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〡
3月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会议邀请协会专家学术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柴天佑,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等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
协会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唐涛教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树奎,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海荣,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郜春海,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及其他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凌晨,评价专家组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科学技术成果——我国首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组织进行项目现场功能测试验证,检查自主化全自动运营系统的停车场及备用控制中心,测试主备控制中心热备切换、权限交接及控制功能、多车追踪下全自动运行正常运营模式、自动唤醒、自动休眠等场景。专家组认为我国首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线路——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总体运行稳定、平顺、流畅,乘客提示信息准确,乘坐体验舒适。
3月9日,专家组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会议由协会专家学术委执行副主任仲建华主持,评价专家组就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体系创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
专家组认为:
首次创建了基于中国运营场景的全自动运行技术体系,研发了中国版FAO系统,填补了我国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空白;
首次研制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化全自动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信号系统、LTE-M综合承载系统和车辆系统;
创新构建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运营智能协同技术,实现了智能应急联动,FAO核心设备的在线状态检测、预测诊断和控制中心运营管理的辅助决策,提高了FAO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首次研发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全自动运行系统RAMS综合保障技术,并应用于系统成套装备,总体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项目成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应用,有力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工程化、产业化发展,将提升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国际地位。该项目成果的核心关键技术及完全自主化成套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施仲衡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会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并建立了完全自主化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体系,奠定了我国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和产业化基础,推动了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有力促进了我国轨道交通强国建设化进程。
车辆现场测试
功能测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