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友好的见证
——中外联合勘界纪念章

2018-05-18 06:56周继厚
云南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铜质边界问题纪念章

■ 周继厚

中国共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总长2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陆上邻国共有12条边界,或未划定,或虽划定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存在争议。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睦邻友好的外交方针,中国逐步、稳妥地解决边界问题。截止到2014年,中国已通过友好协商与12个邻国彻底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

中缅两国边境人民联欢大会现场

中国边界问题的解决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先后与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签订边界条约或协定;二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与俄罗斯、老挝、越南,以及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中缅、中阿、中巴、中越勘界是成功的典范。当年制作的这些联合勘界纪念章,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那永存外交史册的经典故事。

中缅边界联合勘察纪念章

缅甸与我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边境线长达2000多公里。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国没有明确的疆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审慎态度,积极稳妥、有条不紊地处理中缅边界问题。

国之交首先民相亲。1956年1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同缅甸政府首脑吴巴瑞、吴努就两国边界问题进行商谈。经周恩来提议,两国在中缅边境的云南省德宏州首府芒市举行“中缅两国边境人民联欢大会”,得到缅方赞同。12月15日,两国边民联欢大会隆重举行。在充满和平友好气氛的联欢大会上,两国总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畅谈“胞波情谊”。会后,中缅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称赞本次联欢大会“为缅中友好奠定了牢固基石”。经过这次边境人民和睦相处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两国的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缅友好纪念章

中缅边境人民联欢大会纪念章

中缅边境人民联欢大会纪念章,铜质烤漆,椭圆形,长3.5厘米、宽2.9厘米,正面上方绘有中缅两国国旗,国旗下两支紧紧相握的大手,寓意中缅友谊万古长青,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睦相处,下方镌有“中缅友好万岁”中文和缅文,底部绘有象征界碑的图案,左右两边稻穗环绕,表示两国繁荣富强。背面铸有“中缅边境人民联欢大会”中缅文,并有昆明“五金制品厂出品”戳印。该章作为礼品赠发给中缅边民和有关工作人员。

中缅友好纪念章,铜质烤漆,长方形,长2.8厘米、宽1.7厘米,正面上方绘有孔雀开屏图案,极有民族特色,象征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下方镌刻“中缅友好”铭文。

1960年1月,缅甸奈温将军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亲切会谈。两国政府为了促进中缅边界问题的全面解决,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中缅友好关系,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缔结协定。1月28日,中缅两国政府签署《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和《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同年6月27日,两国政府在缅甸首都仰光成立了“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姚仲明为中方首席代表,昂季准将为缅方首席代表,就中缅边界的具体问题进行商谈,一同起草边界条约,并组建联合勘察队,负责实施边界勘察和树立界碑工作。

1960年中国国庆节前夕,缅甸总理吴努、奈温将军率领政府代表团来华进行友好访问。中缅两国政府于10月1日中国国庆节正式签订《中缅边界条约》;10月13日签订《中缅边界条约议定书》和《中缅边界条约详细附图》,正式启动两国边界联合勘察具体事宜。

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访华演出节目单封面

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访华纪念章

缅甸政府代表团访华期间,还选派了由文化、艺术、电影代表团组成的400多人的友好代表团来华进行文化交流,在北京举办“缅甸文化周”活动。10月3日,周恩来总理出席了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在京首演的开幕式,与吴努总理、奈温将军共同观看演出。

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访华纪念章,铜质,长方形,长2.8厘米、宽1.6厘米,正面绘有中缅两国国旗和飞翔的和平鸽,两边孔雀羽毛环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象征意义,下方铸有“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访华纪念”铭文。

1961年1月缅甸独立节期间,周恩来总理率领由文化、艺术、电影界共530多人组成的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回访缅甸,除在仰光举办文艺演出而外,还举办了“中国电影周”。中缅两国领导人率庞大的友好代表团互访,充分体现了中缅两国之间的“胞波”情谊,成为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访问缅甸纪念章

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访问缅甸纪念章,铜质,花瓣造型,通径3.8厘米,图案是根据缅甸联邦文化代表团访华纪念章而设计,正、背面未镌刻铭文。该章造型较大,工艺精美,上方悬挂绶带,应为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赠送给缅方友好人士的纪念品。

1960年秋,中缅两国边界联合勘察正式启动后,仍然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此时在中缅边界30至62号界碑(中国孟遮以西至云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点)之间300公里长的边界线缅境一侧,仍然盘踞着以李弥、柳元麟为首的数千名国民党残军,破坏和影响着勘界工作的开展。不彻底消除这块“毒瘤”,勘界树碑就无法进行,中缅边民也无安宁之日。为此,中缅两国政府商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缅甸境内,协同缅甸国防军,在“金三角”地区发起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从1960年底至1961年初,经过两个阶段的作战行动,在短期内清剿消灭了国民党残军主力,为稳定和平安宁的中缅边境扫清了障碍,保障了中缅联合勘界树碑工作的顺利进行。随后,联合勘察队开始实施边界勘察和树立界碑工作。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勘察谈判,中缅双方本着尊重领土主权完整、平等互利、公平合理的原则划定了新边界,拟定了划分边界的条约,得到中缅两国政府的批准。1961年1月4日,中缅两国总理在仰光互换《中缅边界条约批准书》。从此,中缅两国有了一条永久和平的边界,缅甸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国家。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建立中缅两国长期的和平友好,先后9次出访缅甸,在缔造中缅友谊、建筑和维护中缅友好大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政治家的风度、崇高的人格魅力、卓越的外交才干、平等待人和尊重缅甸友人的美德、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赢得了中缅两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无限钦佩,缅甸朋友称赞周恩来是“中缅友谊的缔造者”。为表彰周恩来为中缅边界的和平解决做出的杰出贡献,缅甸总统吴温貌授予周恩来总理新创设的最高荣誉——“崇高、伟大、博爱、光荣的拥有者”勋章。

中缅边界联合勘察纪念章,铜质镀金珐琅,通径3.8厘米,上方副章刻绘有光芒闪烁图案,主章中间绘有红、蓝两个圆圈和五角星徽,分别是中国国旗和缅甸国旗的颜色,代表中国和缅甸,并与背景的界碑又构成望远镜造型,寓意中缅边界联合勘察,还绘有山峰和河流图,代表中缅山水相依的邻帮,上方刻有“1961”年代,背面铸有“中缅边界联合勘察纪念”铭文。

根据两国《协议》规定,两国边界勘定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要共同对边界线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边界线走向的稳定、准确和清晰,称为边界联合检查。于是,中缅双方于1984-1986年对国界部分地段进行了第一次边界联合检查,修复重树了部分界桩,在实地界线不易辨认地段增设了附桩,并对议定书附图中的一些图幅进行了重测或修测。

中缅边界联合勘察纪念章

中缅边界联合检查纪念章,铜质,五角星形,通径4.5厘米,正面中圈绘有比翼双飞的和平鸽图案,寓意中缅两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圆满解决边界问题,并注明联合检查时间“1985”年,外圈雕刻“中缅边界联合检查”中缅文字,背面铭文“中缅边界联合检查纪念”。

缅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完成边界划界的国家,它彰显了中国政府划界的原则:以双方平等、友好协商、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边界划分,成为中国与邻国解决边界纠纷的典范。

中缅边界联合检查纪念章

继中缅边界问题圆满解决之后,我国又先后同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友好邻邦,逐一地通过协商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弘扬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在我国外交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中阿联合勘界纪念章

中国和阿富汗边界的勘定,是以中缅边界协议为范本的。1950年1月,阿富汗致电刚成立的中国政府,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1月20日,两国正式建交。阿富汗政府于1962年12月向中国政府建议举行边界谈判。

中阿双方边界约百余公里,位于帕米尔南部,与历史上的帕米尔问题有纠葛,也牵扯到中苏边界问题。为此,双方本着慎重的态度,于1963年6月开始谈判,同年8月1日达成协议;11月,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和阿富汗王国内务大臣卡尤姆在中阿边界条约上签字,并在北京成立中阿联合勘界委员会,随即开展勘界工作。

中阿两国本着友好合作、平等协商和互谅互让的原则精神,经过短短一年半时间,中阿联合勘界委员会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两国边界的勘察和树立界桩的工作,标定了两国边界线。两国政府于1965年3月签订了边界议定书。

中阿联合勘界纪念章

中阿联合勘界纪念章,铜质镀金珐琅,通径4厘米,副章刻绘有光芒闪烁图案,主章为莲花形状,代表雪莲花,中间绘有山峦图案,象征帕米尔高原,并有联合勘界的时间“1963 —1964”年,外圈上下刻有“中阿联合勘界纪念”中阿文字。

中巴联合勘界纪念章

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也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之一。自195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各种风雨的考验,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一直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在政治、外交、经贸、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全面而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巴之间的这种友好关系,被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典范”。

1962年5月,中巴宣布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1963年3月2日,中巴两国政府签订了边界协定,随即成立了联合标界委员会,开展勘界、树桩工作。1965年3月26日,两国外长在北京签订《关于标定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议定书》。中巴边界协议的签署,解决了中巴边界问题,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巴边界第一次联检纪念章

当时,住新疆喀什中巴两国联合勘界办事处曾制作一枚纪念章,赠发给参加中巴联合勘界的工作人员。该纪念章上方附章横牌上绘有中巴两国国旗,下方主章为菱形,上面镌有“中巴联合勘界纪念”铭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边界联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文件的规定,为了保持边界线的准确和清晰,双方在边界勘定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共同对边界线进行维护,中巴双方于1986年6月到11月对两国边界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联合检查,并重新测定中巴边界全线地形图和界桩位置图。这次实地联检,中方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和领导;联检中的测绘技术工作由我国国家测绘局负责。为给这次联检工作作准备,中巴双方于1985年各自对边界进行了内部调查。1986年2月完成中巴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后,制作颁发了一枚纪念章。

中巴边界第一次联检纪念章,铜质镀金,上方副章上绘有中巴两国国旗,下方主章为五角星形,中圈红绿两色是中巴两国国旗的颜色,外围镌有“中巴边界第一次联检纪念”铭文,并注明完成时间“1986”年,背面铸有同样的巴基斯坦文字。

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纪念章

越南与中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在抗击法、日、美的战争中,并肩作战,共同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结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谊。早在1958年5月,中越两国在中国云南河口举办两国边境青年团结友谊联欢大会。

中越两国边境青年团结友谊联欢大会纪念章,铜质,长3.3厘米、宽2.4厘米,1958年背面铭文“中越两国边境青年团结友谊联欢大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和胡志明等老一辈领导人精心培育中越友谊之花,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中越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同志,让中越友谊代代相传,万古长青。

中越两国边境青年团结友谊联欢大会纪念章

中越友谊纪念章

中越友谊纪念章,铜质,竖长方形,宽2.8厘米、高3.2厘米,上方绘有在蓝天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下方绘有中越两国国旗,两边稻穗环绕。

中越友谊纪念章,铜质,直径3.3厘米,正面绘有中越两国国旗和共产党党徽,两边稻穗和齿轮环绕,象征工人农民,标注“友谊”二字,背面铸有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赠”铭文,时间是“1959年10月1日”,即在中国国庆十周年之际,特制赠送给中国人民的纪念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越两国关系曾经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到1991年,双方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99年12月30日,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开始在边境进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2000年8月,中越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起草勘界有关法律文件。根据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将在边界全线埋设界碑。

中越友谊纪念章

2008年12月31日,中越双方就陆地边界勘界剩余问题达成一致,如期实现2008年内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的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中越双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过去8年间,中越双方共举行了14轮(次)政府代表团团长会晤、34轮联勘委会晤和15次专家组会晤,竖立了近2000个界碑,最终使边界线全线在实地得到准确勘定。

2009年2月23日,中越双方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举行仪式,共同庆祝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圆满完成。2010年7月14日,《中越陆地边界勘界议定书》、《中越陆地边界管理制度协定》和《中越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中越陆地边界得以确定,实现了永久和平。

中越陆地边界勘探纪念章

中越陆地边界勘探纪念章,铜质镀银,直径22.8厘米,正面中间绘有中越两国国旗,刻有“中越勘界”中越文,两边环绕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底边注明双边联合勘界的时间“2000-2009”年,外圈装饰界碑图案,背面“中越陆地边界勘探纪念”铭文和勘界时间。该纪念章是庆祝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圆满完成仪式上赠发给中越双方官员和工作人员的纪念品。

猜你喜欢
铜质边界问题纪念章
磨煤机润滑油站管壳式换热器泄漏分析
在党五十年 初心永不变
——省审计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在党50周年”纪念章
中印边界问题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边界问题浅析
你找到了吗
推动中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的诸因素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嗨!三枚金灿灿的纪念章
四铢半两白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