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声扬
[摘要]鲁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爱憎分明的人格魅力,洞察社会的深邃眼光,嬉笑怒骂的语言风格,判断现实的独到分析,令人叹为观止。他鲜明的形象,无比丰富的内容,可以让人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本文拟从鲁迅作品对我们人格品性培养的角度,从五个方面探讨其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鲁迅作品;人生导师;人格修养;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2- 0192- 03
2016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诞辰135周年。清人赵翼曾有诗云:“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80年来,鲁迅的话题,凭借着人们的现实需要,以各种形式反复地出现在不同的舆论场上,接受着人们或褒或贬的评判,这确实是现当代以来中国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因为性格的鲜明,观察的深刻,话语的尖锐,鲁迅曾被推至文学史上无可企及的地位,他的言行不断地被诠释、推崇。在鲁迅逝世一年之后的1937年,有次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演讲中,就对鲁迅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第一等的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此后,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日益增高.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从此,鲁迅在文化界、思想界的地位持续上升,最终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随后,也因为偏重于揭露的内容,拗诘难懂的语言,犀利无情的!}士特征,鲁迅也曾一度被置于争}义声中,个人形象和内在精神受到质疑,他的思想被断定为“不合时宜”。因此,一些人对鲁迅有所远离和贬损,他的作品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各类教材也减持了他的作品的分量。
然而,鲁迅的价值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正如有人所说:“鲁迅一代的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发出的忧患之音,在数十年的时空中,在他身后的中国,始终回荡。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演变路径,打下了深刻而复杂的鲁迅烙印。不同时代的人对鲁迅的认识或有差异,但无从否认的是,如果没有鲁迅,今日中国的文化面貌将大不一样。”
创作的本源当文以载道,文本的研判也自需与时俱进,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以当代的视角重读鲁迅,再评鲁迅,探视鲁迅为人与为文的深度与广度、人格与话语的矛盾与缺陷,发现鲁迅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则可以克服我们在鲁迅认识上的偏颇。抛去政治等其他因素不说,鲁迅的作品也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航标,指导我们修身养性,形成良好而健康的人格。
一、拨开迷雾,认清人性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生活是复杂的,人性更是多样的,我们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要慧眼识人,激浊扬清。
《二丑艺术》以浙江乡戏中一种叫做“二花脸”(二丑)的角色在舞台上的表演,通过他在主子前后的不同表现,描绘了社会底层的某些人为了生存而在为人处世上的圆滑世故:
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
然而,他也会指出主人的缺点,让人觉得他与主人的不同,为今后寻找新主留下后路。作品当然是借“二丑”隐喻讽刺当时文人——受豢养的“知识阶级”扮演的权势者“帮闲”的角色,不管这类人觉得自得或是无奈,但这未尝不是现实的仍然可见的尴尬存在。
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鲁迅笔锋犀利,逻辑严谨。作品先作定调:“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进而指出“丧家的”的现状,最后点明“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罢了”的本质,结尾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完成论点的陈述。全文虽然明指梁实秋,实是对古今中外文人依附性的准确把握与精当诠释。
杭州西湖边上的雷峰塔,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附近的地方,形成“雷峰夕照”的西湖十景之一。我没有亲见白天的西湖美景,但在2016年底却在寒风中欣赏过夜晚流光溢彩的雷峰塔。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
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
作者由分析雷峰塔倒掉的原因,进而揭出全文的主旨:“日日偷挖中华民国的柱石的奴才们,现在正不知有多少!”
确实,这种没有信仰,损公肥私的现象与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远远没有绝迹,仍不时浮现晃荡在我们的周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值得我们自省与警惕。
二、不忘初心,希望前行
古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谓初心,就是在人生之初许下的梦想,是一生中渴望达到的目标。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心,初心是美好的,难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要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在这个人心浮躁、过于追求物质的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的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十次提到“不忘初心”;这既是激励,也是提醒。
人的初心的基础,就是善良正直,坚定信仰,自信践行。只有持之以恒,在人生之路上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鲁迅以反讽之笔,借狂人臆想及独特视角,发现了正常人眼中不能感觉到的吃人现实,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猛烈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礼。这其实是对恢复因社会浸淫而腐化堕落的人性的呼吁,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故乡》中,月下瓜田的美景,活泼的少年形象,让我们记忆犹新。但多年以后,站在“我”眼前的闰土却是: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的手。何以如此,“母亲”道出了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可见社会对人性的挤压、变形。
也许,现实并不会一帆风顺、阳光灿烂,难免有阴阳圆缺、乌云密布的时候,但是,鲁迅仍然认为保持初心、努力前行的重要: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而在《一件小事》中,鲁迅通过对车夫公平正直品格的肯定,则是对社会生活中人们初心淡薄甚至泯灭的回归的强烈期望。在《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里,鲁迅也表达了对童心、自由的向往。
三、宽容善良,充满爱意
启蒙读物《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虽然有人纠缠于人性本源孰善孰恶的论争,但也未尝不可理解为人生之初,当以引人向善为根本宗旨之意。
或许是生活经历的影响,鲁迅为人虽有敏感、多疑、刻薄的特性,也曾和沈从文“老死不相往来”,但这并不影响他拥有宽广的朋友圈。与他交往密切的人,不仅有许寿裳、台静农等老友,有蔡元培、陈仪等国民党高层,也有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还有内山完造、史沫特莱等外国友人,以及萧军、孙伏园等学生。鲁迅对青年朋友多有提携,对于青年人来信、来稿、出书等要求,一般都是尽力帮助。这从唐弢的回忆散文《琐忆》中可以体现。许广平曾经说过:“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对于论敌,虽然观点相左,鲁迅也并非冷酷无情,并非如他遗言所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实际上,鲁迅还是宽恕了有误会、有隔阂的周作人、高长虹、刘半农等人(张守涛.“凡人”:魯迅被遗忘的另一面)。
鲁迅的引人向善,常常体现在他深刻的反思中。
在《祝福》中,对于给祥林嫂的“不清楚”回答,“我”内疚与不安: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
《祝福》的主题自然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但是,文中不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淡漠、善良沦丧的反思与痛心,期盼宽容仁爱回归的“祝福”吗?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怀念童年兄弟情谊的回忆性散文《风筝》,以白描写景、写人,舒事与感叹、议论相结合,在“惊异和悲哀”的情绪中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理性思考。
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飘荡翻飞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放风筝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而充满了内疚和自责。最后从弟弟的“全然忘却”中体会到中国老百姓对封建道德奴役、家长式的专制制度的不觉醒,因而倍感改造“国民性”任务之艰巨。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春天中“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正是这种奴性顽固存在的明证,表现了作者对独立自主精神的渴求。
当然,宽容善良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在《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作者就表达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
四、深昧舍得,始能收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哲学思想博大精深,阴阳平衡的认知理论、药食同源的中医体系、中庸和谐的管理规则、老幼尊卑的人伦关系、舍得进退的处世之道,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鲁迅的作品中,尤其体现了舍得这一哲理的思辨力量。
据说,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创的。20世纪“五四运动”前后,受外来文化影响,新旧文化的倡导者激烈碰撞。但“全盘西化”的新文学又过分年轻、稚拙,让不少人大失所望;二十世纪30年代“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又让人诟病。对此,鲁迅提出了他的《拿来主义》主张:“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采用“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对待文化传统的方法。
事物总有独特性,事物的存在总有它特定的环境与条件。全盘否定、一味照搬肯定不科学可行。小至有效学习方法的适当借鉴,大至如今美国在全球民主体制与价值观的失败,无不证明了舍得的辩证逻辑。否则,只能是水土不服,张冠李戴。
在《文学与出汗》中,作者借“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为由头,揭露了因为主观而产生的认识错误,指出了“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的荒谬。
这篇文章谈论的无疑是文学的阶级性问题,体现了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精密非凡的思辨能力,一个伟大的语言学家超绝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其实,文章论及的何尝又不是观察现实、分析问题时方法、角度的选择与取舍?指向的不同,结果肯定就是南辕北辙了。
五、获得共识,凝聚合力
现实是一个综合体,事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易经》的相生理论、道家的太极(双鱼)标志,无不说明了宇宙间事物的相互融合、彼消此长的依存关系。任何事情的顺利完成,有赖于利益相关方的密切配合,获得共识,靠着团结的力量,在“众人拾柴火焰高”中达到目的、实现目标。
鲁迅曾经写下了一系列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小说,虽然情节人物各有不同,但都试图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
《阿Q正传》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旧中国国民的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支柱的种种精神劣根性,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末庄人看来,革命就是动手剪辫子,或者将辫子盘在顶上;而在阿Q看来,革命更加实惠:“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深层目的,就是要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露“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人性的弱点。因此,阿Q的性格特征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可见,作者切中肯綮,以阿Q的失败,不仅写出了国民性的失败史,也写出了民族的失败史。同时,作品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没有群众的宣传参与,没有群众的觉悟配合,任何高尚的理想只能是孤军独斗的莽夫行为。
此外,《药》中夏三爷的告官,管牢的红眼睛阿义对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就愤而给他两个嘴巴,康大叔认为夏瑜“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的言行;《风波》里赵七爷盘起、放下、又盘起的辫子、“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警告,除了表现他们的愚昧无知,体现了他们对辛亥革命内容、目的的不了解,同样也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说明了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取得民众认同与支持,革命就难以成功。
总之,品读鲁迅的作品,犹如走进一座藏品丰富的博物馆,随手拿起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我们随便从一个角度欣赏鲁迅的作品,都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启示,这就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价值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新宇.鲁迅在他身后的中国[J].同舟共进,2016( 11).
[2]张守涛.“凡人”:鲁迅被遗忘的另一面.[J]同舟共进,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