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见深刻

2018-05-18 10:20周满梅彭晓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包弟受害者小狗

周满梅 彭晓东

巴金先生的名篇《小狗包弟》已教过几遍,每教一遍,总有一些新的体会;这篇课文,也听过好些老师上过公开课,每听一次,也总有一些新的思索。但发现,这篇文章的好些“精微”之处,往往被一些老师忽略了。

一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虽然其作用在“教参”之类的资料里有所解释,什么结构上铺垫啊,什么内容上对照啊,什么主题上深化啊,但总觉得空洞的很;有些老师上课提到了这一段,多是轻轻带过,语焉不详。这样来分析理解课文,我总觉得有些疏浅了!大家知道,“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小狗包弟”的故事发生在“文革”以前到“文革”初期(1959年到1966年8月),作者为什么要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仅仅是引出下文吗?我总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的去分析问题。我突然想到作者很慎重的把这篇课文放入到《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中,他是不是想用此来“探索”什么?细心的读下去,或许看出什么来了。“文革”的疯狂是突然发生的吗?“文革”的暴行是偶然出现的吗?不是的,在“小狗包弟”的故事中已露端倪。你看:“红卫兵”——那是以中学生为主体的群体,一上街扫“四旧”,“包弟”就成了一个盛誉中外的作家的“包袱”;小孩子一“打门大喊大嚷”,一个从不去想害别人的老人就“胆战心惊”。结果是,作者为了自保,就赶紧把自己(包括家人、中外友人)很喜欢的小狗送上解剖台。从这个故事中看出什么呢?人的自私,可以践踏生命;人的懦弱,可以畏惧专制;人的麻木,可以漠视暴行。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像当时作者一样的人,自私,懦弱,麻木,才使得野蛮可以披上合法的外衣,暴力可以打着专政的旗号,并且能够肆意横行,畅通无阻;也因为此,才使得文明惨遭践踏,人性彻底沦丧到竟不如狗的境地。悲剧的受害者,反倒成了制造悲剧的推波助澜者!也就是说,受害者又成为了迫害者!这是多么可悲啊!我想,这也正是作者忏悔的一个原因所在吧!从这,我才真正看到了巴金老人的伟大——一个受害者,都能忏悔自己的过失,那些迫害者们,你们又能在那里心安理得么?

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这两个故事的联系就在于:“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再现了“文革”这个泯灭人性的大劫难,“小狗包弟”的故事在于“探索”酿成这场大浩劫的深层原因(当然主要是从人性的角度)。

第二个“精微之处”是,怎样理解文章中出现多次的时间性词语?1959,两年以后,1962,1963年或者以后的夏天,1966年8月下旬,整整13年又5个月……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叙述这些时间?大量的时间性词语的出现到底有什么作用?我读后的想法是:一是说明这个故事给作者带来了多么深刻的印象,是清晰的烙印在作者心中,让作者难以释怀。它曾经给他带来了欢喜,更多的是给他带来的煎熬。在那樣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件说不上是很大的事,却让作者背着这么沉重的包袱,且背了这么多年,可见老人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一个多么勇于解剖自己的人,一个真正有着“中国良心”的人!二是说明这场浩劫虽然只有十年,但留个我们心灵上的伤害却是“永远的痛”!它对我们国家的影响范围之广,对我们民族伤害的程度之深,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文革”虽然结束了近半个世纪,但“余毒”远未肃清,如不警觉,说不定悲剧就会重演。三是跟课文中写到的“红卫兵”“小孩子”结合起来看,更看出来作者的伟大之处。“文革”的灾难,不仅扭曲了迫害者的人格,也沦丧了受害者的人性,更可怕的是污染了孩子的心灵!善待生灵,同情生命,本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在这场浩劫中,本该心灵纯洁的孩子,也学会了虐待生灵;本是心怀善良的孩子,也学会了不再敬畏生命----善的天性在慢慢泯灭。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潜在的危害,如果我们再不重塑孩子的心灵,如果我们再不重建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那么,这群“小孩子”将会成长为多么可怕的一代人!那么,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社会!那就像文章中说的“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那是连根拔起的彻底倒塌!

这样一读,我就理解了作者的“探索”——不仅在探索“文革”发生的深层根源,而且在探索我们民族的未来走向——我不仅仅看到了这位“世纪老人”的敢说真话、勇于反省的高尚人格,更看到了这个“中国良心”的对民族未来的深深忧思这种高瞻远瞩的伟大之处!

作者通联:江西任弼时中学;江西任弼时中学。

猜你喜欢
包弟受害者小狗
“害”与“被害”的叙事:延展《小狗包弟》最重要的张力
重读《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小狗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小狗走丢了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