以促进主流文化的多样性。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十分繁荣,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优势资源。只有每个民族文化都发展繁荣起来,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才会实现。所以拯救式微的土家文化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土家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主流文化的丰富性问题。

要保护民族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以学校为阵营,开展极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为拯救少数地区民族文化努力。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守住少数民族文化的根,保持土家族的民族独立性,是土家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民族的发展要具有自己的本土特色,但同時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于本民族的发展必须是在主流价值观的背景下进行,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剔出民族文化的糟粕,促进鄂西地区教育的多元化。

〔本文系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多元化融合教育研究”(课题编号:2016JB451)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湖北巴东一中。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Dancing for theDead
阿妹回踩了我的脚
土家族情歌
少数民族的服装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土家风情惹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