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雄
最近谈“试错”“试对”两个词比较多,因为在研究“新营销”,新东西是需要验证的。
道理能够说服部分人,唯有成功才能征服多数人。试错,这个词有人听不懂。明明是错的,为什么还要试呢?要试对啊!
试对,这个词也有人听不懂。明明是对的,还有必要试吗?
试错,有两个不同的逻辑。
一种试错,是有想法就去试。这种试错是用试验验证想法。用试验验证想法,概率不确定反正我了解的这类试错,多数被证明是失败的。多数是失败的,不代表没有价值。
另一类试错是用试验证明逻辑。有想法先用逻辑证明想法,逻辑否定了,就别试了。逻辑证明了,还要用模拟试验。专业术语叫“沙盘推演”,“沙盘推演”成功了,再到市场去证明。这种试错成功率极高。
试对这个概念很特别。
结果对,道理就一定对?如果此话成立,就不会有守株待兔的说法了。
试对,就是检验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有些试错,结果在意料之中。有一些试错,则需要在想法、逻辑与结果之间进行耦合。耦合,就是相互之间匹配。
比如,有一个项目,想法很多,哪个合理?哪个有效,其实心中没底。
没底,就要去试。试错过程中,就要不断观察,不断提供逻辑解释,寻找耦合之处。
成功的逻辑很多,不是所有的逻辑都有用。通过试错,寻找新的逻辑,也是可能的。类似的试错,我以前经常做。
只要代价不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试错。最后发现,有效的办法在想象之外。
一旦发现有效的办法,就要寻找合理的逻辑。一旦逻辑可行,就要验证逻辑,验证可复制性。
这个阶段,就转入试对。
让谁试错,这是个严肃的问题。
多数时候,新人比老人试错有效,新品比老品试错有效,新市场比老市场试错有效。
其中的逻辑在于试错没有存量包袱。很多时候,愚蠢不是因为智商,而是因为存量。
试错无常道,最怕一根筋。遇到问题,一根筋錯到底,不论多么有逻辑,都没救。
随机应变,灵活多变,逻辑与想法不断耦合。这个过程,是反复发生的。
所以,聪明人把有问题的事情办成了,笨蛋把成功的事情做砸了。
让合适的人试错很重要。
试错无常道,最怕一根筋。遇到问题,一根筋错到底,不论多么有逻辑,都没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