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前不久,我有幸作为教育界代表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会议。和组内其他代表委员研讨交流时,我深有感触:我们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些大学者大专家们,在各自领域里都已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日常为人又那么低调谦和、儒雅幽默、才思敏捷、爱好广泛,他们是真正的全面自主长链条发展的完整的人啊!他们现在的风采,是否就应该是我的孩子们未来的模样?
现在坐在教室中的孩子,在2035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已成年、正作为,并要全力为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贡献、成栋梁。树木树人,善教善成。着眼国家整体建设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我们要依循成长、成才、成人的教育渐开线,一步步把育人成果转化提升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发展成就。
一是教育为成长奠基。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根基所在,是中国梦开始的地方。我们只有对教育本真有着深邃探求与深入把握,才能让学校成为孩子梦开始的地方。教育本真是什么?是成长。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不可低估,一是种子,二是孩子。一颗种子可以绵延万代、连疆千里;一个孩子可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方面,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视为正在萌发的种子,而教育就是让这颗种子尽可能鲜活、尽可能饱满、尽可能蓬勃生长的力量。另一方面,我们要让教育同样成为一粒鲜活饱满的种子,深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伴其一生,惠其一生。基础教育要给孩子注入成长的基因,持续推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是教育的基本标准,是教育的底线;快乐是教育给予孩子激情、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体验与能量。我们要助力孩子在教育唤醒中成长,特别是要让孩子领悟种子萌茁的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懂得生命发展的挫而不败、学而不厌。唯其如此,孩子长大后回首梦开始的地方,才能清晰地记得童蒙时期播下种子的初心,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粒种子所孕育的无限可能与无穷能量,以及所生发的无尽梦想。
二是教育为成才拓路。教育是不断创生成长可能性的生命事业。基础教育要努力突破各种育人要素的固有边界,按照孩子成才的现实需求形成新的能力单元,并使之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发生聚变,从而迸发种子生长的巨大能量。为成才拓宽道路,特指不能让教育的局限,禁锢成长的无限,而要让教育的无限,拓展生命的可能。我们秉持无边界教育理念,就是要确立融合创新的育人内核,为孩子成才创拓成长主场。具体讲,在方法上突破条线育人的边界,超越过细的学科划分、界限分明的学段设置,以及教育教学两条线的现状;在方式上突破符号学习的边界,跳出书本知识的局限,推动校内校外相融合,促进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方向上突破单向成長的边界,由学科立标向成才立轴转变,为孩子提供多元的发展机会和多样的选择权利。与此同时,教育评价要实现从助力一时到助益一生的跃变,让评价成才的标尺因有成长的标度而能参量生命的天地。
三是教育为成人导向。比成长更关键的是成才,而比成才更切要的是成人。成人,主要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我们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对孩子成人的导向作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基本路径。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追求学问的特有逻辑。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引导孩子成人的过程中厚植家国基因、筑梦种子生长。只有把成长成才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孩子才能规整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心有温度、行有智慧的大写的人。同时,我们倡导宣扬家国情怀,既要体现对国家的使命与责任,又要彰显对世界的接纳与包容,从而让孩子能够自信、开放、友善地迎面全球文化,并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
成长,源于挫而不败、学而不厌;成才,依于勤于学习、乐于创新;成人,据于心有温度、行有智慧。这是人生发展的三重境界,也是我在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学者大专家身上看到的人性之光。希望我们的教育,都能为孩子终身发展播下生命的种子;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成为有智慧、有温度、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这是国家与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