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全脑灌注图像在脑梗死后交叉性小脑神经功能联系不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018-05-17 03:19晁慧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全脑亚急性小脑

晁慧美,王 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32)

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交叉性小脑神经功能联系不能(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可继发于幕上脑梗死、颅内肿瘤、烟雾病等[2],脑梗死后发生的CCD现象与患者临床预后及功能恢复有关[3-5]。本研究运用320排动态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扫描评估幕上脑梗死后CCD对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经MRI证实的单侧幕上新发脑梗死115例,其中男66例,女 49例;年龄 39~81岁,平均(65.83±9.75)岁。急性期55例(发病时间6 h~3 d),亚急性期60例(发病时间4~7 d)。均除外小脑结构异常及CTA所示的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临床表现有头晕,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记忆力减退等。所有患者均在症状稳定期行320排动态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扫描,脑梗死对侧小脑半球不对称灌注减低为CCD阳性[6]。根据脑梗死发病时间,将CCD阳性资料分为急性期CCD阳性组、亚急性期CCD阳性组。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320排CT(Aquilion ONE,Toshiba Medical Systems)容积扫描,扫描参数:80kV,300 mA。使用Empower 9900P型双筒高压注射器,依次经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370 mgI/mL)60 mL及生理盐水20 mL,流率5~6 mL/s,延迟7 s行动态容积扫描,11~35 s行动脉期扫描,35~60 s行静脉期扫描。

1.3 图像后处理 将19个容积数据包导入Vitrea fx 6.2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手动选择健侧大脑前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为输入动脉,上矢状窦为输出静脉。由分析软件处理后得到全脑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1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灌注参数图谱。由2位高年资医师共同评价脑灌注图像,并取得一致意见,以至少1个参数异常定义为脑灌注表现异常。采用镜像方法在两侧设置同样大小的ROI,尽量避开大血管,测量3次取均值,以灌注参数绝对值超出对侧参数的95%可信区间为异常。选择血管成像模式,DSA软件通过标记动静脉自动对血管进行减影,得到全脑4D-CTA图像。

1.4 神经联系不能程度的评估 CCD阳性的神经联系不能程度用小脑半球不对称指数(AI)表示。在横断面上选取显示CCD最有代表性的小脑层面,AI的计算公式[7]如下:TTP 差值(ΔTTP)=TTP对侧-TTP同侧,MTT 差值 (ΔMTT)=MTT对侧-MTT同侧,CBF减少率 =(CBF同侧-CBF对侧)/CBF同侧×100%,CBV 减少率 =(CBV同侧-CBV对侧)/CBV同侧×100%。

1.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 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受试者2个月后ADL。评分满分为100分;<20分,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40分,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0~60分,生活需要帮助;>60分,生活基本自理。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配对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程度与Barthel指数的关系用Spearman’s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CD阳性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组55例中20例CCD阳性,为急性期CCD阳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9~72岁;均出现脑梗死对侧小脑半球CT灌注非对称性减低,其中MTT延长20例,TTP延长12例,rCBF减少10例,rCBV减少5例,4个参数改变同时或单独出现。

亚急性期脑梗死组60例中25例CCD阳性,为亚急性期CCD阳性组。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3~75岁;均出现脑梗死对侧小脑半球CT灌注非对称性减低,其中MTT延长24例,TTP延长13例,rCBF减少12例,rCBV减少5例。

2.2 急性期CCD阳性组随访结果 成功随访急性期CCD阳性12例,其2个月后评估ADL的Barthel指数与对侧小脑 ΔMTT、ΔTTP、CBF减少率、CBV减少率均无明显相关(均 P>0.05)(表1)。

表1 急性期CCD阳性组小脑AI与Barthel指数相关性分析

2.3 亚急性期CCD阳性组随访结果 成功随访亚急性期CCD阳性15例,其2个月后ADL评分的Barthel指数与小脑 ΔMTT、ΔTTP、CBF减少率呈线性负相关(P<0.05),与CBV减少率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P>0.05)(表2,图1)。

表2 亚急性期CCD阳性组小脑AI与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20排动态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扫描的覆盖范围达16cm,无需移动检查床,即可实现单次扫描覆盖全脑,同时获得全脑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图像及4D-CTA-CTP图像,检查时间仅需1 min,可多参数全面反映全脑血流动力学、组织学及脑血管形态改变[8-9]。本研究需同时评估幕上及幕下脑灌注来诊断CCD,且需观察颅内血管形态改变,运用320排CT全脑灌注扫描程序,单次扫描可完成所需信息采集,减少辐射剂量及费用。本研究表明,全脑CT灌注图像在显示脑灌注异常区微循环状态的同时可评估CCD情况,与文献[10]报道一致。

Takasawa 等[4]运用 SPECT 评估 CCD,并随访60 d后的临床结果,发现急性期小脑AI与Barthel指数无明显相关,而亚急性早期AI与Barthel指数呈明显负性直线相关。本研究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CD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CCD越严重,预后 ADL 越差,与文献报道一致。Serrati等[11-12]评估患者对侧小脑低代谢与60 d临床结果的关系,发现慢性早期脑梗死患者对侧小脑低代谢与神经病学的临床结果显著相关。这也可能与急性期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有关,经过治疗或自我调节机制,急性脑梗死及由此产生的CCD可能得到恢复,其当时的AI值难以反映后来的CCD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过程中注意观察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的现象及其程度,对评估临床预后和指导康复治疗有一定意义。CT全脑灌注图像可帮助评估脑梗死后CCD患者预后,对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CD提示临床预后较差。

图1 亚急性期小脑神经功能联系不能阳性组小脑灌注改变与2个月Barthel指数关系 图1a~1c 患者小脑平均通过时间差值(ΔMTT)、达峰时间差值(ΔTTP)、脑血流量(CBF)减少率与2个月Barthel指数均呈线性负相关(均P<0.05) 图1d 小脑脑血容量(CBV)减少率与2个月Barthel指数无明显线性相关关系(P>0.05)

猜你喜欢
全脑亚急性小脑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孕妇及胎儿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MRI表现
全脑开发
动动小手和小脑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