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惠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由于各种自身结构性、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终末阶段,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中老年发生该种疾病较常见,是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情况,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若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对生命、健康危害极其严重,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1]。研究表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含量降低提示发生心血管危机事件风险较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室前负荷增强时会升高,三个指标均与心力衰竭有一定联系[2]。因此为了探究其在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中的表达,研究其对疾病预后的判断及指导意义,特选择本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其诊治水平。
1.1 对象 选择2015-2017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慢性心力衰竭组,随机选取10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表1 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慢性心力衰竭组一般资料分析
注:心力衰竭分类据我国2010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心力衰竭等级划分依照NYHA心脏功能分级
本组课题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全部研究对象并家属思维感受方面正常,具备正常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在对课题细节详尽了解,临床资料保密,保证了其隐私性情况下,自动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方面有较好的均衡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根据世界卫生学组织指南,经过血清学实验室、B超、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及治疗的全部适应证;(2)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平稳;(3)对本组涉及到的相关用药无过敏症状;(4)神志清楚,无呼吸机辅助;(5)无血液疾病。排除标准:(1)严重内分泌以及缺氧性疾病;(2)肾、肝功能严重损害;(3)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临床急性并发疾病;(4)肿瘤等消耗性疾病;(5)法定无行为能力人;(6)不愿参加本研究者;(7)严重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不能耐受者;(8)有明显外伤、休克者;(9)有其他家族遗传病者;(10)严重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贫血患者。
1.2 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建立静脉通路并基于患者病理生理学特征或临床分型,个性化用药,主要包括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及其他如阿片类药物、抗凝药物、控制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等药物;医治1个月,此期间医务人员应随时密切监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注意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等以防止机体出现代谢、酸碱平衡紊乱。先后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医治1个月后晨起空肚抽取静脉血5 ml,置入离心机分离血清后将其放入-20 ℃冰箱中,此后用酶联免疫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双抗体免疫荧光法分析并测定血清中25-(OH)D3、hsCRP、NT-proBNP的检测值。对照组各种血清因子水平测定时间以及方式与研究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hsCRP、NT-proBNP检测结果;(2)对比医治前与医治后研究组中不同心力衰竭等级患者的三种血清因子值。(3)慢性心力衰竭组有MACE患者三种血清因子检测值变动。
2.1 两组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检测值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医治前、医治后的血清25-(OH)D3检测值明显下降,hsCRP和NT-proBNP检测值明显上升,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t=15.46,36.37,24.3;20.07,20.34,27.41,P<0.05)。与慢性心力衰竭组医治前对比,医治后血清25-(OH)D3检测值上升,hsCRP和NT-proBNP检测值下降,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t=5.98,15.48,10.87,P<0.05,表3)。
组别例数25-(OH)D3(μg/L)hsCRP(mg/L)NT-proBNP(pg/ml)对照组10824.72±5.284.26±1.09202.79±62.44慢性心力衰竭组 医治前10814.56±4.33①17.69±3.68①1588.64±574.39① 医治后10820.85±4.87②10.58±3.04②926.17±267.11②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医治前比较,②P<0.05
2.2 慢性心力衰竭组医治前后不同心力衰竭等级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检测值比较 依心力衰竭等级由轻到重,患者血清25-(OH)D3检测值呈现下降,hsCRP和NT-proBNP检测值呈现上升,心力衰竭等级有别的患者血清25-(OH)D3、hsCRP、NT-proBNP检测值大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4)。
分组例数25-(OH)D3(μg/L)hsCRP(mg/L)NT-proBNP(pg/ml)医治前 Ⅱ级3716.65±3.7210.75±1.881146.29±375.62 Ⅲ级3513.31±2.48①15.67±1.47①1588.72±442.99① Ⅳ级368.59±1.22①②19.22±1.062008.66±521.21 F21.2723.1617.88 P<0.05<0.05<0.05医治后 Ⅱ级3722.45±3.877.88±1.09746.22±167.82 Ⅲ级3518.67±3.66①12.15±1.22①899.50±223.81① Ⅳ级3610.89±2.45①②13.46±1.52①②1341.66±362.93①② F22.4624.6718.72 P<0.05<0.05<0.05
注:与心脏功能Ⅱ级比较,①P<0.05;与Ⅲ级比较,②P<0.05
2.3 慢性心力衰竭组发生MACE及未发生患者血清25-(OH)D3、hsCRP、NT-proBNP检测值比较 无MACE患者血清25-(OH)D3、hsCRP、NT-proBNP检测值优于有MACE患者,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5)。
分组例数25-(OH)D3(μg/L)hsCRP(mg/L)NT-proBNP(pg/ml)未发生MACE7814.29±3.2115.76±1.341320.48±262.77发生MACE3010.62±3.44①18.99±3.25①1688.34±375.66①t5.227.345.75P<0.05<0.05<0.05
注:与未发生MACE比较,①P<0.05
心力衰竭是一类由生活环境与体内基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循环系统疾病,广泛存在于中老年人群中,常表现为水肿、胸闷、心绞痛等症状[4]。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虽有足够的前负荷但由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收缩期排血能力下降,从而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临床上以心脏扩大,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射血分数下降,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无论在生活抑或工作中均带来极大不便[5]。随着临床技术以及水平不断提高,有研究表明[6],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与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相关,本次实验重点分析,各个因子在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指导价值。
25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经过肝肾加工后的活化形式,也是其主要的储存形式[7]。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大大减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而通过检测25-(OH)D3可以确定维生素D的总体水平,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可为医治疾病过程中维生素D的及时补充提供重要证据支持[8]。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机制,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及分化,参与多种炎症细胞介导及免疫反应;与血液中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产生组织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有诸多关联;还能够上调抗菌蛋白产物[9]。目前对于有关维生素D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已经了解某些机制可能解释维生素D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10],包括下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心肌肥大和增生。在本课题中,研究组血清25-(OH)D3检测值低于对照组,依心力衰竭等级增高25-(OH)D3检测值逐次下降,医治好转后25-(OH)D3检测值大幅提升,有MACE患者血清25-(OH)D3低于无MACE患者,提示25-(OH)D3检测值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波动有关,对心力衰竭等级及疾病预后的评估有作用。
NT-proBNP是B型钠尿原肽酶切后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反映机体BNP水平,且BNP具有扩血管,排水排钠的作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刺激机体分泌BNP,从而使得血清中NT-proBNP含量增高[11]。临床中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较多,主要为对症治疗的方案,通过利尿、扩容、强心等药物纠正并逆转疾病的自然进程,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经过治疗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改善。在本次课题中,研究组血清NT-proBNP检测值大于对照组,并依心力衰竭等级NT-proBNP检测值渐次增长,医治病情好转后NT-proBNP检测值大大下降,发生MACE患者血清NT-proBNP检测值大于未发生患者,指示NT-proBNP检测值大小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程度紧密相关,对临床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严重性及疾病预后的评估有实质意义。
hsCRP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当机体发生损伤、感染等情况时,hsCRP检测值会显著升高,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及免疫系统均被激活,与急性心力衰竭相比 hsCRP检测值升高更明显,因此 hsCRP可以作为判断急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指标[12]。相关研究证实, hsCRP与MACE正相关,故一定程度预示MACE可能[13]。在本次课题中,研究组血清hsCRP检测值高于对照组,并伴着心力衰竭等级提升而突然升高,医治好转后hsCRP检测值急剧下降,发生MACE患者血清hsCRP高于未发生患者,说明hsCRP检测值大小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转归有关,对心力衰竭纠正以及评估远期有意义。早期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的测定对疾病的诊断及病程进展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心力衰竭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同时三种因子水平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判断,通过及早采取临床干预,降低心血管危机事件发生率[14]。本次实验受到研究时间以及研究对象人数限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受等多种因素影响,统计时可能存在误差,因此需要收集更多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讨论及完善。
总之,血清25-(OH)D3、hsCRP、NT-proBNP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相关联,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对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均有较好的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蔺雪峰,石 爽,张丽琴.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ADM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104-105.
[2] Tripathi R,Wang D,Sullivan R,etal. Depressed corin levels Indicate early systolic dysfunction before Increases o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heart failure development[J].Hypertension,2016,67(2):362-367.
[3] 魏淑岩.强心饮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5(4):80-82.
[4] 刘 斌.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 proBNP、LVEF、CA125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36-1538.
[5] 卢红艳,宁伟明,苏新养.血清CRP、Fib及NT-proBNP对慢性房颤并发早期心衰的诊断价[J].海南医学,2017,27(8):1271,1273.
[6] Sanchis L,Andrea R,Falces C,etal.Prognosis of new-onset heart failure outpatients and collagen biomarkers[J].Eur J Clin Invest,2015,45(8):842-849.
[7] 于世平,谭露芬.不同剂量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对血浆NT-proBNP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7,48(2):43-45.
[8] 罗 萍,韩建勤,王习韫,等.心衰患者血浆中NTproBNP、hsCRP及LVEF的水平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6):711,713.
[9] Mittal S,Aktas M K,Moss A J,etal.The impact of non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n reverse remodeling,heart failure,and treate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in MADIT-CRT[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4,25(10):1082-1087.
[10] 张存泰,严 雯.食物补充叶酸、维生素、鱼油的再评价[A].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8-11.
[11] 李生浩,杜映荣,徐肇元,等.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sST2、NT-proBNP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46):68,70.
[12] Santoro D,Pellicano V,Cernaro V,etal.Role of vitamin Din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vascular acces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urr Med Chem,2016,23(17):1698-1707.
[13] 高 枫,韩肖肖,毕 云,等.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 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3):325,327.
[14] 何 巧,黄 勇.左心衰竭患者血清MR-ProANP、NT-proBNP含量与泵血功能、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201-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