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文化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路径选择

2018-05-17 02:25韩冬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养成现状

韩冬梅

[摘要]内江,亦称之为“甜城”,作为“文化之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包括大千文化、糖业文化、夏布文化、书画文化等,建立内江文化特色的职业教育对内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及城市品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甜城文化出发来分析养成教育的的重要性、基本内涵、当地职业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探索了甜城文化下职业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甜城文化;养成;现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8) 02-0030- 03

一、甜城故乡文化

以“文化之乡”、“书画之乡”、“大干之乡”、“夏布之乡”和“蔗糖之乡”而著称的内江,作为川东重镇、成渝经济区中心城市,位于沱江中下游,因盛产甘蔗而得名“甜城”。

这里有着丰厚的礼乐文化、科举文化、书画文化。古代就有孔子之师苌弘,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孔子曾向他请教音乐和天文知识。内江还享有“状元故里、宰相家乡”之誉。还有汉赋大家王褒,嘉靖学士赵贞吉、黄花岗烈士喻培伦,新闻巨子范长江,更是国画大师张大干的故乡等。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在形成文化品牌过程中,要充分实现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特别是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服务型人才中实现其价值。

二、甜城文化下当地职业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讲:“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铸成一把宝剑,在于宝剑的锐利及硬度,而不在于它的外鞘的辉煌;同样的,并不是金钱与财产能使一个人有价值,而是他的美德。”中国古今中外,无论尊贵至帝王、将相,抑或贫贱如渔夫牧童,无不希望子女从小接受师长的养成教育,以使他们获得知识能量、塑造完美人格、培养行为规范。清代十分重视皇储、皇子的养成教育,尤其重视品行和人格的培养,以达端正民风、教化社会之效,此即“乘时典学,日就月将,以裕养正之功,而端出治之本。”因此,为了溥仪长大后能够担当起君临天下之职责,紫禁城小朝廷制订了严格的帝王养成教育培养计划。

但我们往往把养成教育简单归结为学历的高低和读书的多少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肩负着的使命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首先要具备以德为先的基本素質,同时要具备通过职业教育掌握的就业技能,以及通过高等教育积累的专门化知识底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从事基层工作,要培养一大批为内江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及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利用好本地的文化资源,实现内江职业教育与内江社会需求发展无缝对接。

三、高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呢?培根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你重复什么样的小事”。由此可见,养成是侧重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它具有日常性、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

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是教师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其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各种能力的教育,而良好的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凋整与发展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功能主要是实现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协调一致,但更加侧重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养成,以达到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职业院校的本质是育人,使学生干什么像什么,因而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仅包括文明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四、“甜城”当地高职院校大学生养成素质现状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甜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是很有希望的一代。同时这个群体也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到“勤劳、修德、明辨、笃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思想活跃、积极向上,但缺乏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主动性学习、积极思考和创新意识相对不足

大多数学生进行大学校园后,能刻苦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能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为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主流现象。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产生了万事大吉的思想,没有了拼搏钻研精神。极少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差,没有探索的精神,出现“畏难情绪”,创新意识相对不足,具体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没有兴趣,老师教什么就听什么,对所学内容缺乏热情,缺课、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还是“手机党”整天沉迷于手机网络中,极个别学生在上课成为“睡尸”一族。

(二)认识上存在偏差: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而所谓的“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学会专业技能和学生会做事的本领,还要学生会做人和具备高素质内涵的生存之道。“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报告中提出“四大学习支柱”:学会求知(learng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ging to do)、学会共处( learng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learnging to be)。”2003年增加了学会改变( learnging to change)”。很多学生认为到职业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一门技术,有了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就能谋求一份好的工作,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较高的道德素质的养成。很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努力学习各种技能知识,但对于公共人文素质课认为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出现缺课逃课现象,不重视人文底蕴的积累。

(三)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推崇诚信做人、诚信办事,但社会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在实际行动中有所欠缺

当地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方面推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崇诚信做人、诚信办事,具有英雄主义情结。但另一方面,出现“闭门学马列,空头谈修养”的现象,不少学生在社会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方面仍有所欠缺,所学所说所想与所做不一致。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教室墙壁上的脚印,教室电风扇上的开关“不翼而飞”了,课桌上乱刻乱画,不爱护公物等。还有少部分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随地吐痰,乱丢杂物等。仍有极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诚信意识淡薄,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冷漠,对于弱势群体没有同情心情,对于发生的自己身边的不良现象采漠然视之的态度。这些都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名合格的社会人。

(四)重视网络道德的建设,但网络道德的内化程度不高,网络道德行为有所欠缺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现在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提出了应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诚信。但有一少部分学生网络道德的内化程度不高,网络道德行为有所欠缺,具体表现为少数学生在网络上散布传播不实传言,甚至极少数学生通过网络来攻击谩骂诋毁他人,造成了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更甚有可能出现网络犯罪的事件。这些都要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来预防可能出现的网络不诚信、不道德或违法犯罪现象,通过学生的养成教育,还网络一片净土,发挥网络应有的功能。

五、甜城文化下当地职业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路

(一)讲好“甜城故事”

内江作为“文化之乡”,如何宣传好本地文化形成具有内江特色的城市品牌,讲好“甜城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讲好“甜城故事”,要着力推进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话语表达,打造融通学生与市民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把甜城有的、政府想讲的与学生想听的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结合起来,多用学生听得到的、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积极传播甜城文化,阐发甜城精神,展现甜城风貌,让学生对甜城文化多一分了解、多一分支持,进而为甜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个人修养

“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認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学生只有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才会对社会的规则有了解,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彼此认识、交往,互相评价,不断进行反思与改进提高,进而不断获得社会知识和掌握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养成不退缩、不向困难低头、顾全大局的思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在实践中确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就业观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价值观。

(三)参与到当地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中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文化底蕴和文化积累的重要展示,是一个地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特殊标示,肩负着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性。

甜城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应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如举办的“书香中国”系列活动,“践行十爱·德爱甜城”活动等,政府公职人员和高职院校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导演”、“制作人”、“演员”的作用。学生在参加地区性公益性活动中,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同情弱势群体的品德的同时,对甜城有较深刻的了解与认识,让学生在策划活动与参与活动中取得成功,体验助人为乐、为他人服务的喜悦和快乐,增强自信,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完善高职院校的规章制度,开展各种行为训练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觉性相对较差,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管理不仅是保障正常的教育秩序,保证育人工作的正常进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各种有目的行为训练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训练要长时间的循环往复,是螺旋上升的,在高职院校学生的训练中,应有中心、有重点、有阶段地进行循环,使良好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序列中真正养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你重复什么样的事。”

(五)榜样的力量和魅力

Morals are not taught,but caught。即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感染来的。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者,人之模范也。”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榜样。

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学生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高

校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甜城文化下当地职业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周期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同,需要把当地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相结合,实现三者的协同作用,培养一大批为甜城经济文化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内江市人民政府网[ EB/OL].hfpp://www.neijiang.qov.c n/.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Z].2010.

猜你喜欢
养成现状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