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可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学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纲要》促使人们思考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要依靠什么来保证,引发探讨教研室这一基层组织形式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高对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后教研室内涵发展紧迫性的认识。教研室作为普通高校组织结构中的最基层组织,是组织教学教改、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与核心。教研室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整体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同时为迎接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针对学校办学层次提升后面临的实际形势,加强教研室内涵建设必然成为医药类高职院校诸多工作中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因而需要加快教研室建设,并构建一套适应学校发展的、反映本专业特色、切实可行的教研室创新建设思路,并有效施行,以促进更新原有办学理念,在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本课题结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剂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探索出有效的教研室内涵发展的对策,为高职院校的内涵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现状分析
我院的药剂教研室目前承担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及临床药物治疗学等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专任教师9人,实验教师2人,以年轻教师为主,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10人,研究生学历9人。學院升格至今,办学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硬件建设上,对教研室这一软件建设重视不够,教研室的建设欠缺规范性、创新性及内涵性,日常管理工作上存在许多不足,现就教研室现状分析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建设方面
教研室建设的标准化指标缺乏,教研室工作仍承袭了中专体制下的旧模式,学院对教研室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工作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相对滞后,对教研室主任、教师岗位职责及教研活动等都缺乏明确规定,教研室工作被动低效;教研室活动较少,有时流于形式,研讨的内容多数为落实学院及系部布置的任务,教学改革及教法研讨关注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教师对教研室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2.专业特色建设方面
教研室的大部分教师均为毕业后即来校工作,极少数有企业工作经验,平时教学任务较重,去企业或相关行业实践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师体现出来的药学专业职业意识比较淡薄,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落后,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不能反映学科体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质量不高,难以办出本专业的特色。
3.教学团队建设方面
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除1人是40岁以上,其余均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高职称教师严重缺乏,在专业发展中起领头羊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匮乏,没有形成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特征的师资梯队,不能很好地促进专业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此外,教研室教师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松散式管理,单打独斗”的状态,尚未成立科研团队,缺少传帮带的意识。
4.创品牌建设方面
教研室缺乏有影响力、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名师,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成效不明显,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空缺,科研成就不大。
5.以生为本方面
学生接受的仍是填鸭式教育,专业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创新性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通过日常教学获得,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用人单位评价不高。
三、具体改革内容
全面内涵发展、创新建设教研室,构建“和谐、敬业、精业、有为”的教研室文化。
1.提升教研室制度的规范层次,构建“标准化教研室”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室主任职责》《教研室教师岗位职责》《教研室资料管理制定》等各项教研室规章制度,构建标准化教研室。调整教研室工作方向与性质,根据专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方式,积极开展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使教研室运作规范、科学。
2.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构建“学习型教研室”
制定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定期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参加各种省培和国培项目以及到相关(行)企业单位实践,把行业和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形成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的教学特色。
3.倡导互帮互助和积极交流的氛围,构建“团队协助型教研室”
引进(行)企业中高职称人员以及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组成结构合理的团队成员梯队,推进专任与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老带新”及“强帮弱”等结对互助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年青教师补齐短板,促进教师共同发展,达到“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教研室的师资综合实力。
4.大力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科研活动,构建“精品型教研室”
培养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省级精品课程为建设标准,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创新,积极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之余,发挥专业特长,积极申报承担科研项目,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研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大力走产教研一体化之路。
5.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生为本型教研室”
任课教师应依据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点,结合本专业及该课程的特点,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研制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面向社会需要,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宽口径发展,增强专业的应用性,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四、结语
本文在教研室建设及其具体实践运行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力图为医药类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在加强教研室建设中,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根基,以质量提升为根本,构建科学灵活、动态发展的教研室创新建设制度及模式。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