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雯
这是一家位于上海南郊的包装印刷企业。如果单纯地看到这行字,你的脑海里会瞬间勾勒出怎样的画面想象:或许是略显老旧的厂房里,工人们正辛苦地给机器上料;再到下班时分,厂门口黑压压地走出一群50、60后。
其实,这样的想象不能被怪责刻板印象,只是坐标奉贤柘林镇的奉其奉印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太过超前、独树一帜。两年里拔地而起的企业高楼,宽敞、明亮、大气,甚至有了CBD的高档感。在厂区,随处可见穿着时尚工作制服的年轻人。
企业的核心重地——智慧工厂,在业界已相当知名,访者纷至沓来。拥有两条高端制造联动印刷线,一只印刷精美的纸盒,历经印刷线数道工序,从硬纸板到成品,只需短短数十秒。而在15000平方米的偌大厂房里,仅需近十名工程师负责“监工”即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声名远播的智慧工厂,不只是外人看到的“短短数十秒”这么简单。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智慧工厂的内核由运营物流智能、操作流程智能、产品转换智能、仓储智能、客户端信息系统的商业智能5个部分组成。
以客户端信息系统的商业智能为例。过去,客户在下单后,等待样品寄送的周期较长。公司开发的ERP(企业资源计划)云平台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客户可以在ERP上看到软件制作的三维效果样品,满意确认后工厂即可生产产品。而且,客户还能像在淘宝上购物那样,通过平台实时了解货单生产进程及点位,获得现代精细化的服务体验。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目前,印刷线每小时可分别产出纸盒36000个、纸箱18000个。满载生产时,日产值约200多万元;同比节省人力约1000人次,节省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与传统印刷线相比,成品率提高2.7%左右,每亩产出高3—4倍。
媒体喜欢为奉其奉公司贴上“无人工厂”的标签。但这样的称谓其实并不妥当,毕竟车间里仍有近十名工程师在操作。而更重要的是,只要机器自身无法获得生命,人就永远是它的主宰者。当然,这个假设很可笑。所以,怎么会没有人呢?
多年前,深谋远虑的企业总经理徐龙平即广纳天下英才,组建了公司的研发团队。智慧工厂的建设需要软硬件结合。虽然工厂使用的自动化流水线、码垛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印刷机等设备都是公司向中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企业购买的,“但我们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了其中的全部软件系统,将不同厂商的设备连在一起,才构建了一个贯穿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智能系统。”工作人员说道。这些年,公司已累计拥有了100多件专利授权。
奉其奉公司深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企业非常关爱员工,无论是高级工程师,还是食堂大厨,公司与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培训、工会活动等一应俱全。在与获得感关系最直接的收入方面,生产一线工程师的月薪已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而这还只是因为企业于2017年9月刚刚投产,目前的订单量远未触及机器员工的极限。届时,大家的钱袋子还能加倍地鼓起来。
诚然,未来可期的还有更多。企业为每一类工种的员工设计了成长通道。传统的包装印刷企业,一线工作者可能永远做着反复上料、搬运、堆码等重体力活。但在奉其奉公司的智慧工厂里,管理机器的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在满了一定年限后,他们可以完全脱离车间,进入办公区工作。所以,可能未来使某些人烦恼的不再是吵闹的机器声,而是听不到习以为常轰鸣声时的少许寂寞感。”工作人员笑说。
企业的智能化改革究竟为哪般?
从长远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像奉其奉公司这样过去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制造型企业,进行智能化的战略改革。虽然,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但企业主都愿意如此一搏。这样的决心、魄力究竟是为了什么?媒体上的主流解读,是受到人力、土地成本正不断上升的压力。当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机器制造可以替代90%甚至全部的人力时,即使前期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非常昂贵,但只要假以时日,“此消彼长”的优势即可显现。
但仅仅是因为人力、土地成本的压力吗?或者说,这是驱动企业主进行改革的最核心原因吗?在采访奉其奉公司时,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的规模大约在1.8万亿元左右,一共有10万家企业。在这个行业里,规模大的企业,产值高一些,规模小的企业,产值低一些,而彼此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差别不大的原因,恐怕就是生产力的趋同。但当奉其奉公司的智慧工厂投产之后,它就在整个行业里异军突起。它与传统的印刷制造企业事实上已不是在同一个赛道上竞跑了。虽然这一点目前无法从数字上看出,但总有一天,时间会在最适合的时候,给予这些行业领跑者最好的打call。追逐更快、更好生产的生产力,才是这些企业主真正走出智能化改革之路的核心驱动。
想再从职场人的视角谈谈思考。机器人来了,劳动者去哪儿?自“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提出起,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恐怕人人都要自危了。但是,人们在主观上真的会抗拒这样的时代到来吗?其实不然。在未来,或许你我都会更青睐那些具有科技含量、智能化高的企业。首先,在这样的企业里,劳动者工作更体面。好比在奉其奉公司的智慧工厂,所有的印刷制作工序全由机器和机械手完成,而现场工作人员的角色就是机器的“监工”,“清闲”的核心是更加体面与成就感。同时,公司已将一线工作者定岗为工程师,为他们设计了成长通路,这在过去也是不可想象的。其次,当企业大幅提升生产力之后,获得的利润又可以更多分配给劳动者。再次,也是很多人拥抱智能型企业最重要的原因,如果说在同行业里,企业与企业的差别,已可能是两个层级的差别,那么不同企业培养出的劳动者综合能力,势必也会是两个层级的差距。试问:谁能说,在智慧工厂工作的工程师们,就不是站在他所在行业里的“浪潮之巅”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