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2018-05-16 12:08金双微吴丽燕章丽芬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缝隙医护病情

金双微,吴丽燕,章丽芬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接诊主要服务窗口,就诊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且负面情绪较为严重,故对于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提出更高要求[1]。有研究显示[2],积极有效急诊科护理对于控制患者病情,缓解不良情绪状态及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为目的,使病患获得最为全面细致护理服务[3]。浙江省青田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于 2016年5月开始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实施前后1年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发生率及遵医护理率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施前后1年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选取10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1)首次急诊就诊;(2)年龄≥16 岁;(3)认知表达功能正常;(4)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无法自诉病情且无人陪同;(2)其他医院转诊;(3)精神系统疾病;(4)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5)临床资料不全。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6~78岁,平均(38.05±6.71)岁;就诊原因:外伤29例,胸闷胸痛42例,腹痛腹泻18例,气促气喘11例。观察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17~76岁,平均(38.40±6.74)岁;就诊原因:外伤32例,胸闷胸痛45例,腹痛腹泻15例,气促气喘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通过不断沟通和观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4]。(2)抢救患者至少需要3名及以上护理人员协助,依据先诊疗后付费原则完成急救护理;接诊后立即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评估,确定目标诊室后通知对应医师进行抢救,同时协助完成早期体格检查。(3)抢救期间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制定护理人员进行全程陪护,了解动态病情改变和进行循环系统监测;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则协助办理急救手续,记录抢救过程中突发情况。(4)精细规范急救室与门诊观察室交接方案,严格控制交接路径,制定清晰护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处理方案。(5)在救治过程中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其感受到医护人员关怀;强调患者知情参与权,及时告知病情变化和费用情况,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家属合理要求;危重患者救治期间应对每项护理操作进行汇报,交接班时应全面细致。

1.3 观察指标 (1)依据《护理质量评价标准》[5]进行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评估,包括分诊准确、急救准备充分、接诊意外发生及急救技术合格,每项分值100分,>90分判定为合格;(2)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中任一项;(3)记录患者护理投诉和遵医护理例数,计算百分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分诊准确、急救准备充分、接诊意外发生及急救技术合格均高于对照组(2≥7.02,均 P < 0.05);见表 1。

2.2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45例,满意49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94.00%;对照组非常满意23例,满意56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79.00%;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8.99,P<0.05)。

表1 两组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 例(%)

2.3 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和遵医护理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投诉发生率和遵医护理率均优于对照组(2≥7.11,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和遵医护理率比较 例(%)

3 讨论

急诊护理工作内容繁杂,突发事件发生风险高,故护理人员需较高职业技能方可保证工作质量;同时患者因病情危急,往往对护理干预需求更多,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6];如何保证急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全面细致完成越来越受到护理学界的关注。无缝隙护理干预模式可将急诊护理不同环节精细化,保证抢救环节护理干预更加规范,护理人员工作路径和思路更佳清晰,从而实现有据可循,责任明晰,最终到达提高护理工作治疗和可靠性的目的[7]。同时护理人员在患者向急诊治疗室转运期间,通过路径式护理管理程序进一步保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无缝隙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要求护理流程联系紧密,强调工作交接重要性,有效地避免接班后可能出现问题,实现护理工作连续完整[9]。该模式着重关注患者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个体差异执行最为可靠护理方案,有效提高患者遵医执行率;同时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早期即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如需尽早抢救者通过绿色通道先诊疗再缴费,实现即时有效抢救,这对于缓解病患疼痛和改善负面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以患者为中心原则还可进一步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关怀,同时护理干预有序连贯性亦可增加患者治疗信心[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投诉发生率和遵医护理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在避免护理投诉发生和改善遵医护理率方面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灵.持续质量改进在优化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5,13(7):656-657.

[2]顾琴,张红,黄华,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09-110.

[3]黄旭叶.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3):2182.

[4]郑肇敏,黄汝英,杨妹二,等.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组合培训急救技能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2,26(2A):359-361.

[5]王斌全,王益锵.护理质量评价标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6]魏兰.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18-20.

[7]张瑛,刘文卓,崔艳,等.兼职护士制度在急诊护理人员调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19-221.

[8]郑若菲,林羽,简钢仁,等.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对危重患者病情分级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24):5-7.

[9]徐匀,潘名娥.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5):1836-1839.

[10]陈伟,陈洁,孟颖慧.用急诊抢救关键环节要素标准规范急诊抢救记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325-327.

猜你喜欢
缝隙医护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