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东
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自己的“大航海时代”。他曾这样表述海洋的重要性:“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洋。”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线以内60公里的地方,到2020年,这一比例可能提高到四分之三。这组数据来自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一份对海洋着墨良多的“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近年来,各国对于海洋的重视更进一步。比如,欧盟先后在2012年和2014年提出“蓝色增长”战略构想和《蓝色经济创新计划》,针对不同海区进行了海洋产业布局安排,并投入数亿欧元支持海洋科技研发。
某种程度上看,自大航海时代后中国渐渐失去世界领先地位,其原因之一便是对海洋的重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各地先行一步,成为“先富起来”的主力地区。目前,包括港澳台在内,中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共14个,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但即便如此,海洋依然在发展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一个突出的体现便是,海洋承受着陆域发展的环境代价。比如,一些沿海省市向海要地,通过围填海获得城市发展空间;再比如,根据海洋局公布的信息,2016年,全国检测的368个各类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均不足70%,排污口临近海域的91%以上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不过,近年来,这一情况正发生积极改变。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一些地区开始进行一项名为“湾长制”的制度探索。这项旨在压实党政主要领导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职责的探索,让一地一城的领导人,在谋篇布局时,能真正给予“蓝色国土”同等程度的对待。目前,在上述试点地区,区域协调发展,陆海协调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态势,已经开始渐次显现。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起列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如何统筹陆地与海洋的关系,不仅成为临海地区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亦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而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