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残疾大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表现,并分析形成原因,能帮助我们采取有效的教育管理对策,本文就如何进行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关怀做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校残疾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 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
(一) 孤僻,不愿意表现
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缺陷,参加集体活动他们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勇气和努力,可能还存在一定障碍。活动中,他们会担心被同学发现原本不那么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害怕因自己的表现不好而被人嘲笑或歧视,促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公众场合表现。久而久之,逐渐养成独处的习惯,会变得孤僻。
(二) 自卑心理
残疾大学生在各方面都面临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周围人对他们的不理解,不能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异样的眼光都会促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学习和生活中,他们需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一旦事情没有处理好时,他们会更容易归因于自己身体上的不足。感情上,他们望得到异性的认可和接纳,又担心因为缺陷对方看不上自己,也会遭遇一些挫折,这种诉求和现实情绪的交替增加他们的自卑感。就业上,他们面临着严重的歧视,在竞争中更显被动,没有优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感。
(三) 自尊心强,敏感
残疾学生更关注自己,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非常敏感,如果其他人做了有损他们自尊心的事情,他们往往会难以忍受,会产生愤怒的情绪,甚至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
二、 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表现的成因
(一) 生理上的缺陷
生理缺陷是导致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最直接原因,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们需花更多精力完成正常人轻松就能完成的事情,甚至有时通过努力都不能达到良好效果,形成挫败感,会造成心理的无助感加重心理负担。
(二) 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许多残疾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好心态、正确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对一些可以帮助融入集体和提升自己能力活动,因害怕参加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使自己成为边缘人。
(三) 社会支持缺乏
有研究表明,残疾人的心理健康与其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残疾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导致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外因,对他们的不理解甚至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心理疾病,使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
(四) 社会竞争激烈
就业形势严峻,残疾大学生面临比普通学生这更大的就业压力。很多企业单位在招聘时,都不愿意录用残疾人,残疾大学生要想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认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心理上就务必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压力。
三、 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一) 做好心理普查工作,建立残疾学生档案信息库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了解残疾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及日常表现,在尊重他们意愿的情况下了解其致残原因。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更新心理档案,并针对相关记录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对他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二) 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树立自信,提高综合素质
引导残疾学生正确认识生理缺陷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逆性,学会坦然接受现实,但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境遇,认识到这些缺陷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补偿的。要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适当调节。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点滴进步,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在身体情况有缺陷的情况下,提升综合素质,尽力做到全面发展。
(三) 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并接纳残疾同学的不完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高校在落实针对残疾人的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多数教师没能从心理上接受残疾学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歧视。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心理上接受他们的不足,认可他们所具备的能力,并允许他们有“不完美”。
(四) 在政策和经济帮扶同时,给予更多心理上的关心和认可
残疾大学生在其成长和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伴有一定经济负担,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所有残疾大学生基本都受到国家不同程度的经济帮扶,但要帮助残疾大学生健康成长,应深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在相同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较高心理或物理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给予残疾大学生必要的心理认可和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关怀。
(五) 建立家校互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教育认同不稳定状态,大学生的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支持后盾。残疾同学又因其本身性格孤僻性,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大,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现状,帮助残疾大学生健康成长。
(六) 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
自卑感的产生关键源于社会评价,友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减少自卑感。大学校园是残疾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树立好营造友好的校园环境,在学校公共设施中照顾到残疾群体,在活动中尽量周全地照顾全体同学,减少对残疾大学生的隐性歧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心理适应,减少他们的无助感和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大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航标。残疾大学生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们也有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在和谐美好融合的大学环境中,大学才有可能把残疾大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强,鲍国东.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4):267-268.
[2]杨晓峰,许思安.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12):83-89.
[3]高承海,刘显翠,侯玲.青少年学生教育认同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4,(2):61-65.
[4]蔡安,王火生.简论幸福大学[J].教育学术刊,2012,(12):10-13.
作者簡介:
龚乐,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