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探析

2018-05-17 02:25李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顶层双一流新建

李兢

[摘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导向大背景下,地方高校机遇与挑战并存,实验室建设是其谋区域一流高校政策设计的重要支撑。本文从顶层设计、中层运行、落地执行三个角度,探析新建地方高校在实验室建设定位、布局、队伍建设的问题成因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8)02-0022-03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在此国家顶层教育政策导向下,传统的985、211高校,无不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但在国家正式发布“双一流”名单前,985高校对于能否纳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 1高校对于能否有若干学科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也表现出焦虑,这是一种对于能否获得官方身份和地位的焦虑。在“双一流”名单尘埃落定,各入选高校纷纷发布了建设方案,开始了新一轮的领跑;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同样也是焦虑与期望并存,一方面意识到这是一次鲤鱼登龙门的机遇,一旦错过就陷入“马太效应”的泥潭,甚至攸关生存,渴望把握后发赶超的机遇;另一方面又信心不足无所适从,观望多、行动少,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被动裹挟前行。

在此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地方新建院校无疑需要自我革新,也要敢于梦想,勇于追求,把发展的文章写在区域大地,紧紧把握国家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导向,围绕“应用型、地方性”的内在要求,而这一内在要求的必然脉络会紧贴实验室建设。因此,地方新建高校上至顶层设计、发展规划,下到常规运转,必须破局实验室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困境。树立问题导向,把实验室建设真正纳入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四梁八柱,视为打通向应用型转变的关键布局。以实验室平台构建走向区域一流的桥头堡,在高校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寻找突围路径。

一、地方新建高校实验室顶层设计要精准

顶层设计关乎谋篇布局,要有大视野大格局的胸襟,以精准为纲,高度与深度并举,在实验室建设的顶层设计要高起点、高标准。

一是实验室建设要精准起步,定位要高。高不单指实验高楼,实验高端设备,实验高端人才,更是指与时俱进的实验室建设理念,包含顶层设计、发展规划、愿景路径。在新建的初期,地方高校大多紧盯教学,瞄准课堂五十分钟要质量,紧赶科研,围绕对实验室仰赖不深的人文社科要成果。这一时期实验室的建设多停留在专科时期的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升级版的中学实验室,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系统规划,制度也不完善,人员更是良莠不齐,相当多的成了各类家属的安置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浪潮中,新建地方高校也迎来了春天,有了各个层级的专项建设资助,修建了光鲜的实验室,采购了诸多高大上的实验设备;但很多成了“造景工程”,领导专家检查的养眼点,同行参观的兴奋点,养眼兴奋之后,实验室的定位不准、功能闲置,设备是摆坏而不是用坏等共性问题依旧存在。

因此,地方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迫切需要纳入学校规划的通盘运筹。学校领导要像抓教学、科研那样抓实验室建设,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校的顶层设计,在学校的十三五规划中要有专章谋划,专规统筹。但纵观部分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的新建地方高校,无论是总规还是子规.有的对实验室建设只字未提,有的蜻蜓点水;反观老资历高校,则浓墨重彩。如天津大学提出,“十三五”期间,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以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从实验人才队伍、实验室资源配置、实验室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同时,在校级层面,也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综合管理机构。当前,地方新建高校大多把实验室管理设置为教务处下的一个科室,有的甚至没有设立管理科室,谋划统筹力度可见一斑。因此,实验室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如设置与教务处、科研处同等规格的校级实验室管理中心,由分管校长直接兼任主任,强力高效协同各种发展资源,打破院系实验室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封闭形态,跳出学科、部门的藩篱。在顶层统筹实验室规划,把实验室建设作为贯穿特色院系、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红线,布局到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社会服务特色、国际交流特色和文化传承创新特色的各个方面。

二是实验室建设要精准自我,定位要深。深不是指一味盲目追求高精尖,时时处处比肩985、211高校,不攀比国家级实验室数量,不较真实验室建设中央财政的专项投入。而是要在贴近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用尽用足区位优势,实验室既建在大学校园,更要建在区域建设发展的一线,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校政实验室,做到区域无处不是实验室。地方新建高校办高等教育的历史短,对高等教育自身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处在探索阶段,模仿常常是一种短平快的捷径,也给新建地方高校發展的初期带来了快速立足的红利。但在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激流中,教育简单模仿已不合时宜,实验室建设更需要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方能不永远做跟随者;而是在合适的领域闯出合适的路径,实现区域也可以有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实验室水准。

因此,地方新建高校要秉承地方性,耕耘好地方性这一亩三分地和潜在的富矿区,实验室的建设要紧贴紧跟区域发展需求。在实验室能催生区域经济增长点,让区域的发展需求足不出区就能有接地气的实验平台。

二、地方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层运行要精致

地方新建高校院系承担办学主体责任,他们是学校宏观顶层设计的操盘手,是承上启下的连接点,在实验室建设上要恪守精致,关键落脚点在致,即致用。

一是培养的人才致用,大学里致用的高地在实验室。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大学的根本,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大学的四个回归,就要求回归人才培养的初心。当前,地方经济建设如火如荼,新兴增长点方兴未艾,对人才的需求既有量更有质。在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养成的原动力,世界知名大学实验室,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培养了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4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3800名雇员;国内知名实验室,如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的施一公实验室,接连取得世界级重大突破,进军世界生命科学的最前沿。当然新建地方高校不求与知名高校实验室硬碰硬,同质比拼;但我们可以在“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在地方新兴产业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农林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一流的乡土人才,他们更能在区域经济,如小县城、小乡镇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

二是实验室的致用,实验室存在之基在用而不是闲置装门面。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新建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应用型,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把实验室的利用挖掘到极致,使实验室既是课堂理论的验证,也是实践应用的探究,打造精品实验课程,打造全天全年永久牌实验室,面向所有兴趣所向、爱好所在的师生,让实验室成为师生最喜欢最向往的地方。这既是政策导向的外部驱动,更应成为地方新建高校发展的内部逻辑。

三、地方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落地执行要精细

地方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落地落细依赖于实验室师资队伍,这是实验室建设的细胞,也是新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短板,在顶层设计完善后,更是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顶层设计精准,宏观方向不至南辕北辙,中层运行精致,顶层布局不至空中楼阁,精细队伍,落地执行不至捉襟见肘。精细需要打磨,需要工匠精神,需要久久为功。

实验室师资建设首把精细入门。在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岗位通常被视为简单、机械,而教学岗位的履职则关联技能、学识,需要教师资格证等资质,有教学督导。其实同理,当下实验室日益复杂精密,推动学科发展的杠杆功能越发彰显,实验师资更需要有准入门槛;既要扎实的实验室专业功底,更要把持乐于实验室建设的职业情操,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境,心无旁骛,甘于寂寞,享受清冷。实验室师资不仅要有学历,更需引大智、引大师,要勇于和善于柔性用人,统筹好校内和校外两个人才市场。

实验室师资建设亦重精细规划。由于历史原因,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队伍体量小实力弱,在学校的专业岗位结构中常常被边缘化。编制被挤占挪用情况普遍,很少有培训深造的机会,更需要有刚性的规划和强力的制度;要建构合理的机制,发挥政策的杠杆导向,引导优秀的人才走进实验室、留在实验室、稳在实验室、成功在实验室,形成梯次合理衔接有序的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结构,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在这方面,南开大学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南开大学有实验技术系列在编人员400人,四分之三的有硕士博士学位。

实验室师资建设还靠精细评价。在地方新建高校,当下实验室师资相对学历和职称偏低,获项目出成果难,很多是基础性工作,是为他人嫁衣的幕后奉献;需要在学校构建针对性的合理评价机制,分类考核,不急功近利,不简单用文章、课题进行单维度评价,要形成评价注重独立对精密仪器或大型设备熟练进行调试、操作、维护、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注重在教学设备研发,或在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改进、引进、使用等方面做出成绩,注重实验室对教学和科研的支撑作用,树立实验室评价“以用为本”理念。

四、结语

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涉及面广、点宽,很多制度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既需要有紧迫感,抓紧时间破改立,尽快建构助推学校转型发展的实验室“盾构机”;又要审慎谋局,要看大局,谋全局,针对当下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善作善成,勇于破局。

参考文献:

[1]“双一流”政策你真的读懂了吗?[EB/O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 - 505548 - 993019. hlml.

[2]夏有为.重实验求创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访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院士[J].实验室研究與探索,2017(4).

[3']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EB/OL].https://baike. baidu.com/item/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2578255? fr= aladdin.

[4]直击清华施一公实验室:七年接连取得世界级重大突.[EB/OL].http://m.news.cntv.cn/2015/10/02/AR-TI1443752858974985. shtml.

[5]夏有为.为振兴中华创建“双一流”(续)——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

猜你喜欢
顶层双一流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加快顶层设计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