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涛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不仅地理位置上非常相近,在社会文化上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以来,两国之间就有着频繁和密切的交流。比如在唐朝时日本曾派遣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他们将中国的政治体制、诗文艺术、风俗习惯等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是现在,在日本的很多图书馆中都可以看到《论语》《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日本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在使用汉字来书写和表达,直到现在,日文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汉字。同时,日本也将一些日本化的东西返还给中国,尤其是在近代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很多中国的留学生远赴日本学习日本的先进文化和社会改革,对中国的近代化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在文化上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儒家文化对两个国家的不同影响。中国的儒家文化提倡礼、义、仁、智、信,中国的儒家文化的中心是一个“仁”字,统治者不能严刑峻法、苛捐杂税,要实行仁政、爱民如子,人们之间的相处也强调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儒家文化在传入日本社会后,对日本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日本文化将儒家文化的重点放在“礼”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强调彬彬有礼,有节有序,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所谓的礼节显得比较肤浅,只是流于一些表面上的礼数,比较冷漠。中日两国的民族性格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是一种农耕文化,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中国人家族观念、血缘观念重,安土重迁,行事思维比较中庸圆滑、安稳踏实。日本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海洋文化,日本人面对的是无情的、充满变数的大海,而且日本的国土是狭长的岛国,自然资源匮乏,再加上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残酷的地理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日本人的民族个性是坚强不屈的、尚武好斗的,充满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这种个性也是近代日本频频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之一。另外,这种残酷的自然环境对于日本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时,个人的力量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却足以和酷烈的自然环境相抗衡,所以日本人的民族凝聚力强,集体观念重,他们从小就被灌输集体观念。由此可见,中日两国无论是文化还是民族特性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王敏在《汉魂与和魂——中日文化比较》(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中探讨了中日两国文化上的差异与联系。全书共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着重描写的是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中日文化虽然同源但是后来文化的发展走向却截然不同。第二部分则以日本文化为立足点,阐述了两国之间的交流和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最后一章分析了中日韩东亚三国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和联系,论述了当今东亚三国文化关系的现状。该著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书中有大量鲜活的例子和作者的亲身经历。比如,书中第五章所提及的近藤诚一先生和推进文化外交委员会的成立,作者是亲身经历并附以大量的照片。作者详细论述了推进文化委员会的成立过程,并且记述作者与近藤诚一先生之间的一次交流。当时正值靖国神社参拜事件的爆发,日本国内弥漫着一股反华情绪。在这种政治的氛围中,作者详细描述了與近藤先生的这次会谈,透过这次会谈,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两国人民希望和平发展、友好相处的迫切愿望。也正是通过这次交流,可以发现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的不断增进的可能性,尤其是民间的交流,作者本身与近藤诚一至今的交流就是中日民间关系的最好例证。作者为了完成本书,他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很多材料都是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这些举例增加了论述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作者采用了游记的叙述方式探讨日本社会对于汉字、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及民间的文化交流等中日文化比较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分析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时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可读性强。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便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本书的切入点比较新颖。本书并没有像很多论述中日文化的专著一样,直接从儒家文化、武士道文化等角度论述,而是选择了在两国文化中存在较大差异的动物观念来论述。如,作者开篇便选取了几则有趣的史料和神话传说,说明了“狐狸”在两国文化中形象寓意的不同。中国往往将祸国殃民的美女比作狐狸精,是阴险邪恶的。而日本文化中的狐狸却不是这种负面形象,反而是精灵可爱,深受大众的喜爱。此外,作者结合了大量的时下的热点以及日本文化研究的热点进行剖析,如大禹文化圈。大禹本是中国的历史人物,但是却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成为某种精神上的象征。大禹治水的事迹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日本人的尊敬,日本历代的帝王更是将大禹的政绩和个人精神品质视为治国修身的圭臬。大禹之所以根植于日本的文化中,与日本的自然灾害频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大禹身上那种敢于与自然灾害搏斗和抗争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
《汉魂与和魂——中日文化比较》立足于日本文化,深入探讨了中日文化之间差别和联系,尤其是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展望了两国未来交流发展的前景,对于中日文化的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系长春财经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